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故的地铁电梯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

2015-07-17 01:25梁伟明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轿厢预防性电梯

梁伟明(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基于事故的地铁电梯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

梁伟明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主要研究基于灾难的地铁电梯预防性维护以及故障检测策略。对地铁电梯灾难的骨牌原理以及其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灾难的地铁电梯预防性维护维修模型,据此能够编制有效的维修策略,避免地铁电梯事故。

灾难;地铁电梯;预防性维护

1 地铁电梯灾难

近一段时间,香港和北京发生的两起电梯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分析其事故原因,都是设备维修策略不合理,设备长期维持在不健康的工作状态,最终发生故障,造成的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电梯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需要对电梯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策略。

1.1 生产安全事故的骨牌原理

骨牌原理认为,人的因素导致个人缺陷,并引发机械或者物质缺陷导致风险,最终发生安全事故并造成伤害。事故发生存在一个完整的过程链,如果一个中间环节没有发生,那么事故最终不会发生。但是地铁电梯事故和生产过程安全事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果电梯自身存在缺陷,比如存在冲顶或者蹲底情况,那么即便个人一切正常,也会发生事故。而如果电梯的维修人员存在违章作业等个人缺陷,那么即便电梯自身不存在隐患,也可能会发生事故。地铁电梯事故过程链为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使用或者维护检修人员的缺陷以及电梯自身的安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个人存在缺陷,电梯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如果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则事故一定会发生。基于灾难的电梯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需要掌握电梯灾难的发生原理。

1.2 使用者、管理者对电梯安全轻视

使用者和负责人对电梯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也不关心地铁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并且很多单位并没有针对电梯的维护和故障检修编制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些单位的编制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设而不究。

1.3 维护、维修工作不到位

很多维护单位并没有按照安全为主、预检预修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策略,而是出现故障才会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工作,并且在出现故障停梯之后进行抢修。也存在一些单位对电梯维修的态度不端正,敷衍马虎。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问题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未能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电梯的维护工作。地铁自动扶梯出现事故主要表现为设备故障和对乘客的伤害。电梯带病运行,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乘客受伤,将会对社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2 案例分析——轨道交通xjk2号电梯故障分析

2.1 故障现象描述

某市轨道交通xjk站2号电梯报修,电梯发生关人故障。我司维修人员于5:48分赶到现场。到达现场时轿厢内有8人,维修人员迅速将被关人员放出。当时电梯停于商业层,轿厢地坎高出层门地坎约20公分,电梯停止运行,检查故障代码显示0108、0026、0044。

2.2 故障处理过程

据车站人员描述:电梯发生关人故障时,通过车控室监视器看到电梯内8人在轿厢内蹦跳、嬉闹。

结合故障代码显示, 0108为马达tacho、tacho极性接反、轿厢与对重平衡不良,制动器未打开,驱动参数不正确、超速:0026为电梯驱动故障:0044为电梯光幕被长时间阻挡。针对系统记录的故障及乘客描述,经综合分析对测速发电机(马达tacho)进行更换、调整并进行试运行观察:又对引起0026故障的相关部件进行检查,称重装置工作正常,而LOPCB电路板工作异常,电梯轿厢内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电梯称重系统显示(LOPCB)却没有变化。随即将电梯PCB板进行了更换,电梯称重系统恢复正常并投入运行,LOPCB显示能随轿厢负载的不同而变化,现场观察运行3小时无任何异常。

2.3 故障分析

当电梯刚刚启动时,LOPCB板不能准确传送称重数据,轿厢内有8人的重量已接近满载,外加电梯轿厢内8人在嬉闹、蹦跳,使电梯载重量瞬间波动过大,严重超负荷,主控系统检测到的却是轿厢空载,驱动系统向电机输出的是空载力矩,导致驱动力矩不足产生驱动保护,系统报0026驱动故障:电梯测速发电机(马达tacho)检测到电梯的实际速度和电梯设定的速度产生严重误差后电梯紧急停止运行,是电梯关人的主要原因。

2.4 预防和改进措施

(1)对全线电梯称重系统进行定期检查、调整,紧固接线。(2)定期检查测速发动机碳刷磨损情况,并进行清洁。

3 提高电梯地铁预防性维护效果的措施

地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地铁电梯漏检、维护工作不完善和安全部件失效等是轿厢关人事故的最主要事件原因,并且地铁电梯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过程的不规范也是造成地铁电梯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3.1 设计合理的安全年限

给地铁电梯运行安排“安全年限”,对超过安全年限的电梯需要进行淘汰和强制报废。

3.2 完善地铁电梯管理制度,规范检修流程

管理单位需要端正态度,对地铁电梯的使用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申报年检,开展针对电梯司机和维修工人的考核,采取资格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排除地铁电梯的事故隐患。

3.3 培养乘客的安全意识

在地铁电梯内设置安全标语和地铁电梯乘坐注意事项,听从地铁电梯司机的安排,出现故障时不要慌乱,遵守规程等待救援人员。

4 地铁电梯全周期分阶段适用维护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着和市政工程类似的特点,流动使用者最多,折旧损耗最高,维修保养条件最苛刻,地铁电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关键设备折旧率逐渐上升,接近警戒水平,此时需要在维修保养的同时配合必要的耗材替换,延长电梯系统使用寿命,同时减少设备投资。

地铁电梯一样有着生命周期,随着服役时间不断延长,设备逐渐老化,进入暮年,甚至会彻底失去作用,维护过程需要根据电梯设备的状态周期,选择合适的维修或者替换策略,延长电梯系统使用寿命,争取将电梯系统的效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地铁电梯通常运行3-5年后需要全面停机检修,此时正是运营人员向专业外包维修商学习专业维修知识的难得机会,为了提高地铁自维修能力,可以从全部外包形式逐渐转变为联合维保模式减少对专业维修承包商的依赖。

5 结束语

地铁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编制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护和维修策略以及加强安全宣传工作两方面入手,重视维修维护技术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乘客安全意识的培养。

猜你喜欢
轿厢预防性电梯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电梯轿厢共振风险分析和对策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电梯,“飞”起来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电梯不吃人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