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的宣传工作

2015-07-12 12:25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化委员会246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阵地基层群众

金 晶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化委员会 246000)

试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的宣传工作

金 晶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化委员会 246000)

在社会思潮多元多变、信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做好群众文化的宣传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国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就是要求我们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如果一味走上层路线、精英路线,或者坐而论道、自说自话,让宣传工作与群众“脱节”,就只会让群众与社会脱节。

群众文化;基层;宣传工作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越来高涨,如何动员更广泛的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已经成为了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宣传,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使他们参与到文化创作中,并产生更多的文化精品,使群众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群众是宣传思想文化的服务对象,他们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地,更是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地,是使核心价值观更加丰满和鲜活的源泉。群众在基层,我们的文化宣传就在基层。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是我们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占领主阵地,就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可以看到现在基层的乡镇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基层党校、道德讲堂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宣传阵地的数量及覆盖面正不断扩大,通过基层文化阵地搭建的载体,以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二、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

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深刻认识“三贴近”的重要意义,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加具体实在、入情入理、可亲可信。准确把握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当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做到文化普及生动活泼;理论武装深入浅出;宣传内容通俗易懂。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积极发挥高新科技成果的作用,推动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互相融合,创新网络平台宣传形式,并打造移动宣传平台,通过开放式、多渠道、多角度的方式体现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体验者。

三、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百姓,巩固文化阵地

我们的任何工作都应当以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为根本目的,文化宣传工作更是如此。向着群众的方向走,为了群众的利益真抓实干。在推进文化宣传工作中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惠及更多百姓。通过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来展示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宣传时代风貌,传播时代新风。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是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培育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创建育民”理念,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加快推进以县城文化圈、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为重点的“三大文化设施”工程建设。使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坚定不移地奋勇向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宣传思想阵地。

四、多创作文化精品,满足群众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方面在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而且呈现出了多样化、有深度、有内涵的特点。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根据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多创作一些文化精品,通过这些创作成果进一步开展群众文化宣传工作。首先,大力发掘地方优质文化,将其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建设博物馆、纪念馆等城市文化大件,雕刻文化名人雕塑,镌刻城市人文精神等文化符号,将文化认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市民心灵。其次,建好、管好区县、镇街、村社三级文化公共基础设施,不断缩小“城市一刻钟文化圈”和“农村半小时文化圈”的服务半径。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故事、送展览、送书刊到基层等活动,引导群众“自娱自乐”,使文化“热”在基层、“火”在家门。再次,结合辖区风景名胜、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等,组织艺术家深入到改革开放前沿、生产建设一线和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创作一批紧跟时代步伐、讴歌时代变化、反映人民心志的文艺精品,让群众对精神食粮既能“吃饱”,也能“吃好”。

五、创新机制,在文化建设中感化群众

要使广大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感染,树立健康的思想,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我们应从多个方面来创新机制,在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的过程中不断感化和影响群众,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养。第一,创新基层文化阵地的管理机制。基层的文化活动阵地是最贴近群众的,但这个基层阵地往往是管理最不到位的地方,导致基层文化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因此,我们应将农家书屋、农村广播站、综合文化站、电影放映点、社区文化活动室、公共健身器材等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置整合起来。第二,创新管理运营和投入保障机制。为了保障基层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要积极地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如企业、公益组织,以及有能力的个人等。第三,创新民情汇集运用机制。建立定点与流动点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民情、网情收集、汇总、研判机制,找准不同社会思潮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作为决策部署的重要依据。第四,创新服务供给机制。采取政府购买、委托、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进行补贴,免费向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文化服务,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第五,创新精品创作机制。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努力创作出一批反映百姓生活、记录时代脉动、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让优秀文化光辉普照,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第五,三是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不拘一格引进优秀的“高端”宣传文化人才;切实改善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激发“编内”活力;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土才子”的积极作用,让“编外”力量成为“基层文化队伍的主力军”。

总而言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法律意识等,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宣传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作为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应勇敢迎接新挑战,抓住文化建设的新机遇,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具时代性、创造性,更符合群众的文化需求,使广大群众远离那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进而促进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形成。

[1]何敏.对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的思考[J].今日湖北旬刊,2014(8).

[2]刘路平.基层文化宣传要勇于面对新问题——群众文化工作中的脱节现象与应对措施[J].剧作家,2013(10).

[3]刘辉.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 大舞台,2010(9).

[4]刘云山.努力开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J].党建,2010(8).

猜你喜欢
阵地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书屋“小阵地”教育“大课堂”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