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权众筹怎么玩?

2015-07-16 04:17
时间线 2015年3期
关键词:福特众筹京东

“天使”有风险,“卖身”需谨慎。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中关村掉下一块广告牌,砸中三个人,最后发现两个是创业者,一个是投资人。

是的,这是一个不谈创业简直就要落伍的时代。虽然裹着唾沫星子的“梦想”大多没落地,或者早早摔了个稀巴烂,但这并不影响创业者们前赴后继的热情——只要投资人肯掏腰包,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实在没有找到创业机会呢?嗯,别着急,京东说:你可以选择做天使投资呀!渠道就是3月31日上线的股权众筹项目,购买创业公司出让的股份后,你就以“天使”身份成功跻身这波创业浪潮了。

根据京东金融方面提供的数据,股权众筹上线15天后资金突破了1亿。而时间线君在股权众筹页面上看到,平台采取领投加跟投的模式,前者是专业投资人,包括徐小平、沈南鹏、薛蛮子等资深人士,后者是普通参与者,不过他们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中的至少一项:年收入不低于30万,金融机构专业人士,金融资产100万以上,专业VC。

开局虽然还算不错,但这些热衷参与创业的“天使”们是否能收回成本甚至赚到钱,现在还说不好。

京东金融针对投资风险做了如下提示:获得风投的创业企业失败率或高达80%,即使投资的企业发展顺利,也需要等到企业被收购,下一轮融资或最终上市时,投资人才能兑现收益。

事实上,相比领投人以及专业的投资机构,普通投资者在这场创业游戏中承担的风险更大,京东在股权众筹页面上喊出的“屌丝逆袭”很难轻松实现。这有些像买彩票,专业人士和机构有能力买100注甚至更多,普通投资者只能买1注,很显然,前者中奖几率要大得多。

京东推出股权众筹平台,醉翁之意或在于吸引创业者。目前,京东众筹已经成为多数硬件创业者认可的流量入口和销售平台,借助这波创业浪潮,京东显然想分得更多杯羹。在股权众筹上线的发布会上,刘强东就春风得意地表示,要在未来十年扶持100家创业公司上市。

嗯,尽管创业不一定靠谱,但创业的人多了,针对创业者的生意就变得有搞头了。在股权众筹上线的发布会上,京东还同时宣布了这些平台计划:

众创学院。与学员都是CEO的湖畔大学不同,众创学院面向的是创业者,刘强东出任校长,校董包括张磊、沈南鹏、徐小平等。第一课由校长刘强东亲自授课,讲解京东独有的管理模式;

创业生态圈。其实就是把京东现有的内部资源整合起来,比如产品众筹——尽管国内的众筹项目已经普遍脱离了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的初衷,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其产品调研和预售的功能还是有用的——此外,京东表示还会提供供应链、营销渠道等方面的资源。

不过,盯上创业公司的并不止京东一家。比如阿里的淘宝众筹以及正在筹备的股权众筹,4月上线的苏宁众筹,另外还有专门针对硬件创业团队的硬蛋和太火鸟等等。

但事实上,与创投圈热情形成反差的是消费市场的冷静。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出自创业公司的智能硬件产品,真正在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没有任何一款创业公司的APP长久地成为国民级应用。嗯,听起来感觉有点像蛋糕还没有出炉,分蛋糕的人已经在抢着排队了。

如今,借助股权众筹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挤进了队伍里。一份《中国互联网众筹2014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众筹募资总额累计9亿多,约一半在第四季度完成,当年股权众筹募资超过7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众筹参与者或许会表现更强劲。4月底,时间线君在京东股权众筹页面上看到,多个创业项目距离众筹结束时间还有十几天,筹款额就超过预期,甚至达到200%,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但别忘了这些大佬的警示:

硅谷孵化器YouWeb Incubator创始人Peter Relan:“新创公司9/10都将失败”;

徐小平:“创业90%会死,所以幸福的是少数,绝大部分都不幸福”;

雷军:“我做过天使投资人,看到的都是失败,创业90%的公司都会死,它的主旋律就是关门”。

根据京东统计,创业公司的死法也很“丰富”,比如:过快扩张下资金链断裂、产品市场定位失误、产品设计不当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市场营销推广不当、核心管理团队无法有效协调、供应链管理失控、股权结构设计不当等等。

总之,股权众筹看起来很美,终究还是“天使”有风险,“卖身”需谨慎。当然,如果你最近刚从A股牛市赚了个盆满钵满,急着体验买家公司的豪气,那就另当别论了。

6.老牌福特如何智能骑行?

“智能骑行”是福特“智能移动计划”的延伸,听名字就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还记得柴静拍摄的那个叫《穹顶之下》的视频吗?在这个与污染相关的视频中,有几个数据着实令时间线君感到惊讶:北京有34%的人开车,且集中在市中心;司机在5公里之内开车的有44%,2公里之内开车有12%,甚至有7%的奇葩选择在一公里内开车……

或许几十年之后,以上数据会令那时的年轻人感到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在他们眼中,在一个智能交通网络发达的城市,人人争相拥有汽车是件挺没品的事。连不少汽车巨头都预见到这种趋势。这不,为了完善交通生态系统,又有一家巨头要造自行车了。

在不久前结束的巴塞罗那MWC大会上,福特公司就展出了两款原型电动自行车:MoDe:Me和MoDe:Pro。这两辆自行车属于一个名为“智能骑行”的实验项目,该项目专门研究电动自行车与汽车及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更重要的是,“智能骑行”其实又是福特“智能移动计划”的延伸——听名字就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事实上,来参加MWC大会的汽车厂商并不算太多,福特是唯一一个以汽车厂商名义参展的。从早前的CES到如今的MWC,福特这家不少人印象里最为“传统”的老牌巨头,甚至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的老牌企业,无疑是在传递一个明显信号:我们其实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传统诶。

在此次试验之初,福特公司面向全球员工征集了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方案,在MWC大会上展出的两款原型电动自行车——MoDe:Me和MoDe:Pro就是从上百份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的。

先说自行车。基础数据上,这两款电动自行车配备了200瓦马达以及9安培小时电池,提供电动辅助踏板,最高时速可达25km。当然,与已有的一些自行车相类似,它们可轻易折叠,便于存放——换句话说,你可以把福特自行车放在福特汽车的后备箱里。在福特对应用场景的构想里,你可将汽车停放在市郊,携带自行车搭乘公共交通去市中心,然后骑车抵达目的地,充电则主要在家里和公司完成(时间线君在想,未来买福特汽车会不会赠送一辆自行车作为标配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车中,MoDe:Me是在著名自行车制造商Dahon的协助之下制作完成的;而MoDe:Pro则由福特团队打造,用于商业用途,譬如为快递员、电工或者商品送货服务商使用。MoDe:Pro可放入运输车内(每辆货车可配备 2 辆 Pro),可通过货车上的接口完成充电,其最大续航里程为35千米——当然了,视自行车载货量有一定浮动。

此外,作为智能自行车,MoDe的核心无疑还是在“软硬结合”上。MoDe与一款MoDe:Link 应用配合使用,可与iPhone 6 兼容,实现多功能导航、智能路线安排、辅助调速、SYNC语音操控等多项功能。

从福特官方的图片来看,MoDe与iPhone 6之间通过一根物理线相连,自行车的车把设有手机固定槽,导航系统与车身紧密结合,当车按照软件提供的路线导航时,左右两边的车把能通过震动提醒用户,让你在骑行过程中,不必再低头看手机。此外,自行车在转弯时,转向灯会自动开启,以提醒周围车辆。而如果遇到后方车辆超车,预警系统还会通过车把震动向用户发出警告,同时开启警示灯闪烁,提醒汽车司机注意自行车的存在。更“贴心”的是,自行车还能配合软件探测用户心率,以调整电动踏板的辅助速度,让骑行尽可能是一件轻松惬意之事。

当然,除了自行车本身,最令时间线君感到兴奋的还是其规划的“无缝切换”出行方式。当自行车放置在汽车上时,福特的SYNC系统可与MoDe:Link应用相连接,你只要输入目的地(也可语音完成),MoDe:Link就会列出可能路线,然后进行分步或分路段导航。举个例子,MoDe:Link可能会规划出让你先开车到地铁站,然后将电动车带上地铁,再从地铁站骑行至目的地的路线。此外,应用程序还会实时将天气因素、收费站和公共交通网络状况随时纳入计算范围,譬如一旦发现地铁停运或恶劣天气,都会重新进行规划。

嗯,听起来确实蛮酷,以至于酷到了在一些人眼中,这两款电动自行车甚至有可能由于成本太高而流于概念,最终成为精美的“科技艺术品”。

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动自行车只是福特对于人类未来智能出行布局的一个缩影。早在CES上,福特就首次推出“智能移动计划”以及初期开展的多达25个试验项目,旨在通过在车载连接技术、移动出行、自动驾驶汽车、消费者体验以及大数据方面的创新,预测未来交通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需求。事实上,细数这些包括城市交通管理、车辆资源整合在内的试验项目,你就可以窥见福特对人类未来交通与城市资源平衡关系的预见与探索。

无需多言,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通勤问题成为不少大城市的顽疾:据统计,欧盟境内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000亿欧元;另一项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显示,通勤时间每增加一分钟都会增加人的焦虑感,降低愉悦感和总体幸福感。

那么,在一个由共享经济、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未来趋势共同塑造的“新出行时代”,传统汽车厂商的角色该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仍处于探索之中的福特给出了一个答案: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福特众筹京东
探索未知——2022款福特BRONCO EVERGLADES
福特领裕
福特EVOS
众筹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新闻众筹初探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小黑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