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平:啃下“硬骨头”打好歼灭战

2015-07-13 09:53
中国扶贫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平硬骨头贫困人口

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打一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战,并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进程的决定》,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进程。

深度贫困群体涵盖了哪些人群,五年来他们的脱贫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效。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云南省扶贫办主任李新平。

找出最穷的人

记者: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一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战。深度贫困是怎么界定的?哪些人属于深度贫困群体?

李新平:2010年,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民委依据我省农村贫困监测、农村住户调查、农业普查数据,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人均有粮低于300公斤为标准,对深度贫困人口进行了测算,并经州市县反复核实、上报确认,当时全省有160.2万农村深度贫困人口,扶贫开发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截至2013年底,深度贫困人口下降到120万人。

记者:这些深度贫困人口人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李新平:我省现有的深度贫困人口,以“插花”或者相对集中地分布在边境一线、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深山区、石山区、干热河谷地区、沿江一线和高寒冷凉地区。涉及16个州市105个县市区的1025个乡(镇)、5204个建制村、1.37万个特困自然村,占这些地区农村总人口408.4万的37.6%,涵盖了全省各地最为困难的各种人族群,是穷人中的穷人。

记者:对于那些不在这个范围内的贫困人口,云南省在脱贫上是怎么考虑的?

李新平:考虑到民族宗教地区的特殊性,当时我们把收入略高于785元,但综合发展能力弱的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也纳入到了重点帮扶的范围。

致贫原因复杂

记者:云南省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深度贫困人口,并且贫困程度如此之深?

李新平:总体上看,这些地区大多远离集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水平低,生产力发展滞后,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不少深度贫困对象生活在“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因病因学致贫现象突出,条件型与素质型贫困叠加凸现,是我省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具体来说,深度贫困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育科技水平低。这些深度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在边境一线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区域大多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有壮、傣、彝、哈尼、苗、瑶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等诸多原因,劳动力人均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受自身条件制约,难以掌握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市场经济规律,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

二是社会发育程度低。我省深度贫困人口主要有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等“直过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以传统农业为主,基本延续着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有的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商品意识淡漠,“直过区”社会发育不健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显现,生产力发展难以跟上全国、全省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

三是脱贫与固边戍边任务重。我省深度贫困人口很多居住在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不仅是我省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还是禁毒防艾的主要地区,同时宗教问题的国际性特征较为突出,是反渗透反分裂的最前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艰巨。

明确工作思路

记者:在帮助深度贫困人口脱贫上,云南省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实施的成效如何?

李新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度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专项帮扶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宁蒗县深度贫困自然村综合扶贫开发、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怒江州深度贫困群体扶贫攻坚,并对莽人、克木人、山瑶支系、拉祜族、景颇族、僰人、勒墨人、山苏人支系等深度贫困群体实施了重点帮扶。经过多年的帮扶,深度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深度贫困人口聚居区的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面貌发生新变化,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是,要到2020年基本解决深度贫困人口脱贫发展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记者:深度贫困人口可谓是穷人中的穷人。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后,云南省在帮助深度贫困人口脱贫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李新平:在广泛深入调研思考、总结吸收各地经验、科学研判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12355”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作为我省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遵循。

“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完成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制定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2”就是突出两个重点。同步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两个重点,区域开发主要依靠行业部门,精准扶贫主要依靠专项扶贫措施,切实做到两个“轮子”一起转。

“3”就是三个层次的脱贫路径。对贫困地区年轻一代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对留守人员着力培育产业增强发展能力推动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着力完善社保实施“托底”。

第一个“5”就是“五句话工作思路”,即“做大蛋糕、找准平台、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合力推进”。

第二个“5”就是打造“五大扶贫品牌”,围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的要求,着力实施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记者:云南省对深度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确实是进行了精细谋划,明确了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措施。请具体谈一谈,云南省将怎样通过实施“五大扶贫品牌”实现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李新平:我省将通过打造“五大扶贫品牌”,聚焦深度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夯实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基础。

一是实施整乡推进筑平台。把整乡推进作为推进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抓手,对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实施整乡推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以整乡推进为例,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一个乡的投入约为2000万元,按照1:5的比例进行整合,从实际结果来看,整合资金基本都超过了1亿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整乡推进模式,扶贫开发到哪里,基层党建就跟进到哪里,扶贫开发抓硬件,基层党建抓软件,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区域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二是实施“雨露计划”拔穷根。把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治本之策,力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要提高补助标准,制定特惠政策,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让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群众稳定转移就业。

三是实施产业扶贫创富业。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让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乡有支柱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四是实施金融扶贫增投入。充分发挥好金融扶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倍增扶贫资金的投入,加大信贷扶贫投入力度,力争每年撬动扶贫贷款250亿元以上,支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

五是实施安居工程治穷窝。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基本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完成10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85万人易地搬迁任务。要整合资金,大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改造建设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好真正的贫困户无力建房、无力搬迁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抗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的住房,解决好“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

确保同步小康

记者: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六年的时间了,云南还有贫困程度如此之深、数量如此之大的贫困人口,这部分人群的小康梦能否如期实现?

李新平:深度贫困人口从160.2万减少到去年底的120万,剩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打好深度贫困人口歼灭战,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我省扶贫开发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明确了更加具体的任务,实施了更加有效的举措,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更加明确的目标,即深度贫困人口,不容回避,一定要实现减贫、摘帽、增收,要同步实现小康。

更加具体的任务,即必须有到村到户项目的保障,水、电、路、能源、住房、素质提高、产业发展是最直接、最现实、最基础的要求。

更加有效的举措,即坚持“12355”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思路,瞄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聚焦深度贫困人口,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目标倒逼,编制实施好“十三五”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并列入同级重大发展专项规划和行业部门专项规划,精确配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全面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

我们坚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云南省一定能够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戮力同心打赢这场歼灭战,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猜你喜欢
新平硬骨头贫困人口
幼儿园里欢乐多
小蚂蚁去游玩
老腔唱新歌
让蘑菇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啃下医改硬骨头
精准啃下扶贫“硬骨头”
《硬骨头》骨头再硬也要啃完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改革全覆盖敢啃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