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5-07-16 13:22苏蜀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提高

苏蜀仙

摘 要 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内容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课外活动及教学工作总结等内容。它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标准,而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之“因”,只有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由于教学常规内容广泛,管理覆盖全套任课教师,并贯穿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时段,在制定标准、收集整理数据、考核评价等各方面落实起来工作量巨大,系统性要求较高,困难重重,许多中小学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原因何在、怎么破解?笔者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提高 教学常规管理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67-02

教学常规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它一般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课外活动及教学工作总结等内容。它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标准,而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之“因”,只有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可比拟作: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命脉”,也是教学质量的目标所在,而教学常规管理则是该“命脉”中流动的血液。学校没有教学质量就象企业没有了品牌和社会声誉,所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能否抓实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则是决定这个主题成败的关键和抓手。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抓实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常抓不懈。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有些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原因

笔者所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于2007-2008学年上学期,组成了由教研所、中英项目办公室、教师进修学校人员为主的教学常规联合调研督查组,深入各中小学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细致调研督查。调研组历时近一个学期,通过推门听课、检查各种教学常规(包括教案撰写、听课记录、作业布置与批改、试卷评阅记录、学生辅导情况、教学反思等),全面了解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常规管理不够规范、严格。具体为教师方面:1.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甚至有教师不备课就进课堂。2.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随堂听课中听到的好课、优质课不多。3,部分教师设计作业不够合理,批改不及时,未能按要求批改。4.课后反思或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5.质量检测不及时,对检测情况不作总结研究。学生方面: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常规的要求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不会听课,作业马虎,书写不认真,不会预习和复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形成越混越差、越差越混的恶性循环状态。学校方面:1.缺乏一套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考评方案。2.教务管理不够实在,随机随堂的检查明显不足。

(二)校本教研不够务实。具体为:1.教研活动时间偏少。2.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保守落后,实效性差。3.不够注重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痕迹管理资料少。

(三)学校管理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自身的教学业务不过硬,无法引领教师。

(四)教师的配备使用不够合理,年龄结构老化,骨干教师紧缺,专业水平偏低,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文,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意见,要求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并在学年末组织考核和奖励。当年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规范和提高。2012年9月,笔者因工作的需要参加本地区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当地中小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督查中发现,许多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四年前教育主管部门调研督查时指出的问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的现状让人十分担忧,教育工作如果也象其他一些行业一样,“抓一抓干一千,抓过之后没事干”则教育出大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下面的几个因素: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缺乏实效性。由于教学常规内容广泛,管理覆盖全套任课教师,并贯穿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时段,在制定标准、收集整理数据、考核评价等各方面落实起来工作量巨大,系统性要求较高,困难重重,许多学校畏难止步,只做表面文章,未能制定出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导致常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见实效。

2.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由于近几年对一些中心工作认识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了一部分错误认识。首先是2008年9月《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为核心的关于我省中小学校“提质减负”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使一部分学校领导产生了“减负”就是降低教学常规要求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了教学常规的管理。其次是2010年我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开展客观上造成许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近乎瘫痪,甚至有部分教师产生了宁可放弃质量也要保住“两基”的片面认识。再次是受当前经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许多教师不能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工作上放松了自我要求,心浮气燥,不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如何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及思考

(一)加强校长的学习培训,提高校长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质量意识高,懂管理的校长,必然能管理好学校的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务工作,也就能针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定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并制定制度来保障实施。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也才能扎实有序。

(二)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研团队对照省、部颁标准,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标准》用以指导各学校制定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办法,用制度来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保障措施,从长效方面给予保障。

(三)严格执行教研活动制度化。具体为:中学各学科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半天,并安排入课表,纳入课程管理;小学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2小时,纳入教学活动时间来管理。同时把教学常规的定期检查并及时公布作为每次活动必须开展的工作之一。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各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偏少和教学常规检查工作量巨大、难以保证检查、考核系统性好的问题。

(四)优化教学常规检查方式。具体为:教研组内部或组与组之间按学年初计划规定时间,采取自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检查,收集数据、分项量化打分、按一定比例上报优秀名额,作为学年末优秀表彰人选,这样就能避免了教研组检查走过场、难持久的困境。同时学校领导采取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作检查督促,对工作达不到教学常规要求的教师给予批评,并做好跟踪督查,消除懒散个体,杜绝“破窗”效应。

(五)立足本地区建立一支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队伍。由中心校组织部分镇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并组织他们完成每年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定量评价,作为教学常规推优和学年末考核的依据,对评价较高的教师纳入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才库,加入课堂教学评价队伍。每学年组织和依靠这些本地人才对本地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考核评价,量化打分,结果作为此项工作的年终成绩。

(六)建立专项的教学常规奖罚制度,奖优惩劣,推行教学常规工作成绩与教师个人的履职考核、绩效工资分配、镇内人事调配挂钩的工作机制。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机制以外,还要坚持朱镕基总理说的:“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定个政策也不难,但是要落实就难办得很。要办一件事,不开八次、十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这样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治标的问题。那么本在哪里呢?我认为本就是让教育回归良心事业,怎么回归则属于治国理政要范畴了。

猜你喜欢
实效性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