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

2015-07-17 20:08陈金容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陈金容

摘 要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给土地造成了严重破坏,人民健康受到危害。因此,全面推广多种益生菌联合共生的微生物菌肥,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4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1 传统施肥方式的危害

在我国还没有农药、化肥的时候,用农家肥来促进作物生长,用植物来制作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绿色的,无公害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量引进外国的化肥、农药,这给我国农业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人民健康受到危害[1]。例如,蔬菜是群众日常生活必须品,蔬菜生产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影响蔬菜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肥料和农药的施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迫使农民要将蔬菜生产周期缩短和不断地提高单产,传统的农家肥已无法适应,所以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加大。

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化肥中的酸根遗留在土壤,把土壤中的磷、钾、钙、等元素固定,生成不溶性的物质,使土壤板结,土层变薄,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导致植物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病虫害发生成灾,农药使用增加,造成肥料、农药残留严重,蔬菜污染严重,导致人类疾病频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出一条合理的施肥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

2 微生物菌肥的优势

目前,很多国家都想办法减少和废除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方式。例如,近年来,研究出来的微生物菌肥,没有有毒物质残留,不造成环境污染。单纯是农家肥加多种微生物菌群制作而成,这种微生物菌群能激活微生物因子,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群发展,因而能活化土壤,使之源源不断地释放丰富有机质、活性磷、氮、钾及灰份微量元素等被土壤固定的营养元素;并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吸收到土壤中,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减少肥料使用量,尤其是蔬菜需要最多的,而且是造成蔬菜污染最严重的氮肥;微生物菌肥能使土壤疏松,增厚土层,改良土壤,调整土壤温湿度,创造根系生长的最佳环境,农作物可不必轮作换茬也能正常生长;生物菌肥还能抑制植物病原菌,增强植物抗病力,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的能力,提高防病虫能力,达到增产增收,促早熟,改善品质等功效。因此,使用生物菌肥,逐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原土壤的本来面目,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势在必行。目前,生物菌肥正在逐步代替化肥,下面笔者以自身经验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2012年开始,笔者承担了市科技局“活性微生物菌肥田间试验”项目,在广西梧州市万秀区的4个村中,随机选取了的共11个农户,对他们的蔬菜基地,沙糖橘、水稻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菌肥后:一是蔬菜增产幅度大,瓜类增产66%~68%,豆类增产8%~105%,叶菜类增产48%~118%,茄果类增产30%~34%;二是农业投资少,往年蔬菜生产每年投入化肥和农药成本要3 000元/667 m2,使用微生物菌肥试验后,每年肥料和农药的投入成本1 642元/667 m2,费用同比减少45%;土壤肥力提高,使用绿兴微生物菌肥后,经土壤检测,比试验前氮的含量增长0.15 g/kg,磷的含量增长1.63 mg/kg,钾的含量增长5.54 mg/kg。

试验中国农科院研究的微生物菌肥后,进行土壤检测,氮含量增加0.17 g/kg,磷含量增加1.67 mg/kg,钾含量增加6.54 mg/kg。土壤酸碱度pH值有所变化,土壤碱性提高了0.02,CEC值降了0.02。成熟蔬菜地的土壤pH值为6.48,提高了0.02。水稻田土壤pH值是4.53,提高了0.03。山地土壤pH值平均5.13,提高了0.02。土壤结构有所改善,检测土壤容重原来是1.04 g/cm3,经试验后施用生物菌肥的是0.98 g/cm3,容重降低了0.06 g/cm3。平均土壤容重降低0.16 g/cm3,降幅15%。试验表明,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土壤板结情况在逐步改变。蔬菜产品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经“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甲胺磷等20项农药残留量,全部达到国家安全指标,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

多种益生菌联合共生的微生物菌肥,是国内外最尖端的高科技产品,是目前唯一能够解决我国农业困境的一种新型肥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契机,但在我国,微生物菌肥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逐步推广微生物菌肥的生产和应用,凡是出口蔬菜的大型生产基地,都在使用微生物菌肥。

3 发展绿色农业的建议

一是政府应积极引进外企,在梧州建立微生物菌肥厂。建立微生物菌肥厂在梧州市具有优势,首先是技术优势和原材料优势。具有《发明专利证书》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北京中农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梧州市联系密切,政府要利用这一点,提供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在梧州市投资。此外,微生物菌肥生产的原材料在梧州市非常丰富。据调查,在规模化的养殖场,通常将粪便直接冲到水渠或引流到江河中,不仅造成河水环境污染,还造成肥料浪费。建立微生物菌肥厂,将粪便处理成无污染的微生物菌肥,然后把肥料卖给农民,不仅增加企业收入,还保护环境;农民用这些肥料种植作物,然后将产出的绿色农作物卖给养殖场做饲料,不仅提高肉类产品的质量,还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二是农业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村去,宣传和推广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普及科学知识,使农民群众人人懂得微生物菌肥的好处。中国农技推广协会《2001》6号文“关于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指出:“举办一次‘以农业科技下乡、新技术进村入户为主题的,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宣传活动。通过开展科技下乡入户、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活动,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传授给农民,使他们普遍掌握一项新的农业知识、农业技术、从而带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又快又好发展。活动的目的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为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做出贡献。梧州市的农业部门,应该贯彻中国农技推广协会的精神,积极开展此项活动。”

三是新闻部门加大力度宣传微生物菌肥的知识。例如,使用微生物菌肥种植农作物对健康的好处等,使人们形成购买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意识,杜绝购买那些污染、低品质的产品,从而降低农民依赖商品化肥生产的方式,逐步改变传统的施肥方法。

目前,正是微生物菌肥发展的最好时机,只有政府出面,农业部门支持,农民认可,微生物肥料才能在梧州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生.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3(1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为例谈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关于大力发展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的思考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