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5-07-13 16:43刘国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

刘国强

摘 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石,培养具有创新和学习能力的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本文研究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服务于社会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45-04

一、专业的培养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岗位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培养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需要以社会岗位为导向,知识和技能培养符合社会岗位的需求,应使毕业生与企业员工无缝衔接,而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专业也需要提高和发展,甚至转型或趋于消亡。也就是说,如果专业不想转型或被消亡,就必须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不断进行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探究和改革,进行阶段性的发展。

我校计算机专业设立于1994年,由于当时处在计算机技术的成长发展阶段,社会需求量大,岗位对计算机就业要求比较低,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非常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受到强烈的冲击,很多学校都剩余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和为数不多的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专业已经不能以普及计算机技能的性质设置课程,也不能片面地将学生训练成为某一软件或某一作业的娴熟工匠,因为时代是发展的,软件是会被更新换代的,尽管是图形设计,主题元素和视觉审美也会变化,熟练双绞线的工匠面对新的传输介质,施工标准也将会不同。因此,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注定专业课程需要不断的发展。培养学生娴熟当前主流技术,更要培养学生能更新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社会的发展,懂得选择和处理信息资料为已用的能力,具有任务分析、策划、执行和进行组织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工作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的就业前景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以及移动互联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不再仅仅是网络公司或IT企业的需求,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现今互联网下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的成熟发展,大量的企业都走向信息化建设,甚至将业务接入互联网,建立自己的营销平台或加入阿里、天猫、京东、微店等,出现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例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不再局限于建设一个单一网站用于发布新闻、发布产品服务、技术支持和被动的收集客户需求等,而通过投放在互联网络上更加主动的挖掘数据,更多的全方位的宣传推广,甚至建立网上旗舰店、移动微店等,如此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将往着更高层面和更广的宽度发展,这些发展将使网络人才等到大量的需求提升。

据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发布的《就业信心指数》2014三季度分析报告,IT/互联网的招聘需求高达40%,通信/电信的招聘需求达36%。而2014年国内二线城市招聘需求上升25%,三四线城市上升29%。

图1数据是来自CSDN“2015IT人才招聘趋势分析”文中的科锐福克斯服务的数据汇总分析,显示了2015年全部招聘职位中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计算机软件硬件占据了60%以上。如果忽略学历层次要求,从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预测就业走向,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

图2数据是来自智联招聘的计算机专业五大就业岗位分析,由于计算机专业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高质量高技能的人才比较少,就业对口率比较低,大多从事销售业务、行政文秘和仓库管理等,相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链来说处于低端位置,在网络管理、系统集成虽有一定的就业率,但比较少,而且在技术活,诸如售前售后工程师、信息安全和数据库方面的就业就更少了。甚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工程类的岗位,例如布线施工等,也是一种体力活,并不受毕业生欢迎。而且企业普遍认为在入职之前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岗位培训,或约一周的岗位熟悉时间。因此,职业学校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进行专业改革,并在雄厚的实训设施支持下,培养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纵观社会上诸如“北大青鸟”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多都开设软件技术人才的职业培训,也极大的推动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就业,但很少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就业推荐。而且网络与软件相比,网络技术人才知识体系复杂,职业技能要求高,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例如网络通讯设备、服务器、存储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培养成本高,教育和培训的实施难度大。因此,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具有资源的优势,同时为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多方面的发展,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了包括了网站开发、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网络搭建、网络配置与管理,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方向,及时把握社会上对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人才需求,使网络技术人才从业范围更广、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专业的课程体系

1.专业课程培养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时代发展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围绕着职业岗位发展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确保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在岗位上的对接。职业教育既然要不脱离时代的发展,改革需要准确获得企业的需求,需要经过广泛的企业调研才能得到。以网络服务公司为调研对象,网络服务公司的部门一般有运维、网络管理、移动互联、工程和销售等,其部门职能如表1所示,培养需求如表2所示。

从表2的培养需求,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培养对于企业用人基本一致,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是中职教育的素质要求,根据学生个体气质特点适合不同的岗位发展。而能力培养与岗位的要求基本一一对应,不同的岗位其技能要求基本不同,体现了网络技术专业复杂的知识结构,涵盖了硬件与软件两大体系。

2.专业课程设置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根据不同岗位就业需求调整或制定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对于网络技术专业,其就业方向虽然有明显的分工,例如网络搭建与管理和网站开发与维护这两个方向,其中网络管理专注于网络设备、服务器硬件设备,以及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维护等;而网站维护专注于应用软件使用、编程开发和维护等。但对于小型企业网络管理岗位通常需要兼顾网站维护,这也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混杂着硬件与软件两个方向的缘故之一,让学生具有更广的就业面。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的就业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具有创新与学习能力。实施层次培养,在达到专业基础的要求后,提供适合个体发展的技能培养,培养出专业的优秀人才。课程建设的重心首先是让学生得到专业培养,拥有很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就业或提升等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达标后,可以进入提高阶段学习,以优秀人才培养为目标,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和更深的技能水平,更好的与企业岗位对接。

综合上述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另外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智能控制技术人才需求日渐增大,而且智能控制网络的搭建与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增加传感器应用课程,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延伸到物联智能控制网络,在网络搭建与应用方向为智能楼宇的综合布线提供课程支持,例如图3所示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图。

3.专业课程实施

(1)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需要投入建设了专业相关实训场地,也就是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培养技能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般需要建设如下校内实训室。

①计算机实训室,为人文素质课程所使用,主要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色彩构成、网页布局与美工、编程基础、网络应用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等课程的教学。

③网络实训室,主要完成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智能)网络构建等课程的教学。

④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主要完成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智能)网络构建等课程的教学。

⑤服务器实训室,主要完成网络服务器部署与管理、数据库管理等课程的教学。

另外,以校企合作设立校外实训基础,使教学设备与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更贴合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确保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推行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课程的内容,使专业学习与企业接轨,让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共同发展与进步,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得到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信息化建设

目前校园网主干网络已经覆盖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各个区域楼宇,教室联网及多媒体化也基本普及,配备并启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由课程负责老师建设各门专业课程,依据传统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案等制作资源库上的课程内容、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及学生作品等,使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信息化手段,实现随时随地教学与学习。

(3)教材建设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必须重视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建立课程组,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研究,制作教学项目案例,进行项目教学配套教材开发。专业课程内容改革依据企业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的需求,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与企业合作开发制作校本教材,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微课/慕课的培训与制作,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形成学校和企业的特色课程体系。

(4)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由课程组在教学研究中进行探索分析得到,并进行培训推广。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培养为基本点,在专业课程体系下,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要求,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实践“做中教”、“做中学”的以项目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做起来”,对学习的知识技能“用起来”。使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形成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为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智联发布《就业信心指数》2014三季度分析报告[EB/OL].http://www.taihainet.com/lifeid/science/201410/1327045.html.

[2]最受程序员欢迎的公司榜单发布:2015 IT人才招聘趋势分析[EB/OL].http://www.csdn.net/article/2015-01-16/2823595-careerfocus.

[3]崔艳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实践探究[EB/OL].http://www.bxjyw.com/jspd/jyyj/lw/156248.ht.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