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晕针原因及护理策略分析

2015-07-12 15:00李桂娟长春绿园区医院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0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护理

李桂娟长春绿园区医院

静脉采血晕针原因及护理策略分析

李桂娟
长春绿园区医院

摘要:晕针是指当个体受到强烈的针管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这在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常见的一种突发现象,它没有任何前兆,而且发病原因也很复杂,但它有可能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它属于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静脉采血;晕针;护理

静脉采血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在临床上经常会被用到,它要求护理人员要能够迅速、准确地采集血液标本的工作,这对于临床检查、急症抢救以及正常体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晕针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它也是患者静脉采血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患者会出现全身无力、头昏恶心、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状况,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并正确地做出判断,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一、导致静脉采血患者出现晕针现象的原因

1、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

部分患者可能由于自身体质较差,处于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状态,在受针刺刺激后会再现血管扩张现象,导致血管血容易呈上升趋势,而回心血量却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最终使患者的血压随之下降而产生晕针。

2、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多少都存在一定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患者在进行采血前已经想到了采血造成的疼痛,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再加上对抽血知识了解不够,存在过多的顾虑,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些患者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等方面能力较差,而加剧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迷走神经处于极度兴奋和亢进状态,进而发生晕针。

3、体位因素

坐位静脉采血患者发生晕针的机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关。当患者处于坐位时,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使血液都蓄积在下肢,造成患者的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血量减少,使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这时就很容易发生晕针。

4、疼痛刺激

有些患者血管较细,护理人员有时经过反复操作才能完成静脉采血,患者皮肤神经末梢在经过多次反复刺激后,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感,导致患者全身神经呈高度紧张状态,反射性地引起广泛小血管扩张,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患者发生晕针。

5、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的仪表、言行举止、以及技术水平都会影响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程度,护理人员要关于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不能使用激烈的言行来刺激患者,这样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很容易使患者发生晕针。患者以观察护理人员为其他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已经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护理操作不熟练、经常发生多次穿刺不成功、穿刺血管不准备等情况,会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程度,使患者出现晕针。

二、静脉采血晕针防治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

在实施静脉采血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说明,让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当患者表现出痛苦、极度紧张并不间断地向护理人员询问有关静脉采血疼痛方面的问题时,护理人员要采取温和、耐心的态度来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转移话题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这样以起到缓解和消除患者恐惧和疑虑心理的作用,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从而在减轻静脉采血疼痛造成的不适反应。

2、改变患者体位

研究发现,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处于正坐位的患者发生晕针的机率要明显高于平卧位或坐位头偏一侧伏在采血台上的患者。正坐位采血患者大多在抽血时发生晕针,而平卧位或坐位头偏一侧伏在采血台上的患者偶尔会再现采血后晕针的现象。其中坐位头偏一侧伏在采血台上的采血方法更有利于呼吸,不仅能够避免采血带来的视觉刺激还能够减少采血对脑部供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在更容易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不仅能够减少静脉采血时发生晕针的机率,还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3、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是决定患者发生晕针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护理人员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从而会减少因反复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放松,从而减轻采血带来的不适和疼痛。所以,护理管理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还要将礼仪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并使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以有效的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大大的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4、营造良好的静脉采血环境

为了缓解静脉采血给患者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医院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轻松的静脉采血环境。要保证静脉采血室整洁干净、宽敞明亮、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这样也会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烦躁情绪,极大程度地安抚了患者的不安情绪,能够有效地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相关管理部门每天都要对静脉采血室的卫生、消毒、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还要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规程进行抽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消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以轻平和的态度接受静脉采血,以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

5、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进行静脉采血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本人或家属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有晕针史、体质虚弱、空腹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格外地重视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可以建议患者少量进食后再进行静脉采血操作,如果患者自身存在健康问题,最好建议患者在身体状态良好时再进行静脉采血操作,如果非要进行静脉采血操作应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对于有晕血史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允许其进行卧位静脉采血,以降低患者发生晕针的机率,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林萍.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杂志.2011.

[2]张秋宁,马陇.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内蒙古中医药.2011.

[3]伍冬梅,何志慧.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护理
护理札记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采血点对婴幼儿采血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
门诊婴幼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