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

2015-07-13 15:17黄祥恩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11期
关键词: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

黄祥恩(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论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

黄祥恩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摘要:本文根据交通部、安监总局最新发布的《隧道施工安全九规定》并结合实际,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提出了解决隧道施工安全生管理问题的措施,以期能改善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提高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

当前,面临安全生产管理的深化改革,安全标准化施工已经尘埃落定,只有推进隧道施工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以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为支撑的标准化作业体系并实施,才能有效避免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只有抓好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才能使工程得以顺利的展开和完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是隧道施工进度和效益的保障。

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是隧道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的强力措施,是推进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但施工过程中,由于生产进度的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作业队负责人、作业班组负责人等会权衡生产、安全之间的联系,为追求更多、更大、更快的经济利益,往往将标准化施工和安全施工放在生产进度之后,造成隧道施工安全隐患频出,事故频出的不利形势。本文根据中交路桥华东公司道安高速公路TJ02标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安全标准化施工和达标需要的安全管理条件为基础,就隧道施工各个工序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和达标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1 组织管理

1.1建立隧道施工安全工作小组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去执行、落实,为此应成立隧道施工安全工作小组,明确主管领导、工区负责人(领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测量负责人、质检负责人)、带班负责人(主管领导可委托工区负责人进行带班作业)及其相应安全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

1.2建立健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2.1编制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就隧道开挖、初支、二衬、防水、运输、用电、送风、送水等编制安全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明确管理规定和需要遵守的规章规范,以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1.2.2编制隧道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就隧道开挖、初支、二衬、防水、运输、用电、送风、送水等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如何安全进行操作,以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

1.2.3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对隧道施工各个工序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辩识、评价,对其中的重大危险源落实防范措施。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以便及时调整防范和整治措施。

1.2.4编制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辩识、评价结果,针对其中的重大危险源,要编制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设备,建立健全相应的人员和物资设备清单台账,并设专人进行管理,按月动态跟踪。

2 人力资源管理

2.1配足配齐隧道施工管理人员

为保证隧道施工的连续性和管理时效性,隧道施工要配齐配足相应的管理人员,根据班组施工情况,应至少配备2名工区负责人(领工员或施工员,其中1人为主要负责人)、2名技术员(兼质检员,其中1人应为技术主管,负责隧道所有三级技术交底等)、安全员1名、测量组3人(其中1人为主要负责人,负责洞内施工开挖、衬砌、监控量测工作)。人员配置到位,交接班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质量、施工等正常连续进行,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2配齐配足隧道施工专业化队伍

2.2.1根据开挖施工方案要求,按照至少两班制的要求,配足开挖施工专业班组人员,负责隧道施工开挖作业。

2.2.2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及弃碴场布置要求,按照至少两班制的要求,配足弃碴运输车辆和人员,负责隧道开挖弃碴运输作业。

2.2.3根据隧道开挖作业后紧跟支护作业的要求,根据隧道净空面积和施工要求,按照至少两班制的要求,配足初支喷锚施工专业班组人员,负责初期支护锚杆、拱架、喷砼等的施工作业。

2.2.4根据隧道防排水施工要求,配足进行防水板材、防水管材等施工的班组人员,负责挂设防水板等施工作业。

2.2.5根据隧道二衬施工要求,配足二衬施工班组人员,负责及进推进二衬施工作业,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

2.2.6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配足普工班组人员,用于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及杂物清理,保证隧道施工的整洁性和安全性。

2.2.7根据隧道施工二衬钢筋、初支拱架、钢筋网片施工要求,配足钢筋、拱架加工班组人员,按照设计专业加工钢筋、拱架、钢筋网片、二衬钢筋安装等施工。

2.2.8根据隧道施工安全用电、用风、用水的要求,配足电工、风、水班组人员,对隧道施工安全用电、高压送风、高压送水、洞内风力输送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措施落实。

2.2.9根据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要求,设置至少2名洞口安全协管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实行交接班制度,负责进洞所有人员的进出登记和管理工作。

2.3建立健全隧道施工人员管理台账

隧道施工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为了随时、及时掌握人员流动的进出场情况,必须及时对进出场人员、班组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至少每月更新一次,以满足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 技术方案、交底

3.1隧道施工安全方案

3.1.1根据隧道施工的设计、施工图及采用的各项工法、工艺要求,编制隧道施工方案,明确开挖工法工艺、初支工法工艺、防排水工法工艺、技术质量管控措施、安全防范措施等具体内容,并及时对相应的方案进行评审后实施。

3.1.2根据隧道施工风险辩识、评价,编制相应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明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相应的安全防护标准和设备设施。

3.2隧道施工安全交底

根据设计、规范和相应的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方案,由技术员及时组织与各作业班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4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4.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1.1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般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相对应的特种作业操作人员、一般机械操作人员等管理台账,按月进行更新管理。同时,对无证操作人员,应及时联系有关培训机构组织进行培训取证工作。

4.1.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及记录要求,运行记录和运行安全要求,操作过程、周期内的安全检查、零部件更换等标准要求。

4.2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项目部机械设备部为主导、安全部监督落实;施工现场为安全负责人(或安全员)要按照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监督落实,并按要求督促机械设备部及时完善相关管理措施。

5 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5.1生产用电安全管理

5.1.1洞内生产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从洞按用电安全规定要求接入。

5.1.2所有接入、接出配电箱必须配备相应的漏电保护装置,每台用电设备须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进行配备。

5.2洞内照明安全管理

5.2.1洞内照是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专线进行,已完成二衬砼地段应采用220V低压照明。在开挖台车、挂防水板台车、二衬台车和洞内有水的位置,应按要求配备低压转换装置,使用不高于36V低压照明装置。

5.2.2洞内应按应急管理要求设置应急照明灯和应急出口指示灯,在遇有特殊情况和停电等情况时,应急照明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照明,应急指示灯用于指导作业人员往安全的正确方向撤离。

6 通风系统安全管理

6.1通风机的配置

6.1.1通风机的功率应根据隧道的断面尺寸、隧道的掘进长度、隧道地质条件、隧道设计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等指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备,但送风量应满足隧道施工规范要求。

6.1.2通风管口应按要求离开挖掌子面不大于20m,且保证送风量满足要求。

6.1.3通风管位于下导或隧道下断面开挖施工时,应设置有保护通风管不被损坏的措施,以确保掌子面风量满足要求。

6.2通风机的管理

6.2.1通风机应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设置操作规程,按施工要求及时进行送风,送风时应保证在风管附近无人、无物件,确保送风安全。

6.2.2通风机除在特殊条件如:二衬台车的移动、爆破作业、风管接长等情况下可以暂停送风作业,其余时间,不论是任何工序,应保证其不间断的通风。

6.2.3按要求随时对送风量要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评价结论。

6.3高压送风安全管理

6.3.1空压机的安全管理

(1)空压机房应设在安全、平坦、通风的位置。

(2)空压机的罐体、各类安全阀门和管道必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规定,由专业检测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3)空压机操作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后方能从事空压机的操作。

(4)空压机在送风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其运行情况,遇有突发情况,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5)空压机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及时记录空压机运行情况,定时对空压机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作好相应记录。

6.4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无论设计有无说明洞内施工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均应按要求配置相应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有相应的评价结论。

7 高压水安全管理

7.1隧道在进洞前应选择一地势较高,地形开扩,能满足高压送水要求和安全蓄水要求的地方,根据隧道施工断面尺寸以及设计施工需水量要求设置蓄水池,可采用开挖土体浇筑墙体砼或焊接钢结构蓄水池。

7.2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设置蓄水池均应设置相应的防坠落措施。

8 材料储存、加工安全管理

8.1材料储存

8.1.1施工前应选择合适地点建立材料储存仓库,要满足消防安全、防坍塌安全要求。

8.1.2仓库的储存量应满足隧道施工要求。储存品种规程应根据隧道施工特点分类堆码、分类标识,不混放、乱堆乱码。

8.1.3现场钢筋等钢材料的堆放应满足下垫上盖的要求。

8.2材料加工

8.2.1钢材加工应建立钢筋加工棚,所有加工操作应在加工棚内进行,成品与半成品堆放应分类标识,分类堆放。

8.2.2已加工好的钢材运输进洞,应采用专用运输工具运往洞内使用,应严禁采用机械进行转运。

9 二衬施工安全管理

9.1二衬台车安全管理

9.1.1二衬台车应采用整体式拼装式液压模板台车。台车应经过正规生产厂家根据隧道施工二衬施工尺寸进行定制。

9.1.2二衬台车走行轨道应满足台车安全行驶要求,接头夹板应按要求设置,端头应设置相应的楔子,防止溜滑。

9.1.3二衬台车用电应根据实际需要布置配电箱和线路,线路走线应穿管规范布置。

9.1.4二衬台车各类操作平台应设置不低于1.2m高的防护栏杆,设置不低于20cm高的挡脚板。

9.1.5二衬台车位于中部车辆、人员通行道路顶部,应采用木板等材料进行全封闭,防止上部掉落物件。

9.1.6二衬台车应安装防护彩灯或反光标志。

9.2二衬台车端头模板施工

9.2.1二衬台车端头模板施工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按高处作业要配带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9.2.2二衬台车操作平台上不应放置零散的物件、材料等,防止掉落。

9.3二衬钢筋施工

9.3.1二衬钢筋施工严禁采用焊接。

9.3.2二衬钢筋在施工中应有防坍塌的加固措施。

10 仰拱、初支安全管理(喷锚、监控量测)

10.1初支拱架施工的安全管理

10.1.1初支拱架施工应在出碴完成后及时进行,操作前应先找顶,清除危石。

10.1.2拱架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打设锁脚锚杆、锚管并注浆、系统锚杆。相应连接钢筋、钢筋网片按照设计要求设置。

10.1.3设计有超前小导管的,应按照设计要求及进施作小导管,并按要求及时进行注浆作业。

10.2喷射砼施工

10.2.1喷射砼就尽量采有湿喷工艺。

10.2.2在不采用湿喷工艺的情况,应采用潮喷工艺施工,不得采用干喷工艺。

10.3监控量测

10.3.1在喷射砼施工前,应根据监控量测方案,在规定位置设置监控量测点,监控量测点必须按要求伸入岩体内,并稳固设置。同一断面布点数量按照监控量没方案设置。

10.3.2监控量测点的布设距离,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围岩级别进行设置。

10.3.3监控量测的频率应严格监控量测方案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应立即告知现场负责人,监测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即时通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遇有超标情况应立即告知现场负责人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时,应立即将人员撤除危险区域。

11 开挖安全管理

11.1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开挖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超前地质预报应就施工前方地质情况、承压水、溶洞等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等进行描述,对下一步施工拟采取的措施进行告知。在未进地超前地质预报前,不得进行隧道掘进施工作业。

11.2爆破设计

隧道开挖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围岩石级别结合施工实际围岩情况,进行掌子面爆破设计工作,明确炮眼间距、炸药用量、开挖工法以及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等。

11.3隧道开挖台架安全管理

11.3.1开挖台架在加工前必须进行设计、计算,严格设计加工。使用前应由主管领导组织技术、安全、物资、生产等部门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3.2开挖台架尽量采取自行式方式进行。如采用非自行式,在设计时应考虑其移动过程中的变形、稳定安全预留。

11.3.3开挖台架应安装防护彩灯或反光标志。

11.4弃碴运输

11.4.1运输车辆必须是合格车辆,车辆驾驶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

11.4.2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装载量和车速,车辆在醒目位置应设置反光标识。

11.4.3弃土场应按设计指定位置设置,应先挡后弃。

11.5隧道逃生通道

11.5.1二衬与掌子面、掌子面与仰拱间的安全步距不得小于设计及规范规定距离。软弱围岩地段二衬与掌子面间要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逃生通道距离开挖掌子面不大于20m。

11.5.2逃生通道刚度、强度及抗冲击能力要满足要求;内径应不小于800mm,每节宜长5m,壁厚应大于6mm。

12 火工品安全管理

12.1火工品的管理应按照国家机关有关火工品安全管理规定,制定符合本项目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

12.2火工品安全管理必须同步配备火工品安全员、爆破员、库管员。

12.3施工现场应设置满足现场使用安全要求的临时库,并按要求配置相关的视频监控设备设施和报警系统、库管员、安全员,24小时值班;并建立健全临时库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责任人员操作规程。

12.4隧道施工用临时库的设置应满足24作业要求,使用前应报公安机关审批同意;储存药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并设专人进行看守。

12.5火工品安全管理要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涉及丢失、被盗、被抢等严重安全问题,应立即上报公安机关处理。

13 防、排水施工安全管理

13.1防、排水施工台架在加工前必须进行设计、计算,严格设计加工。使用前应由主管领导组织技术、安全、物资、生产等部门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3.2防、排水施工台架上不得堆放杂物,尤其是易燃物品。

13.3在挂设防水板、土工布等施工时,应有防坠落、防掉落措施。台架上应安装防护彩灯或反光标志。

14 消防安全管理

14.1隧道内二衬台车、防排水施工台架、开挖台架处必须按要求每个操作层面配置不低于4kg的灭火器材。

14.2如有必要的条件,洞内还应设置相应的消防栓。

14.3有清晰的洞内消防器材分布图,明确消防器材的分布位置。

15 信息化管理

15.1值班制度的落实

15.1.1为确保信息化工作的落实,应在洞口设置值班室,明确值班人员且到少2名,负责洞口安全管理工作及相应设备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等工作,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5.1.2为加强信息化的传递工作,洞口应设置相应的会议室或班前讲话室,每班岗前30分钟,组织上班人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

15.2警报系统管理

为确保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设置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语音警报系统,在爆破作业时进行相应的语音报警功能,一是通知洞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避让;二是通知洞外准备进洞人员洞内爆破作业,稍等进洞,以确保安全。

15.3门禁系统

15.3.1为加强隧道应急工作管理,及时掌握人员进洞作业情况,在洞口处设置24小时值班管理制度,进洞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后方可进入。进洞人员安全帽或工作服上应有反光标志。

15.3.2为提高进洞人员管理效率,实行电子门禁系统,人员只需要进洞时进行刷卡和有效电子感应,就能在电脑上留下进出洞情况。

15.3.3洞内应设置人行通道、车行通道,做到人车分流。

15.4洞内通信系统

15.4.1为加强洞内与洞外的有效联系,提高安全管理效用,洞内应设置通信系统。

15.4.2洞内通信系统应采用有线接线方式为主,在洞口值班室设置一部话机,在洞内二衬台车处设置一部话机,采用内部通话的方式进行联系。

16 应急逃生视引导系统

隧道内视实际情效忠设置应急逃生路线视引导系统,统一预警设施安全管理,规范逃生路线,确保紧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各种预警设施、视觉指示正确性和有效性。

17 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的设置应满足安全行车要求,相应的警示标志标识,防撞设施,限行限速等设备设施要配置到位。

18 施工驻地

施工驻地的选择首先要保证驻地的安全,驻地不能建设在易发生泥石流、坍塌、冲沟等不安全的位置,并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设计驻地建设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建设。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Z].

[2]隧道施工安全九规定[Z].

[3]隧道施工实际情况[Z].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黄祥恩(1977.5-),男,四川泸县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
浅谈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回填土质施工技术
光面爆破在隧道施工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