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有企业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2015-07-17 15:05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李雄文
中国商论 2015年3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国有企业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李雄文

基于国有企业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李雄文

公司财务丑闻及其他重大违规事件等财务风险问题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相关人员违规操作直接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为此,降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沿革,立足于基本国情,针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所取得的相关成就,并提出了一套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财务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

1 引言

新世纪以来,一系列震惊中外的财务丑闻频发,安然事件、“中航油”事件,以及中国银行等重大违规事件纷至沓来,将财务舞弊、内控失败等严重问题暴露在了公众面前,引发人们思考。尽管这些重大事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弱化等因素紧密相连。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研究与监管,特别是内部控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旧体制交替之间,复杂多变的新经济形势之下,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财务风险不断集聚,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适应新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企业在适应新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管理、促进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也是企业保持健康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更是企业实现自身愿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中国经济具有其特殊性,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管理松弛、内部控制薄弱、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出现了诸如利用公款炒股、利用改组改制等产权变动机会中饱私囊等新型经济犯罪案例。此种形势之下,需要在充分考虑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国情之下,进一步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构建能够适合中国国情、有效引导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框架。

2 财务风险研究

2.1理论发展沿革

早在20世纪初期国外就开始了对风险理论的研究。历史上首次针对风险进行的实质性分析是由美国学者H.A威利特在1901年提出的,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F.H奈特在其书《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指出,风险是可以采用一定方法和辅助技术来衡量和评测的。米勒和莫迪格利尼(1958)提出的MM理论验证了公司价值并不因资本结构的改变而受影响,为企业财务风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财务风险及其相关问题都在被不断扩充和完善,美国COSO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理框架》,重新界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标志着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2.2中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大差异,综合中国国有企业总体分析,目前主要有如下表现。

2.2.1目标多元化

由于国有企业基本属于国家控股,因而政府可能对国有企业确立了多个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效率的提高,社会就业的稳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国有企业承担的这部分社会责任,可能会造成企业资源和精力的分散,造成一部分经济效益的损失,进而导致企业降低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

2.2.2管理层次冗杂

目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集团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形成的,而非市场竞争机制的产物,特别是省级以下的很多国有企业。这些层面的国有企业管理和转让的产权关系比较混乱和复杂,国有企业的母子公司关系也是如此,管理水平的冗余,管理决策的低效率,对企业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风险。

2.2.3资本结构欠缺合理性

从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来看,由于国有企业经营受保护具有稳定性,企业地位高信誉好,比较容易实现债务融资,为此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背负着数量不低的借款,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明显偏高。财务杠杆效应是把双刃剑,企业过高的负债比率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借款来源单一,一般倾向于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这样一旦资金链断裂,出现资金流动风险,就可能会导致高额利息支付危机,并最终导致资不抵债,甚至破产。

2.2.4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速扩张,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影响下,企业业务能力受限,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可能导致企业忽视某些风险信号进而酿成大问题等。

3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

加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是防范财务风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1理论发展沿革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沿革主要经过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内部控制的牵制阶段。LR.Dicksee(1905)最早提出“内部牵制”这一概念,认为人员轮换、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三个要素即可构成内部牵制。随后GeorgeE.Bennett(1930)发展了内部牵制,并对内部牵制的概念进行了完整的定义。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内部控制的集中发展期,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渐形成。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公告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分类,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内部控制的深化研究期,研究重点开始向具体内容过渡,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开始出现。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标志事件为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第五阶段从21世纪开始,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也开始进入了风险管理框架阶段。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

3.2中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过程、管理环境、管理体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在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

3.2.1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责任主体暂时还不明确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责任主体还不明确。在这个阶段,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主要靠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和关注力度,而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领导人仍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仅仅将内部控制理解为会计控制的一项管理手段,有些还只是应付外部监管的形象工程,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3.2.2内部控制建设驱动力不足

从企业内部来看,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仍不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造成管理者责任意识缺乏,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者的进取精神和风险意识。从企业外部驱动力来看,能够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等)远没有成熟,为企业提供的业绩压力和控制权压力有限,管理者缺乏经营压力和淘汰压力,从而极大地弱化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约束作用。

3.2.3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

虽然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基本上是由各业务部门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之间缺乏有效联结;同时,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可能与企业业务流程结合的紧密度不够,使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3.2.4内部控制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较为落后

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工作仍相对落后,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发展方面的要求。

4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4.1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彻底的公司法人制改造,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从而改善企业决策机制,降低国有企业的决策风险。

4.2创建风险文化,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文化凝聚力有助于企业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抵御风险的氛围。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在风险文化的培育过程中,要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这样才能带动员工个人积极参与其中,自觉与个人价值观相融合,训练出风险意识的观念。

4.3招募并培养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单靠规范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企业引进和培养专业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在企业风险防范的过程中,企业所有员工要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条坚实的防御线。

4.4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加强国有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国有企业需要注重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设计,建立一个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针对企业的现实问题,应该优化决策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监督机制等一系列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 张伟.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 徐翔.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 张俊远.烟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

F275

A

2096-0298(2015)10(c)-008-03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