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探讨

2015-07-17 00:54郑丽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郑丽红

[摘要]在斯腾豪斯“评价即研究”思想的启发下,我们倡导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开展研究,研究中评价,评价中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理论上阐释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内涵、特点和意义。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教师研究;评价即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9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4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斯腾豪斯是英国一位享有盛誉的课程改革专家,他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代表作中,提出影响深远的“过程模式”、“教师成为研究”和“课程评价的研究模式”等等课程理念。在此基础上,斯腾豪斯提出“研究取向”的课程评价模式,至此“评价即研究”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传播开来。

一、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是教师在过程性评价这个特定领域中所开展的应用研究,要求以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为研究的过程,实现评价与研究的真正合二为一。具体而言,过程性评价中的教师研究强调教师作为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主体,针对教师自己在过程性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在有研究经验老教师指导下,尤其是在同教研室教师间相互帮助下从事的行动研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并行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评价即研究”的正确理念引导下真正实现“评价的过程即研究的过程”的行动转变,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特点

过程性评价中的教师研究是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所开展的应用研究,是属于教师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他具有教师研究的一般特点,如实践性、公开性和科学性,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特点,如生成性和过程性。

(一)实践性。由于评价理论所揭示的是“一般规律”和“普遍知识”,它可以指导评价活动,但不能预测每一特殊的评价情景,因而又无法直接加以运用。因此,从评价理论到评价活动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一特殊的中间环节就是教师必须有研究的态度,审慎地对待评价情景,反思自身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行为,创造性地运用评价理论解决评价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公开性。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公开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与专业评价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与学校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在与不同对象的交流合作中,为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创造了一种开放性的研究过程。

(三)科学性。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的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评价理论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遵守一定的科学研究规范。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实施过程性评价中所收获零散的、丰富的、独特的“个人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并撰写研究论文,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四)生成性。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生成性特点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的方案是在过程中生成的。换句话说,过程性评价中评价时间的变动、教师个人的主观性因素、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进度、新问题的出现,外来力量如专业研究人员或教师同伴的介入,以及家长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等等,任一因素的出现都会影响到研究方案的重新制定或调整。

(五)过程性。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是教师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是对他们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及其依据的理论进行思考和探究。而这种研究依赖于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活动及其提供的观察情景,一旦离开了这种观察情景,就失去了研究的条件。因此,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不是存在过程性评价活动之外的,而是在过程性评价活动之中。一句话,教师是在评价中研究,在研究中评价。

三、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意义

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四个环节: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方案和工具;解释和利用反映学习质量的结果;反思和改进评价方案。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对于过程性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促进过程性评价四个环节的实施。

第一,有利于评价标准的制定。传统结果评价观指导下,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评价标准是由学校制定,并强制实行,学生对于评价标准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得不到认可,只能服从,既定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把握甚至抵触评价标准的情况。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直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研究的态度可以使教师更加理性地认识到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与教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

第二,有利于评价工具的设计。大卫(David Satterly)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几种工具:等级量表,可以是数字的、图表的或者检核表的形式;相互作用表,自我汇报设置,轶事记录,模拟方法。迪恩肯(Duncan Harris)和克利斯(Chris Bell)在《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for Learning》一书中也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几种工具:观察表,头脑风暴法,让他们进行的过程评定,角色扮演和模拟法。索尼亚(Sonya Carr)也曾详细介绍过学习日志、临床会谈和有声思考等评价工具。在这些工具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档案袋评价、评价量表、学习日志等。对于教师而言虽然有多种评价工具可供选择,却不可以直接照搬使用,在这个阶段中的教师研究有利于教师根据评价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并创造性地使用评价工具。

第三,有利于评价结果的解释。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评价目的不仅仅给学生一个结果,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进步。教师和学生通过分析收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自己进步和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调整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所以简单地把过程性评价的情况折算为一个分数加到考试成绩里面去是没有意。在这个阶段的教师研究可以使教师根据在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客观地、理性地给学生一个描述性评价结果。endprint

第四,有利于评价方案的改进。整个评价方案实施结束后,还需要对评价方案进行再评价,也称“元评价”(meta-eval-uation),即在评价的过程中,为检讨评价方案,实施过程与结果,借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纠正评价工作之不足,而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评价进行价值判断。在这个阶段的教师研究可以使教师理性回顾过程性评价的全过程,用有效、可行和可信等标准评价整个过程性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纠正不足之处,逐渐完善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的实施。

(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问题意识和研究态度得到强化、研究方法的使用逐步熟练以及教师的研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的研究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是教师亲身体验到研究所揭示或所验证的评价理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过程性评价理论水平并应用于实际评价活动中。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在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时,由于缺乏对经验的系统认识,常常以一种解决方式来应对所有问题,使得评价经验普遍缺乏适应性和指导性。因而,在过程性评价中需要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问题,有意识的搜集、整理资料,系统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有助于教师评价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化和积累。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教师的问题意识更加敏锐,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也不断地激励教师以更积极的研究态度投入到过程性评价中。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后不一定就意味着教师就能熟练使用研究方法搜集资料,所以需要教师在过程中有意识的使用研究方法,以至于能应用自如。

第二,实现教师的尊严和价值。过程性评价本身的特性,如评价方法上不拘一格,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价结果使用的因人而异等等,都使得评价过程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即使同样的内容,也会由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的截然不同,评价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日新月异,甚至教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更新和积累。可以说,正是由于评价过程中的这种情景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师提供丰富的研究机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过程性评价中的问题,评价过程与研究过程合二为一,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实现其尊严和价值,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也焕发教师自身的生命活力。

(三)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顺利实施和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也是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最终目的。

第一,有助于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确定评价内容,让学生知道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可以准确掌握评价标准并积极主动践行评价标准;再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不断实践是形成评价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有助于为学生不断地创设实践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有机会发表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第二,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创造精神作为研究者角色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特质,并贯穿于教师的过程性评价,体现出的是一种不服从于既成经验,不盲目从众,敢于质疑、批判的创新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第三,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实现。传统评价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而非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自主能力的人。事实上,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经验主动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才能建构有生命力的评价体系。其次,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也是解放教师自身的武器,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的回归。过程性评价中研究使教师的主体性得以回归,从而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
云环境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