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红色智慧引擎作用

2015-07-16 01:11陈一鸣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党校京津冀

陈一鸣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发展,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并对推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实施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校是党培养共产党人的红色学府,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是党校神圣职责。干部中愿创业的人多,真干事的人多,新观念的人多,懂合作的人多,协同就易做,联动就好办。认同人的作用、激发人的智慧、就要靠人落实协同联动。培养共产党人的红色学府——党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要积极发挥智慧引擎作用,助推“协同联动”快速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联动;党校;智慧引擎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6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3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党校姓党,服务大局。党校脱去神秘面纱,打开院门,挽起袖口,启动红色引擎,点上火、挂好挡、提起速,在发挥人的作用中积极作为,引领干部思想,提升发展能力,激发资政智慧,推动融合交流。

一、发挥理论武装的“智育”引擎作用

重大战略迅速贯彻要求干部队伍认识不断提高,统一部署扎实落实要求干部队伍思想首先统一。党校要发挥理论武装作用,抓好观念转变,抓牢发展信念,抓住作风锤炼,为推进协同联动发展提供“智慧培育”保障。

(一)党校要在转变观念,促进认同感上发挥作用。在推进协同联动发展中,党校教育要始终把思想解放,观念转变放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领会更新中,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学习马列主义经典结合起来,把协同联动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与理论实际和天津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引导学员解放传统思想,转变固有观念,形成对协同联动的新共识新认同,增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党校要在锻炼党性,抓牢信念上发挥作用。在推进协同联动中开展党性教育,可以借助红色教育资源,在党的历史中发现团结合作取得胜利的力量。在推动协同联动发展中锻炼党性,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赢决心,深刻把握中央对天津的定位要求,紧密围绕“为了谁,依靠谁”问题,既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又考虑地区发展不足,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高标准、高要求,树立发展信念,坚定发展信心,推动协同联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党校要在强化作风,锤炼定力,推动实干创业上发挥作用。作风关系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协同联动发展是对传统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升华,标准高、要求严。好的学风体现作风,影响作风,带来改变。党校教育培训要进一步强化学风作风,把加强作风培养和突出理论学习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在党校教育中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形成规矩。打牢纪律标准,提升拼搏精神,在推动协同联动发展中树立认真的态度、发扬认真的风格,锤炼持续推动的定力,培育可靠过硬的作风,攻坚克难,用培训成效扎实深入推动协同联动工作一项一项见收获,一件一件能落实,用过硬干部作风推动办法措施的持续涌现。

二、发挥提升能力的“智能”引擎作用

干部队伍能力关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关系到改革发展的进程。在协同联动发展中,各级干部还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习惯于老经验、旧办法等问题,创新意识不够强。党校要发挥干部能力提升作用,在合作融合素养、战略思维能力、行动力执行力上开动“智慧能力”提升引擎。

(一)党校要在开阔视野,培育合作融合素养中发挥作用。推动协同联动发展,需要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新,素养高的干部。党校在教学组织中,要不断更新内容,丰富培养方式,加强“全局视野”和“世界眼光”专题设计,鼓励课程更新;做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工作,将关系协同发展、涉及联动发展的领导专家请到党校课堂;组织一体化发展专题资料编辑汇总,做好知识更新的参谋助手;开展“合作,发展.共赢”主题交流讨论,主动适应协同经济新常态;撰写“除壁垒,破藩篱”思想分析材料,使所学和所思有机衔接;聆听一场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报告会,形成文化融合和背景认同;完成一份推动合作融合研究报告,打通从学习过程到学习成果的脉络;实施一次合作协调能力测评,用科学方法推动素养提升。

(二)党校要在扩展思路,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上发挥作用。党校要通过能力提升教育,进一步促进错位融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水平提高。协同是高级的一体化形式,要求思路和格局要体现整体性战略性,党校要突出对学员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特别是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组织引导广大学员深刻领会“协同联动”的战略发展实质,把握好“和谐共生”的战略核心价值,领会到区域协同发展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终极目标这一本质属性。

(三)党校要在干部实践锻炼,提升行动力执行力上发挥作用。发挥党校教育回归本源作用,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加强协调联动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域发展形势任务理解和培训。在创新性课程上找抓手,用案例式、训练式、体验式课程承载协同联动实践要求,发挥双讲教学、访谈教学、论坛教学创新作用,三地间组织异地教学和异地调研,多城市间打破行政等级交流互动,落实课上课下两个主体责任,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重任扛在肩上,把抓好学员行动力执行力提升作为最大教学实绩,使党校真正成为推动干部进步、推动事业发展的智慧引擎,真正负起干部教育培训这一先导性伟大工程的责任。

三、发挥交流平台的“智联”引擎作用endprint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也是学员交流的平台。推动协同联动发展,干部教育培训责无旁贷,必须乘势先行,为三地干部间的交流交融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一)通过党校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培养协作文化,增强区域认同。及时开展多地学员论坛和调研交流,多样化组织参观考察见学活动,用现场体验解读新方针新政策,用合作交流巩固协同联动认识。针对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交流、互动交互,搭建学员对话平台,传递协同发展正能量。立足地区,培养协作文化,放眼三地,增强认可认同,为合作共赢作铺垫。发挥党校系统多层级优势,组织深入细致的跨地区基层调研交流,建立协同协作基础,加快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交流平台,深入了解,深刻把握,分享成果,形成研究报告,为协调联动发展提供“一竿子插到底”思考和建议,使协作文化深入人心。

(二)依托党校共建课程、同设基地、构建一体化教学团队,加强同城化效果。党校要主动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围绕教育培训主体的交流平台作用发挥,加强区域发展专题建设,探索课程共建模式,三地协力打造精品课、品牌课;合作开发教学基地,按照资源互享、教学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原则,形成一批合作亮点;明确师资建设定位,制定教师交流规划,统筹团队平台,“面向对方请进来”,“依靠合作走出去”,着力打造“可联系、可对接、可协作、同城化”的教师和管理者队伍。

(三)抓好网络化协作、争取资源、共享成果,打造协同联动共同体。党校自身发展要突出大局意识,强化机遇意识。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为区域党校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要抓紧抓好。要借重协同联动聚集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党校协作网络,发挥合作共进功能;在党校间的紧密协同联动中求发展,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共同体;用好区位优势,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中央教育培训资源支持;努力求得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独特发展优势,在协同联动中做“大党校”文章;在各级各类党校多元网络中把短板补齐拉长。准确把握党校自身建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共享协同发展成果,共建联动发展台阶,在全面推进协调联动发展中发挥区域党校协同联动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春兰.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N].人民日报,2014-09-05.

[2]魏进平,刘鑫洋,魏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刘勇.文化认同与京津冀协同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校京津冀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