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进展

2015-07-13 04:39杜明伟顾雯娟
城市地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杜明伟 顾雯娟

摘要:回顾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由来与发展,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格局、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做了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理论内涵 研究进展

1新型城镇化理论

1.1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中国进入“城市社会”。这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面对“新时期,新常态”,如何又快又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成为我国城镇化焦点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初步探讨。早在2003年7月,谢志强教授在《社会科学报》发表题为“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选择”中已经开始。同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雏形------“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概念很快得到广泛关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新四化”的主要内容郑重提出,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城乡统筹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07年10月,十七大确立“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以科学发展观来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概念得到进一步推广。

新型城镇化理论日渐丰满。2011年我国及各省市全面制定“十二五规划”,均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掀起了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研究热潮,多数人在这时候才对新型城镇化有较全面认识。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阻碍,强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均等化。2014年3月16日我國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城镇化规划,对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新型城镇化的涵义进行了多种阐释,既有共识也有差别。单卓然等采用系统化的思维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解读,认为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胡际权早在2005年就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崔晨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建的城镇化。杨晓东认为新型城镇化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人本、品牌、集约、城乡统筹、集群和绿色六大城镇化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袁建新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的解读,概括出新型城镇化的五大内涵:具有明显“中国特色”,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共生同步”,以及“人的城镇化”为本质的发展之路。刘海平从多角度解析新型城镇化,从价值取向上看,以“以人为本”为发展目的,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导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从发展状态和表征上看,是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城镇化;从运作的科学性来看,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将政府的自觉能动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城镇化;从本质上看,新型城镇化是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引擎,城乡两个系统在诸多基本要素协调发展优化组合的过程。

1.2.1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对新型城镇化的“新”存在多种解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新型城镇化既是质量型的城镇化也是均衡化的城镇化,其结果必须是生态、低碳的。单卓然从城镇意识形态、空间拓展方式、人口规模化模式和产业发展路径四个方面说明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袁建新概括“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曾志伟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有新战略、新社会、新经济、新环境和新城乡关系。沈清基从价值取向、发展目标、运作程序和城乡关系分别概括新型城镇化“新”的体现。

1.2.2新型城镇化的“新”与“旧”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与新型工业化更加紧密结合,且更加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王发曾认为新型城镇化包含外延扩张和内涵优化两个进程。从发展的背景、目标、重点、主体、方式和动力这六个方面对比指出了两者的根本区别。新型城镇化将传统城镇化只注重城镇数量、规模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提升,将传统城镇化过分依靠工业化带动发展的状况转变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多种作用力共同带动的发展模式,将传统城镇化过分强调中心城市忽略县域、中心镇和农村的发展状况转变为完整城镇体系的构建和城乡统筹发展。另外,从发展道路来看,传统城镇化走的是粗放型的城市发展道路而新型城镇化是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集约型城市发展道路;从追求目标来看,传统城镇化追求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新型城镇化追求城乡的统筹发展;从衡量指标来看,传统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新型城镇化是以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协调发展来综合衡量。曾志伟认为传统城镇化是一种“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是对城市规模的“量”的追求,而新型城镇化是一种“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是对城市发展的“质”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的高级化,是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优化,是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沈清基从理论基础、关注重点、发展侧重、城乡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若干区别。

2新型城镇化格局研究

刘静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指标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格局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和分析。钱明辉以城市群为单元对我国城镇化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说明中国城镇化水平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指出中国五大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已迈入多极化发展格局,并提出优化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刘彦随对中国县域城镇化格局进行时空分析,表明我国“人字形”的县域高城镇化格局逐步凸显。薛俊菲对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市域综合城镇化的空间格局,表现为城市化水平高值集聚,且区域差异较大。李雪梅通过GIS技术,运用空间聚类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说明了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与集聚特征。

对于新型城镇化格局的研究并没有很多实证,与城镇化格局研究相比其实没有太大不同,关键在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具体区域的城镇化格局特征。综上研究可以发现在对城镇化或者新型城镇化格局进行分析研究时,多数学者会用GIS分析城镇化的空间格局,通过可视化的地图来清晰地表达其空间特征和时间演变过程。

3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大多研究动力机制都是在城镇化或城市化方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并不多。黄亚平以湖北省为例,对欠发达山区县域的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在传统的外源性因素、产业经济基础和硬件系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中增加了资源环境因素,总结山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宏观政策力、中观经济力和微观要素力3层,并构成整体的动力系统。多数学者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机制以及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其中陈晓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得出新型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推动作用。吴旭晓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动力来自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以及制度动力,并说明了其内在的联系,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并采用DEA方法和灰色系统模型,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驱动因素。陈科对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做了研究,基于地区的特殊性,定性总结了产业结构转型、行政力量助推和辖地区位改善三方面的动力。胡际权则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采取的是以市场利益驱动为主,政府规划引导、政策促进和制度保障的动力机制。

近些年一直有多数学者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吴莉娅基于全球化的视角对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出初探研究,从生产要素市场化、外资投入、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论述了全球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赵新正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做了区域差异分析。王瑞鹏等通过建立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工业化、服务业以及农业现代化对新疆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俞万源详细论述了文化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牛品一通过分位数回归与OLS回归对比分析江苏省城市化的动力因子,认为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产业结构、城市级别均对城市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欧向军提出江苏省城市化的四维动力,即市场力、内源力、外向力和行政力,并采用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的四维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

4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研究

在评价城镇化水平时,有些学者用单一指标,即常用的人口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于数据统计的缺失也有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城镇化率,这样就会造成对城镇化水平衡量的不足,没有对经济、社会、环境、地域景观等方面的分析。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多指标综合测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孙雪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分别从城乡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公平三个方面选取合适的指标。张向东等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解读,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环境状况以及城乡统筹6个方面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多元测评。牛晓春以新型城镇化涵义为理论基础,结合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从人口、经济、人居、基础设施、生态和城乡统筹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杨慧珍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对我国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民生保障这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安晓亮等在对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时,从经济发展、资源和环保以及社会发展三个子系统出发,建立了20个指标对其进行测度。赵永平从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社会功能、环境质量三个一级子系统再分别划分了经济高效、结构优化、人口发展、城乡协调、功能完善、环境治理6个二级子系统,最后列出具体的指标层。同样地,田静也是分了三大系统,即城镇化发展动力系统、发展质量系统和发展公平系统,建立了45个具体的指标层。郝华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统筹城乡七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城镇化进程多方面的复合效应。

5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

5.1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武廷延从空间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乡村关系与城市关系、空间与资本这三个方面对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剖析,从空间的角度,并结合新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提出中国走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样,林聚任也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角度来探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张永岳指出我国的城镇化应走政府调控下的市场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从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及新型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入手,结合“推拉力”理论,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的六个着力点。

5.2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

吴江对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做了详细分析,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口转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制度环境6个方面建立对路径选择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李优树以康定县为例,对藏区城镇化进程进行SWOT分析,得出必须根据藏区区情,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城镇化。杨晓东以陕西省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全力推进以人本、品牌、集約、城乡统筹、集群和绿色这六方面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倪鹏飞提出“可持续城镇化”的总体路径,并总结了八条具体路径。黄亚平以湖北省24个欠发达山区县市为例,构建了由宏观政策力、中观经济力和微观要素力组成的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模型,指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市应走出一条“工贸带动、特色促进,梯度推移、节点集聚型城镇化”的道路。闫海龙对新疆新型城镇化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新疆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谢志强.新型城镇化_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选择.[N].社会科学报,2003(004).

[2]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3]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7-10.

[4]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5] 崔晨.新型城镇化重在新突破[J].北京观察,2013(1):28-30.

[6] 杨晓东.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_以陕西省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0(42):21-37.

[7] 袁建新,郭彩琴.新型城镇化:内涵、本质及其认识价值_十八大报告解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7-23.

[8] 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2(7):31-32.

[9] 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规划师,2010(7):7-12.

[10] 单卓然,黄亚平.试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调整、行动策略、绩效评估[J].规划师,2013(4):10-14.

[11] 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J].中外建筑,2011(4):61-62.

[12] 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36.

[13] 张春龙.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解读[J].中国名城,2013(9):4-8.

[14]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12):1972-1977.

[15] 孙雪,杨文香,何佳.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124-126.

[16]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5):143-147.

[17] 钱明辉,胡日东,胡安其.提升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研究[J].当代财经,2013(9):17-27.

[18] 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8):1011-1020.

[19] 薛俊菲,陈雯,张蕾.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2005-2011.

[20] 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1(2):348-358.

[21] 黄亚平,林小如.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_以湖北省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4):44-50.

[22] 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_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2):39-45.

[23] 陈晓雨,刘幼昕.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052-1056.

[24] 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J].经济导刊,2012(1):94-96.

[25] 吴旭晓.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3(3):44-51.

[26] 陈科.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12(7):23-31+66.

[27] 吴莉娅.全球化视角下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0.

[28] 赵新正,宁越敏.中国区域城市化动力差异研究_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9(12):13-18.

[29] 俞万源.城市化动力机制_一个基于文化动力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2(11):1335-1339.

[30]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_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5):993-1002.

[31] 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20):76-79.

[32]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_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2):354-363.

[33] 杨惠珍.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65-67+78.

[34] 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7):23-27.

[35] 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鎮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6-124.

[36] 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4):47-49.

[37] 郝华勇.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2012(1):52-64.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