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地域文化散文研究
——以林那北的《三坊七巷》为例

2015-07-12 12:13陈致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名作欣赏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纸质媒介

⊙陈致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传播学视野下的地域文化散文研究
——以林那北的《三坊七巷》为例

⊙陈致烽[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本文以林那北的文化散文《三坊七巷》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文化散文展开分析和研究,探究文化散文如何传播地域文化及其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的重要效用,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借鉴。

传播学文化散文地域文化林那北《三坊七巷》

“文化,是我们的第二自然”①,全球对文化的重视必然带来知识经济体系的发展,并形成蓬勃兴起的态势,而地域文化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的建构与传播问题愈发突显。地域文化研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本文以林那北的文化散文《三坊七巷》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文化散文展开分析和研究,探究文化散文如何传播地域文化及其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的重要效用,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文化散文兼有个人价值、地域价值和民族价值三种层次价值,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效用。就地域价值而言,文化散文究竟是如何传播地域文化的?笔者以拉斯韦尔“5W”传播过程模式作为传播研究路径,对林那北的《三坊七巷》进行解读,一方面探究文化散文在地域文化层面的传播技巧以及传播优势;另一方面观照文化散文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效用。

一、林那北文化散文的传播主体和内容

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起点,对整个传播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传播者的立场和态度决定着整个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作为文化散文《三坊七巷》的创作主体,林那北的祖籍地是福建福州,现居福州,其“成长与创作受到闽文化的滋润和影响这是不待而言的,而她作品中的闽文化色彩也是她作品艺术魅力的表现”②。林那北自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编写过福州的地方志,对福州的历史文化有足够的、深刻的认识,并在长期接触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林那北作为传播者自身的特殊身份使其能够“在历史文化的厚重蕴藉与日常生活的轻盈鲜活中进出自如,这座古城独特而丰富的韵味与氛围也因此被移置进小说中”③。

传播内容也将影响传播内涵。林那北文化散文《三坊七巷》的主题和内容自写作之初即是明确的:“这是对闽都福州一个名人迭出的古老住宅区动情的书写,不仅具有很强的民俗意义,更具有很浓厚的闽文化的色彩。”④全书旨在探寻和追思在闽文化的沃土中成长和生活过的历史名人,该书共有文化散文十四篇,记叙郎官巷(《二十三个春秋的晚翠》《一个老人安歇了》)、黄巷(《来自古麻刺朗国》《屋檐下的墨香》《五子登科》)、宫巷(《刘家大院》《沈家大院》)、杨桥巷(《长民先生》《觉民兄弟》)、衣锦坊(《来自最底层》)、文儒坊(《六子科甲》《甘国宝的两种传奇》、《一个生命的两段章节》)光禄坊(《玉尺山房》)等巷坊居住过的历史名家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建构出三坊七巷特殊的文化密码,《三坊七巷》深受闽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是对闽文化历史观的传承与发扬。

二、林那北文化散文的传播载体

(一)传播载体:纸质传播媒介为主。网络传播媒介为辅

纸质传播媒介与网络传播媒介是林那北《三坊七巷》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纸质媒介主要为杂志和书籍传播;网络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电子书和博客。

首先,纸质媒介传播——杂志和书籍

《三坊七巷》最先发表于《作家》杂志,后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作家》作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杂志面向的对象明确,针对性较强,内容质量高,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广泛的读者群。在《作家》杂志发表的文章,其传播效力、读者范围、传播效果都能得到保障,《三坊七巷》中的闽文化传播,搭借着《作家》这一刊物,顺风顺水地走进全国各地的读者。

在所有的纸质媒介中,图书历史最悠久。“图书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史,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层面……”⑤纸质图书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宏观到每一个世纪的每一代人,微观到每一个个体,其人生轨迹中都存在着纸质图书深刻的印记。纸质媒体设计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给予读者的情感体验也是其他形式的媒体所不可复制、不可取代的。纸质图书“采用印刷的方式,能更真实、更细致、更合理地传递信息”⑥。纸质图书记录性好、保存性强、选择性强,可进行二次传播的特点深化其传播力和传播效用。林那北的《三坊七巷》最初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于2011年5月1日出版,第一版起印四万册,同年10月第2次印刷,现虽已没有在市面销售,但仍可通过网上购物商城、二手书市场等途径购买。纸质图书是《三坊七巷》的主要传播途径,纸质图书的一系列特点和优势对作品中闽文化的传播具有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其次,网络传播媒介——电子图书和博客

除了利用纸质媒介作为传播载体,电子图书也是《三坊七巷》进行传播的途径之一。百度阅读、读书网等网站均有可阅读的《三坊七巷》的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以电子传输的方式在网络系统中出版、发行,通过互联网在阅读终端进行下载接收,是一种线上阅读的方式。在保存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图书的绝版问题,特别是那些科学研究价值比较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献、名家字画等能够以电子的方式进行保存,展示图书的多样化;在销售方面,可保证图书无限制地售出,价格相对于传统纸质图书来说低廉得多,并且可供多人在线同时下载和阅读,提高文献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研究性学习和文化知识的传播。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对于文学的传播可谓优势互补,纸质图书是文学传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形式,电子图书又是纸质图书的延伸,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传播迅速的特点,扩大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

近年来,“名人效应”与图书销售紧密相关,并产生“名人写效应”现象。“名人写效应”指的是名作家所著或具有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名人所著的图书所产生的“名人效应”。“名人效应”促使一些读者出于对某名人或作者的喜爱而关注、阅读其书籍,并关注其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

林那北现担任《中篇小说选刊》的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等十五部,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作家》《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入选《2002年中国文学年鉴》《2003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新世纪优秀中篇小说》等数十多种年度权威选本,其作品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孙绍振、何镇邦、杨少衡、刘小新、朱立立等学者皆撰写相关的文学评论,部分小说被翻译到海外,有的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具有一定范围的读者和关注人群。截至2015年7月15日,林那北的新浪微博共有粉丝1257991人,以“三坊七巷”为关键词搜索其微博内容,共得到40条结果,内容均与书籍《三坊七巷》有关;林那北的新浪博客,截至2015年7月15日,已有504481访问量。以“三坊七巷”为关键词搜索博客内容,共得到39篇博文,博文内容为书籍《三坊七巷》的相关内容以及他人对林那北和《三坊七巷》的点评。在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宣传、传播信息的另一重要阵地,不仅作为读者与作者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二)传播技巧:“冷”“热”媒介相辅相成

“热媒介”“冷媒介”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两个概念。按照麦氏的表述,“热媒介”指的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某个感官的媒体……照片、广播、电影等均为热媒介……热媒介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而“冷媒介”正与其相反,“它提供给受众的讯息不充分,需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话、电视等”⑦。《三坊七巷》中的插图及其派生的纪录片属于“热媒介”的范畴;序、自序和后记则属于“冷媒介”的领域。

“热媒介”在信息传递方面是相对比较清楚明了的,文学创作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转化为信息传播活动的实用特性,使受众在享受文字之美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者的信息,就必须借助插图的可视性与可解释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地域文化。《三坊七巷》包括人像、照片、绘画、手迹等插图共177幅。例如《二十三个春秋的晚翠》一文中共包括林旭、张之洞、慈禧太后、康有为、梁启超、荣禄、光绪皇帝等人的图像;康有为的手迹;福州地藏寺藏经阁、郎官巷、天后宫等照片共21幅插图,图像深化、生动了文字,而文字成为图像的依据和支撑,图文并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林那北《三坊七巷》中的部分文章曾被“央视”探索发现频道拍摄的纪录片《三坊七巷》用为解说词。纪录片作为传播媒介之一,融合声、光、影等多种元素,表现方法丰富,表现内容形象清晰,符合热媒介“高清晰度”的特征。

“冷媒介”由于传递的信息量相对较少,此时尚需借助想象的翅膀,多种能力的交相辉映才能达到极佳的效果。《三坊七巷》前有孙绍振撰写的“序”和林那北撰写的“自序”,后有林那北的“后记”。由孙绍振撰写的“序”可看作是对全书的高度总结和评价,兼具学术性与权威性,清晰度低,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可引导读者主动介入,进行阅读的欣赏。正文后的“后记”是全书文本内容的延伸,供读者回味,可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三坊七巷》一书中“冷媒介”与“热媒介”共同传播,丰富了传播手段,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力。

三、林那北文化散文的受众

林那北文化散文的受众主要有三类:普通读者、专业读者和其他读者。

普通读者主要指处于个人兴趣、娱乐消遣或其他需求而购买和阅读《三坊七巷》的受众读者,这是受众的大部分。文化散文具有写作上的“文化视角”及内容上的“历史文化反思”两大特性,其内容往往带有强烈的文化性。《三坊七巷》一书,内容诚如书名,集中展现与福州市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相关的名人、事迹。该书在书名上的明确性和内容上的集中性,很大程度上吸引了福州本地读者或对“三坊七巷”感兴趣的读者的注意力。

专业读者是由评论家、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高校学者等组成,这个受众群体相对专业水准较高,文学修养也较强,他们以专业的眼光来审阅相关作品,并在公开的刊物(包括互联网上的评论)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如学术界学者们评论的相关文章,引发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从事相关的学位论文写作,这样的评价成为作品的一种专业传播方式,形成一股文化传播的良性推动力,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其他读者包括作家圈、亲朋好友、领导、老师和单位员工等。林那北的作品普遍受到其他作家的好评,“从《浦之上》《三坊七巷》《风火墙》等一组作品开始,林那北就不断地经营福州这一地理人文空间,历史与典故、人物与风情次第涌入笔端”⑧……因此林那北的作品中呈现出浓郁的区域文化——闽文化的特色,在闽文化圈具有广大的受众。

不同的受众类型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的需求上的期待值是不同的,因而对作品的接受也就存在着千差万别。文学作品的传播最终是要作用于受众的,作品价值的实现基于受众是否能够接受作品,因此明确受众对象,获得受众认可、喜爱和推广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播。

四、林那北文化散文的传播效果

拉斯韦尔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总结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包括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继承功能。认为通过大众传播可以将前人的感知、经验、理解、知识、智慧等通过思考与逻辑加以记录、整理、保存并传给后人,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进一步的辨析与完善。从这三个层面衡量《三坊七巷》,其传播效果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影响、大众影响和文化影响。

(一)《三坊七巷》的社会影响:营造“拟态环境”

美国新闻学者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它形成人们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⑨。“拟态环境”指的是对信息或事件进行相关性的选取,重新加工处理后向受众呈现出的环境,这个环境与真实的环境间是有差异的。大众媒介通过向受众展现选择、加工过的信息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三坊七巷》中的内容是林那北精心挑选的,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艺术性加工,展现、架构出古往今来三坊七巷一派生机盎然、人杰地灵的景象,传递闽文化的内涵形成一定的凝聚力,激发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影响主流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

(二)《三坊七巷》的大众影响:进行文化反思提供未来指导

文化散文独特的艺术张力在带给读者艺术享受的同时叙述历史,总结其发展的规律,并对历史进行反思,引起人们展开思想的翅膀,为未来提供指导。林那北在《三坊七巷》中写道:“同样的天空下,隔在不同的时空里,我们能不能穿过三坊七巷那一扇扇朱门、一道道幽静小路,聆听到那些远去灵魂的轻声吟唱。”⑩对于读者而言,叩问历史之门时,即是回顾与考量并提高个人情操与素养的过程。

(三)《三坊七巷》的文化影响:解读三坊七巷历史传承闽文化精神

《三坊七巷》全书贯注着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思索和对现实人群的关怀,探讨民族文化经久不衰并能长期发展的内涵精气。“历史其实又是能够细读的,只有在细读中才能读出许多深邃的意味。”⑪林那北以温婉恬淡的语言再现了三坊七巷的历代名家及闽文化的精湛。

文化散文是兼具文学性和历史性、融合审美性和传播效力的文体,对传播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效用。通过文化散文,地域文化的历史资源及价值得以发掘和拓展,由此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空间认同又进一步传递着地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文化散文以其写作上的“文化视角”及内容上的“历史文化反思”而具有个体价值、区域价值和民族价值。当然文化散文只是地域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并非地域文化传播的唯一渠道,文化散文应与其他传播方式相结合。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域下,探求林那北的文化散文集《三坊七巷》在传播的内涵、媒介、受众类型、效果等方面的内容,作品中的语言编码富有文学性、历史性与趣味性,并被艺术性地传递给了受众,不同的受众类型取得不同的审美愉悦需求。在区域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林那北文化散文传播的成功之路对于当下闽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于闽文化的传播皆具有示范性作用。

①[英]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紫辰、合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②④何镇邦:《林那北的魅力》,《时代文学》2011年第3期(上)。

③⑧林秀琴:《历史与传奇的碰撞人性与命运的交会》,《学术评论》2014年第1期。

⑤端木义万主编:《美国传媒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⑥[美]詹宁斯·布赖恩特、苏珊·汤普森:《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⑦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195页。

⑩⑪林那北:《三坊七巷》,海峡书局2011年版,第1-198页。

作者:陈致烽,传播学硕士,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副教授,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广告传播。

编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1.福建省社科项目“影视传播与民族共同体研究”(2013B163);2.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海峡西岸经济区形象传播研究”项目(JA11309S)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纸质媒介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