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

2015-07-16 23:59杨秀琼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石拱桥说明文事物

杨秀琼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27-01

经过多年实践,我探索了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点线面”教学模式,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斧正。

一、基本结构

二、操作策略

1.“点”就是在阅读中抓住说明文中的要点

①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

②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课文里找读相关的信息。

③方法指导。

破题法:引导学生读说明文的题目。有些说明文,题目往往就是或已包含说明的对象。学生用此法总是能很快地找到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学生一读题目就知道它们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信息筛选法:事物说明文里找能概括这个事物特点的相关语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如事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学生读过课文后,很快在文章开头的第一到三段里找到有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还历史悠久。

2.“线”就是阅读说明文时理清说明的顺序及理解文章结构特点

①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在文中勾画一些能表说明顺序的词语。比如空间顺序,在文中表现为相应的表示方位的词:上下或左右或东西南北等。时间顺序更明显的是就是一些时间的词。

②再根据勾画的词语来判断说明的顺序。如《故宫博物院》时,学生根据勾画的方位词,判断出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学生根据勾画出的词:首先、其次,第三等,判断本文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③根据说明对象的性质来判断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是由事物的性质确定的。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按时间顺序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④根据理出的说明顺序及文章的内容,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初中阶段时的说明文结构常用的有两种:总分式和递进式。而总分式又是说明文中采用比较多的类型。课文的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结尾有的自然结束,有的再次归结特征。

3.“面”就是阅读说明文时全面品味文章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①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有:列数字,一目了然,易于明白;作比较:通过比较以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楚;举例了: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下定义:简明扼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哕嗦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清楚楚。所谓周密,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③说明文的写作特色。有的说明文注重科学性,语言平实;有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并进,显得生动。尤其是趣味性说明文作者采用的方法多种,如详细的描写,如修辞于法的运用,如诗句的引用,如大词小用等等,这些只有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魅力。

三、主要特征

1.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贵有法。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这类文体特征典型的文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能自主有效的阅读了。因此,在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对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提炼与筛选、破题法等。

2.重视对学生的此类文章的阅读技能的培养。在此类文体的阅读中,阅读的要点、程序、方法,是我们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方面。意在通过此培养,让学生学会阅读需抓的重点,阅读的先后及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实效。

3.重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

猜你喜欢
石拱桥说明文事物
说明文阅读专练
奇妙事物用心看
石拱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石拱桥检测和有限元分析
小跨径石拱桥实用加固方法研究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