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5-07-20 18:37胡春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护患关系舒适护理

胡春杰

【摘要】目的 针对心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不同护理形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有137例患者效果明显,7例患者表现好转,3例没有效果,总体有效率高达98%。没有使用舒适护理的对照组,有58例患者效果明显,65例患者表现好转,24例没有效果,总体有效率为83.7%,由此可知,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总体效果远远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的手段不再只有单一的诊断治疗,对患者使用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也尤为重要,该护理方法的使用能有效帮助患者舒缓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生产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血管护理;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在医疗护理中新增了一种全新的护理形式-舒适护理,该项护理行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患者和医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促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升患者的安全感,这样能让治疗发挥最大的作用[1]。在医院,心血管护理的工作比其他科室更为艰难,患者都具有焦虑、害怕、恐惧的心理,为此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该科室,能有效调整患者的情绪,让医生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2]。本文针对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不同护理形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127例为女性,167例为男性,年龄在30~78岁,平均(61.5±12.9)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7例,其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定为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的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病房内保证通风,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休息。

(2)建议患者戒掉烟酒,并给予饮食上的引导。

(3)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必要时给予吸氧处理。

(4)建议患者每天适量的运动,并时刻关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

(5)对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措施,稳定患者的情绪等。

观察组护理的方法有:

(1)选择患者认为比较舒适的护理措施。患者出现不舒服的原因很多,其中护理就是其中之一。护士要积极引导患者使用合理的饮食,讲解合理的饮食搭配等,并且在患者出院后,护士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回访,及时掌握患者术后情况和身体恢复情况,对出现不适的患者要给予及时的引导,确保患者生活在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状态[3]。

(2)对患者出现不适的原因进行深究。护理工作者在主观意识较强的护理中无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情况,因此需要与患者之间进行更多的叙述,增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在患者入院后,应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便于选择患者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此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基本的了解,使患者的波动情绪降到最低,从而降低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提升治疗的积极性[4]。

(3)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心理辅导能大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尤其是因心理原因导致的不适,因此为了缓解这种不适,需要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以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为日后患者的出院做好预后,此外,还保证患者能更快的进入社会。

(4)指导患者健康合理的饮食。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推荐患者饮食,建议患者合理性、规律化的进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丢弃暴饮暴食的陋习。对于严重的患者采取的饮食规则为先禁食,然后到流食、半流食、正常饮食等,食用东西上应多食水果蔬菜等,尽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再者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等。

1.3 评价标准[5]

效果显著的评断标准:血压、血脂回归正常,全部症状消失;病情好转:血脂、血压得到控制,全部症状往好的方向发展;无效:各种指标没有变化或往严重的方向发展。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6]

使用SPSS 16.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并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有137例患者效果明显,7例患者表现好转,3例没有效果,总体有效率高达98%。没有使用舒适护理的对照组,有58例患者效果明显,65例患者表现好转,24例没有效果,总体有效率为83.7%,由此可知,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的总体效果远远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舒适护理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使用该护理能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医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因为其内涵是: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协助与平衡患者的心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感,获得患者及其家庭与社会间的协调、支持。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技术水平是取得患者信赖及手术成败的关键。这样能够让患者对以上的影响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帮助出院后的预后以及自我健康意识,保证患者早点回归社会,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的手段不再只有单一的诊断治疗,对患者使用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也尤为重要,该护理方法的使用能有效帮助患者舒缓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一波.舒适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2(05):101-102.

[2] 钟慧珍,何玉倩,陈丽莉,陈贵花.舒适护理理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临终关怀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3(02):

221-222.

[3] 韦 琴,莫新少.舒适护理在儿科运用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3(04):171-172.

[4] 肖文辉,王玉兰,王秀云.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患者舒适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5-56.

[5] 闫凤云,朱 敏,纪 慧.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22) :95-96.

[6] 曹美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7(05) :175-176.

猜你喜欢
护患关系舒适护理
浅谈处理儿科护患关系的技巧教学
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浅议护患沟通
早期护理干预对24例创伤骨折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