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2015-07-17 21:01张杰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张杰

摘 要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保障食品安全,更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近年来,四川省宣汉县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促进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水平稳步提高。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食用菌产业强县、蔬菜和水果生产大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如何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到舌尖上的安全,如何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提高的需求等问题还亟待解决。基于此,通过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川省宣汉县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

宣汉县于2009年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要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等工作。2011年9月,又成立了15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同时,根据全县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等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发展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人员450人,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2 农产品质量监管、监测步入常态

坚持每月、重大节假日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重点打击在农产品生产、保鲜、初加工、运输、经营等环节使用国家禁用农业投入品、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规范建立农产品生产、销售档案,规范农产品包装、标识,始终保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同时,严格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监管责任制,检测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基地、城区大型超市抽取样品,坚持从源头抓起。2009-2014年,全县年均抽检农产品样品数1 000个以上。

1.3 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逐步提高

宣汉县始终把标准化基地建设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推进了菌、茶、果、菜等一批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鹿角灵芝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老君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区域性地方标准,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品监管示范县。全县5.52万hm2耕地获四川省无公害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产地整体认定。宣汉桃花米、黄金黑木耳、老君香港、漆碑茶叶、峰城玉米等农产品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截止目前,全县农产品获农业部“三品一标”认证达32个。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民意识加强

通过专题讲座、街头咨询、院坝讲座、电视宣传、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安全使用手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等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和生产基地业主了解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污染源报告、农业投入品索证索票和监督抽查、农产品监测、日常监管巡查、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责任追究等制度,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宣汉县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推行标准化生产,部分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水平差异大,在生产方式上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只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高,个体素质的差异,部分生产者往往就不按制度、规范、标准进行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标准化也就落实不完全到位。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还需完善

宣汉县是农业大县,幅员面积4 271 km2,辖54个乡镇,491个村民委员会,有耕地面积6.02万hm2。全县虽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服务体系,但绝大部分乡镇仍处于监管、监测的盲区。即使有所覆盖,也存在检测水平低、检测频次少、检测量小、时效性差等问题,很难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力度不够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做大做强传统地域农产品品牌,推动宣汉特色农业和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2012年以来,虽然全县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完成了“宣汉桃花米”“黄金木耳”“老君香菇”“漆碑茶叶”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番茄、辣椒、茄子等2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及“绿源春雪眉茶”有机农产品认证,但与农业大县,食用菌产业强县,蔬菜、水果生产大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极不相配。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议

3.1 科学制定规划,形成规模生产格局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使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合组织、种田大户(能手)集中,形成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购买药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获上市的规模化生产格局;按照一个乡镇只发展1~2个特色产业的思路,合理规划种植类别和种植区域,尽可能将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种植,即可解决粮经作物插花种植管理难、收购难的麻烦,又可促进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问题,还可解决有品牌无产品的尴尬局面。

3.2 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品牌认证认定管理推介

一要加大农产品品牌的认证力度,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以及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重点推进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和攻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二要加大已认证认定产地、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质量安全,加大对已认证认定产地、产品常态检测监管力度,确保品牌农产品应有质量。三要加大品牌农产品的推介营销活动,利用各种大型农业节会把认证认定农产品统一以“宣品天下”公用品牌推入市场、呈上餐桌。

3.3 加快基地建设,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要完善标准体系,围绕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区域性地方标准制修订,为质量安全有效监控提供依据。二要推进标准化,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园和“三品一标”基地为核心,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三要提高标准普及率,树立“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意识,加快基层农技人员标准化推广能力培训,因地制宜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将农业标准变成“明白纸”,不断提升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扶持力度,使其成为标准化生产的主力军和引导者。四要探索标准化新模式,以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管理新途径、新模式,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新格局。

3.4 强化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一要完善监管机构。依托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增设片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通过强化职能、明确岗位、充实人员、完善条件,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条要求,依法落实监督管理、检验检测、品牌培育、案件查处、举报奖励等经费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到位,切实提高农产品监管、检测服务能力。二要强化技术支撑。配全配齐农产品监管设施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三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产品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管理规定,加大质量检测频次和范围,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能出产地、不能入市场或立即退市。四要严格问责。没有问责,监管形同虚设。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全面落实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制。五要提高全民意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监管者、生产者、消费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各方齐抓共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共同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对强化简易升降机监管的若干思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