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2015-07-20 09:41
现代情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竞争情报文献计量情报学

林 杨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林 杨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 要〕本文以CNKI学术文献总库所收录的文献为依据,对2005-2014年间我国有关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并从论文的年代分布趋势、高频关键词、期刊情报源分布、高产机构及作者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近十年国内关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的论文做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争情报;知识管理;情报学;文献计量

情报与知识之间的天然关系,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紧紧联系到了一起。知识管理产生于信息高速公路畅通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竞争情报从本质上来讲也属于知识产品的生成与增值。无论是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范围、研究过程,还是从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程度等诸多方面来看,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都有不少相似性,是21世纪重要的管理工具和竞争手段,是构成现代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竞争情报的灵魂是信息,而知识管理依赖和倚重的是知识,正是由于信息和知识在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中地位的不同,导致了以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法典化以及以实现知识共享为目标的知识管理,与以为组织的战略和战术决策提供情报、知识和技术为目标的竞争情报,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对我国近十年来有关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的论文做出较全面的整理和归纳,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的方法,试图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脉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统计方法

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中英文扩展(竞争情报)并含(知识管理)”为检索入口,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保证检索的全面性,再以“关键词=中英文扩展(竞争情报)并含(知识管理)”和“主题=中英文扩展(竞争情报)并含(知识管理)”(其他检索条件方式相同)条件进行检索,共检索出346篇文献,通过浏览摘要或全文,剔出关联度不高的文献,最终检索结果为245篇。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相关文献发表年代分布

2 统计结果分析

2.1年代分布趋势的统计分析

文献按年代分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发展速度和研究水平规模[1],见图1。

图1 2005-2014年相关论文年代分布趋势图

图1显示,在近十年中,我国关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的论文数量大致呈现不规则的“M”型趋势,整体分界点为2008年,年均文献数为24.5篇,整体数量水平较高。在前4年里,呈现类似开口向下的有界抛物线,2007年达到抛物线的最高点;在后6年中,呈现近似单调递减的线性函数趋势,年均文献数为25篇,高于整体年均论文数量,并且文献数量在整体上升的情况下呈现递减趋势。研究过程中发现,2005年和2006年以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与应用研究为主,如黄蕾的《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组织整合研究》、陈春颖等的《竞争情报的知识管理实现方法》。2007年研究的视角比较丰富,既有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整合研究,也有实际应用研究、服务模式研究、系统构建研究,还出现了定量分析综述型文献,如屈良的《国外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和李舒平的《情报学百篇高质量文章的定量研究及哲学思考》,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文献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在这一年内达到最高值7篇,这使得2007年的论文数量达到了第一个小高峰。2008年综述型文献较多,有少量新的研究方向的文献出现,如朱永的《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和报刊文献《图书出版机构内部信息利用策略》,但这一年可能遇到了研究的瓶颈,以往的主题已经研究得很深入,还未探索到更多新的研究视角,所以导致这一年的文献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减少。2009年开始,文献量快速增长,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和层次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如2011年吴祥玲在其发表的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里都重点论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反竞争情报。一直到2012年,文献总体数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这一时期文献主题的专业正对性更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细致,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相对增加,如陈海静的《基于知识管理环境下的企业档案工作创新》、杨静等的《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研究》。2013-2014年,文献数量回落。

通过趋势分析以及近两年文献主题研究可以发现,关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互动的研究文献数量不会大幅度上升,基本保持平稳。

2.2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

从表2中剔出“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这两个检索关键词,可以看出,在学科方面,涉及最多的是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其次是经济学领域。在情报学领域,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竞争情报系统”、“人际情报网络”、“信息管理”、“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反竞争情报”等方面;在图书馆学领域,主要集中在“可视化分析(包括聚类分析、共词分析、知识地图等)”、“图书馆知识服务”、“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经济”。此外,还有部分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热点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问题、人才培养等方面。

表2 高频关键词统计

2.3期刊载文量统计分析

表3列出载文量3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布,“*”表示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基于北大2012版图情核心期刊目录)。

表3 载文3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布

通过表3的统计可以看出,载文量较高的16种期刊共刊登相关文献162篇,占全部文献的66.12%,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5.35%,其中《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科学》、《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等的刊文量在10篇及以上,此外,刊文量较高的非核心期刊还有《现代情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和《情报探索》。

表4 期刊载文及分区情况

表4是按照布拉德福定律将表3所列期刊分为3个区,根据何荣利“由于期刊文献分布状态的不断变化,在大多数学科中,期刊文献分布的两个区域之间,期刊数量的比例关系已经不再是常数”[2]的论断,我们大致确定关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互动研究的核心期刊是位于核心区的载文量为21篇及以上的前3种期刊,分别为《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科学》和《现代情报》,其中《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科学》同时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核心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表3的期刊分布统计结果。同时,《现代情报》作为惟一一种处于核心区的非图书情报核心期刊,在该领域的研究中也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在位于相关区的5种期刊中,有3种核心期刊和2种非核心期刊,在位于外围区的8种期刊中,有5种核心期刊,3种非核心期刊,一方面肯定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在相关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像《现代情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和《情报探索》这样的非图情核心期刊在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中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2.4高产机构及作者的统计分析

2.4.1高产机构统计分析

表5显示,发文量4篇及以上的机构有13所,其中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发文量在10篇及以上,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分别以15篇、12篇发文量居于首位和第二位的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对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比较连续的,除了北京大学2013年没有相关发文,其余每年均有相关论文的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高的发文量与连续的研究是不可分割的,也说明了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对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是比较关注的。遗憾的是,这两所机构均没有学位论文的发表,而作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科带头人的秦铁辉,以7篇相关发文为北京大学的高产做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第一高产作者。他的研究从2004年的《知识管理理念下情报学研究路径探析》到2005年的专题研究《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机遇》,再到2006年的《创立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互动双赢的和谐机制》以及2009年的《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知识管理研究》,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及创新性,使得文章的引用率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这些较早的年份中。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安徽大学2010年、吉林大学2007年和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有相关硕士学位论文的发表,只占以上总数的不到5%,比例非常小,绝大多数都是期刊文献。统计过程中发现,2010年以后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基本维持在每年3篇左右的发文量,趋势也比较稳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关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的研究在高校学位论文选题中不是热点。

2.4.2高产作者统计分析

由于大部分作者发文量为1~2篇,所以统计过程中,发文量为2篇的作者只列举了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的身份署名的相关作者,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发文量2篇及以上的作者

表6 (续)

表6列出了发文量2篇及以上的部分高产作者,北京大学的秦铁辉以7篇发文量居于首位,虽然2010年以后无相关发文,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论从发文量上,还是研究的时间先后上,秦铁辉都是佼佼者,他的研究涉及知识管理理念下情报学研究路径、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机遇、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互动双赢的和谐机制以及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知识管理研究等多种角度。其次是在文献计量学方面颇有建树的邱均平,在2011年发表的《作者共被引视角下的我国竞争情报研究》一文中从共被引的角度,和2013年发表的《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中,得出了竞争情报是我国信息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而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又是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4个主要方面之一的结论[3-4]。在发文量为3篇的作者中,竞争情报专家包昌火在研究人际情报网络、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的3个重要问题(情报、情报学、竞争情报)以及情报学科构建时,论及到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5-7]。王知津主要是在对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趋势以及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时论及到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8-10]。

值得一提的是,发文量为2篇的作者中,除了1篇与之相关的期刊论文,有4人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围绕着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相关问题,分别是朱永的《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宋剑侠的《基于知识管理的人际情报网络构建》、吴祥玲的《基于知识管理的反竞争情报研究》以及杨洋的《基于知识管理的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所在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对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注。

3 结 论

本文通过对CNKI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有关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大致反映了我国对这一领域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管理专家认为,知识管理10%是技术,20%是流程,而70%则是企业文化,这三者也可看成是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知识管理与传统管理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强调了虚拟的概念资源对实体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体现了科学管理与管理艺术的结合。最早提出知识管理的彼得·F·德鲁克曾于1988年指出: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20年后典型大企业的管理层将不及今日的一半,管理人员也不及今日的1/3,企业将进入由专家小组构成的知识型企业这种新的形态。如今经过了26年的发展演变,这位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宗师的预言早已成真,并且由于经济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代表着更高端的技术应用和更全面的战略思想,大有包含、甚至完全取代竞争情报之势,在这种形势下,竞争情报愈发需要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从而使自己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而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来说,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在于能否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进行适当的整合与集成,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吕红,马海群.近8年我国信息构建论文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10,8(10):1527.

[2]何荣利,黄振文.关于布拉德福定律中的两个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079.

[3]宋艳辉,邱均平.作者共被引视角下的我国竞争情报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5):17-20,52.

[4]邱均平,余厚强,王菲菲.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J].情报杂志,2013,32(3):72-77.

[5]包昌火,李艳,王秀玲,等.人际情报网络[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2):129-141.

[6]包昌火.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中三个重要问题的反思[J].图书情报知识,2012,(2):4-6.

[7]包昌火,李艳,包琰.论竞争情报学科的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1-9.

[8]王知津,严贝妮,徐芳,等.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72-78.

[9]王知津,孙立立.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势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6,(1):96-98.

[10]王知津,潘永超,徐芳,等.我国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统计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2):51-56,61.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业务研究·

A Review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Bibliometrics

Lin Yang
(Library,Harbin Commerce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Based on literature from 2005-2014 included in CNKI academic literature,this paper made literature metrology statistical analysis about the subject of China'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through the aspects of age distribution trends,key words of high frequency,intelligence source distribution,High-yielding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ers distribution.This paper attempted to do a comprehensive comb about almost 10 years in China on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knowledge management;information science;bibliometrics

作者简介:林 杨(1985-),男,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15-03-23

〔中图分类号〕G25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8-0118-0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8.022

猜你喜欢
竞争情报文献计量情报学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面向企业管理创新的竞争情报运行机制研究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与竞争情报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图书情报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