针刺左侧劳宫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PI 和RI 影响的研究

2015-07-11 02:58冯铁为汪金宇程为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劳宫进针针刺

冯铁为,汪金宇,程为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经颅多普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伤性的脑血管检查方法,它操作简便易行,且重复性好,对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准确性高且生动直观。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荥穴,常用于治疗中风昏迷等急症[1],还可治疗心痛、烦闷、失眠、癫狂痫等疾患[2-3]。本实验从脑血流动力学角度出发,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测并记录针刺左侧劳宫穴过程中双侧MCA 的血流速度及PI 和RI 的变化,探讨针刺该穴位对双侧MCA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针刺的时效关系,为临床应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针具

仪器采用德国EME 公司的Companion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仪器探头频率7. 5 mHz,取样深度为3.0 ~6.0 cm。针具采用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迪牌无菌针灸针,规格为Φ0.35 ×40 mm。

2 实验对象及实验环境

所有30 名青年志愿者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其中男女各15 名,年龄22 ~28 岁,经TCD 检测证实双侧大脑中动脉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正常,既往健康,无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末梢循环障碍等疾病病史。实验时间一般在午餐2 h 以后(避免饮食因素干扰),实验开始前要求患者静卧10 min,在其呼吸、脉搏、血压平稳之后再进行实验,且要求患者在实验开始前48 h 及整个实验过程中禁烟、戒酒,严禁服用任何药物,避免一切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

实验环境为室温(22 ±3)℃、湿度(50 ±5)%的实验室。

3 实验方法

3.1 取穴

劳宫穴(PC8)[4]:掌心横纹中,第2、3 掌骨中间。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3.2 针刺方法

本实验针刺操作皆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经过系统训练的针灸师进行,避免因手法不同而产生实验误差,影响实验结果及结论。针刺左劳宫穴,在常规皮肤消毒后,直刺0.3 ~0.5 寸,进针得气(刺入部位有酸麻重胀感)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捻转频率为6 转/s,行针15 s,共计90 转,留针30 min 后起针。

3.3 检测方法

检测者采用CompanionⅢTCD 检测仪,嘱被检查者采用仰卧位,头转向一侧,充分暴露颞部,探头于颞窗探及MCA,待取得清晰稳定的MCA 信号后,分别记录双侧MCA 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的数值。

3.4 记录数据

分别记录在针刺劳宫穴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得气并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 后)、留针时(留针15 min并行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 后)、出针时(留针30 min 并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 后)以及出针后10 min这5 个时间点的TCD 参数值。并将各组数据按照左侧数值以及右侧数值分别记录。

3.5 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实验所测得信息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 建立数据库,对录入的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 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研究结果

4.1 针刺左侧劳宫穴在不同时间点左侧MCA 的TCD各参数变化

根据表1 可知,针刺左侧劳宫穴,在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 与针刺前10 min 比较,同侧MCA 的Vs 下降,Vd 和Vm 升高,PI 和RI 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时间点各参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针刺左侧劳宫穴在不同时间点左侧MCA 的Vs、Vd、Vm、以及PI、RI 的变化情况(±s,n=30)

表1 针刺左侧劳宫穴在不同时间点左侧MCA 的Vs、Vd、Vm、以及PI、RI 的变化情况(±s,n=30)

注:与针刺前比较,* P <0.05

时间 Vs(cm/s) Vd(cm/s) Vm(cm/s)PI RI针刺前 116.07 ±6.55 55.63 ±2.87 75.77 ±3.68 0.80 ±0.050.49 ±0.06进针时 115.70 ±6.67 55.73 ±2.85 75.60 ±3.68 0.79 ±0.05 0.49 ±0.05留针时 114.43 ±6.11 55.33 ±2.58 75.03. ±3.32 0.78 ±0.05 0.48 ±0.06出针时 112.63 ±5.97* 57.67 ±3.07* 76.67 ±3.68* 0.72 ±0.06* 0.47 ±0.08*出针后 114.25 ±6.35* 57.50 ±3.16* 76.73 ±3.14* 0.69 ±0.06* 0.47 ±0.07*

表2 针刺左侧劳宫穴在不同时间点右侧MCA 的Vs、Vd、Vm、以及PI、RI 的变化情况(±s,n=30)

表2 针刺左侧劳宫穴在不同时间点右侧MCA 的Vs、Vd、Vm、以及PI、RI 的变化情况(±s,n=30)

时间 Vs(cm/s) Vd(cm/s) Vm(cm/s)PI RI针刺前 117.90 ±5.60 54.37 ±3.23 75.54 ±3.58 0.84 ±0.060.54 ±0.02进针时 117.97 ±6.31 53.70 ±3.54 75.12 ±4.04 0.86 ±0.06 0.54 ±0.02留针时 116.70 ±6.23 52.93 ±3.24 74.19 ±3.84 0.86 ±0.05 0.55 ±0.02出针时 116.87 ±6.31 52.97 ±3.43 74.27 ±3.61 0.86 ±0.07 0.55 ±0.03出针后 116.67 ±6.06 52.70 ±3.48 74.02 ±3.71 0.86 ±0.07 0.55 ±0.03

4.2 针刺左侧劳宫穴在不同时间点右侧MCA 的TCD各参数变化

根据表2 可知,针刺左侧劳宫穴,右侧MCA 的Vs、Vd、Vm、PI、RI 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 与针刺前10 min 相比较,各参数虽有所变化,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主宰人的精神思维,脑为元神之府,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与濡养,故“心脑同源”。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荥主身热,性清善降,清代廖润鸿《针灸集成》:“荥主身热,心邪也。”“邪之客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包经可代心受邪,故心包经之荥穴可主治心经之热性疾患,心属火,身热为心经热盛的主要症状之一,心火上炎则入目达脑,故刺劳宫穴可清胸膈之郁热,开七情之郁结,有清脑安神之功,进而实现对脑中元神的调节,治疗各种脑系疾病。王朝兴[5]采取直刺双侧劳宫穴为主的方法治疗出血性脑中风,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疗效。何青[6]选用劳宫穴(男左女右)治疗痫症,直刺0.8 寸并行快速捻转手法(约200 次/min),约5 ~10 min 内患者神志如常,抽搐自止,所观察30 例患者均治愈。王可博等[7]利用“五心穴”(双劳宫,双涌泉,水沟穴)配伍治疗各型头痛,疗效卓著,颇有其独到之处。

本实验结果显示:针刺左侧劳宫穴主要引起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在出针时和出针后均减慢(P <0. 05),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在出针时和出针后均增快(P <0.05)。以上各参数变化说明,针刺左侧劳宫穴可以降低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改善血管弹性和顺应性,增加了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使脑血管的充盈度和血流量增加。提示在临床中可考虑通过针刺该穴位治疗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艾氏等[8]观察针刺液门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液门穴可降低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本实验结果有一致性。另外,各参数变化主要集中在出针时和出针后,充分说明了针刺患侧劳宫穴具有针刺的累积效应和后遗效应[9]。即在刚进针时和行针时均未引起有意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当针刺得气之后,随着针刺作用的逐渐深入,效果才慢慢显现出来,而且这种有意义的良性作用并未随着出针而消失,而是继续调整着人体的脑血流,提示在临床中选取该穴位治疗相关脑血管疾病时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效果可能更显著。针刺左侧劳宫穴,对侧大脑中动脉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虽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针刺劳宫穴对对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1] 刘智权,夏忠诚.以涌泉穴、劳宫穴为主治疗偏瘫30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20

[2] 毕晓菊,何秀堂,李继恩. 针刺五心穴治疗失眠症40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9):68-71

[3] 零家干.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焦虑症1 例[J]. 广西中医药,2013(5):39

[4] 石学敏.针灸学[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2

[5] 王朝兴.针刺劳宫穴为主治疗出血性脑中风38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0):15

[6] 何青.针刺劳宫痫症促醒30 例[J].中国针灸,1999(7):426

[7] 王可博,张挺.舟山市名中医张挺治疗头痛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00-801

[8] 艾瑛煊,程为平.针刺左侧液门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40-41

[9] 刘钊.针刺左侧曲泽穴对青年MCA 血流速度及PI、RI 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28

猜你喜欢
劳宫进针针刺
走路握拳头脑健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清明的雨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劳宫穴的妙用
人人手上都有一个“解压阀”
劳宫穴断心火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