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2015-07-21 15:21
科学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谷神星电场粒子

据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报道,该机构近日发布了直到2100年全球气温与降水的变化预测情况。

这项研究中所使用的全部是公众可以查询到的公开数据,根据21个气候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反映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在二氧化碳不同排放量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结果。

这项新的数据集是美国宇航局“地球交换”(NEX)项目下的一项最新成果。它结合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实测数据以及利用气候模型开展模拟得到的预测数据,后者是由国际合作项目“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提供的。这些气候模拟工作中使用了当前能够获得的最佳气候系统物理模型,对两类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式下全球气候未来走向进行了测算。此番美国宇航局公布的数据集可以在精度大约15公里的空间分辨率上测算未来全球各地气温与降水情况的变化,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50年一直到2100年。对于NEX的数据与分析工具,普通公众可以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器,借助OpenNEX项目进行操作。

来源:新浪科技

电流是大脑的语言,而如今人们可以在没有导线或植入体的情况下和它对话。纳米粒子能通过放电刺激大脑区域,从而提供了治疗脑部疾病的新方式。它甚至可能会带来电脑和人脑之间数据的日常交流。

2004年发现的材料——磁电纳米粒子(mens),在受到外部磁场刺激时会产生电场。如果这种纳米粒子被放在神经元附近,电场会使得它们产生交流。来自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Sakhrat Khizroev和他的团队将200亿个这种纳米粒子插入小鼠的大脑。随后,他们开启磁场,并使其对准纳米粒子群以引发电场。脑电图显示,由纳米粒子包围的区域受到已产生电场的刺激而亮了起来。

Khizroev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同时对大脑活动成像和精确瞄准的系统。一旦纳米粒子对不同频率的磁场作出不同响应,便可以对它们进行调整从而释放药物。

尽管超出了现有研究范围,Khizroev的纳米粒子系统或许能提供一种同电脑互动的新方式。虽然尚未对此作出尝试,但Khizroev认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即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使纳米粒子产生可测量的磁场,对大脑本身的电场作出响应。随后,人类大脑状态将变成电脑的输入参数,而这又反过来直接刺激大脑特定区域。

来源:人民网

随着干土抛秧技术的产生,灌水浆耕移栽模式这一千百年来水稻种植的传统方式已经被改变。

在广西省的水稻示范田里,示范田负责人、民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陈耀福介绍,这片水稻是采用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研究员韦本辉团队发明的新方法,即粉垄干土抛秧后回水种植的。这片稻田无论从长势上还是根系发达程度上,与普通方法种植的水稻相比优势明显,甚至比粉垄后直播的水稻还略胜一筹。新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稻田形成的耕作层土壤呈海绵状,具有耕作后土壤原生态状态,透气纳氧,水稻根系发达。

据了解,韦本辉研究团队在多年研究粉垄水稻栽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颠覆千年水稻灌水浆耕移栽的模式,发明了水稻粉垄干土抛秧、水稻粉垄回水抛秧等简约生态栽培新方法。

来源:科学网

电流是大脑的语言,而如今人们可以在没有导线或植入体的情况下和它对话。纳米粒子能通过放电刺激大脑区域,从而提供了治疗脑部疾病的新方式。它甚至可能会带来电脑和人脑之间数据的日常交流。

2004年发现的材料——磁电纳米粒子(mens),在受到外部磁场刺激时会产生电场。如果这种纳米粒子被放在神经元附近,电场会使得它们产生交流。来自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Sakhrat Khizroev和他的团队将200亿个这种纳米粒子插入小鼠的大脑。随后,他们开启磁场,并使其对准纳米粒子群以引发电场。脑电图显示,由纳米粒子包围的区域受到已产生电场的刺激而亮了起来。

Khizroev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同时对大脑活动成像和精确瞄准的系统。一旦纳米粒子对不同频率的磁场作出不同响应,便可以对它们进行调整从而释放药物。

尽管超出了现有研究范围,Khizroev的纳米粒子系统或许能提供一种同电脑互动的新方式。虽然尚未对此作出尝试,但Khizroev认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即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使纳米粒子产生可测量的磁场,对大脑本身的电场作出响应。随后,人类大脑状态将变成电脑的输入参数,而这又反过来直接刺激大脑特定区域。

来源:人民网

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近日发回了谷神星的高清图像,展示了最清晰的神秘亮斑照片,此前科学家对这个亮斑非常关注,只不过当时探测器距离谷神星太远,照片非常模糊。在获得高清照片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黎明”号探测器的首席科学家克里斯-拉塞尔研究小组正在对照片进行分析认为这是谷神星上独特的现象,研究小组正努力了解它的起源。

本次观测拍摄的轨道高度为2700英里,新的理论锁定在两种物质上,第一个是冰水,第二个是盐滩,还有其他可能性,比如水蒸气或者冰火山等。8月初,黎明号探测器轨道高度将降低到900英里,这时候神秘亮斑将更加清晰,期间黎明号探测器会以螺旋状降低轨道高度。神秘亮斑的初步分析认为,其所在的撞击坑直径大约为55英里,亮斑有两个部分,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类似的结构。

黎明号探测器任务总监马克-雷曼博士认为亮斑可能是盐沼。科学家认为谷神星是太阳系内独一无二的,它的表面除了亮斑外,还有一些与液体流动有关的现象,比如山体滑坡、坍塌结构等,这些现象都暗示谷神星的奥秘不仅于此。

来源:腾讯科技

日本静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一种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烷的技术,新技术将有望大大减少火力发电站和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获得的甲烷还可以作为燃料等使用。

研究小组首先在直径数毫米、长约5厘米的细铝管内侧涂上含有大量镍纳米粒子的多孔质材料,然后将多根细管聚拢在一起,制成直径约2厘米、长约5厘米的管道。再让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管道,同时进行加热,混合气体就在管道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在管道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甲烷。

此前也有一些技术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造甲烷,但是效率很低以致难以实用。上述这种新方法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效率高达约90%。日本研究小组准备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实际生产验证。

来源:科学网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韦课题组利用制备出的新型碳氮二维纳米片电极材料,成功构筑了具有快速大应变响应的电化学驱动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扑翼飞行、线性运动、蛇形爬行等多种多自由度运动形式的仿生驱动器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研究人员表示,低维碳电致动主要源于离子在电场下的迁移、吸附、累积溶胀行为。该电极特有的微孔尺寸、分布以及与离子液体强相互作用,使电极内部离子的嵌入、嵌出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应变特性。研究人员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出扑翼飞行、线性运动、蛇形爬行等多种多自由度运动形式仿生驱动材料,有望在仿生机器人、智能传感、微机电系统、生物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来源:《中国科学报》

据估计,80%的患者经过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是可以避免眼盲的。英国几位眼科专家希望能将诊断工具整合在苹果手机上,让全世界能够获得医疗服务的人都从中获益。

他们设计的诊断工具名叫“PEEK”,是一种便携式眼部检查设备,经过3D打印技术可连接在苹果手机上用于眼部各项指标的检查。PEEK可为眼部缺陷或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它不仅提供视力表,对比正常视力与非正常视力,还会检查患者的视网膜和瞳孔。公司硬件负责人Mario Giardini表示:“这种工具非常简单,但是它将改变我们对眼睛的看法。”

PEEK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以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接受预定。这个月,公司轻松完成了预期目标,之后在众筹一共获得130000英镑的投资。

来源;生物谷

猜你喜欢
谷神星电场粒子
巧用对称法 妙解电场题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谷神星的奇特山峰
谷神星新靓照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谷神星迎来新“黎明”
感生电场与动生电场的等效性探究
基于Matlab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模拟
基于两粒子纠缠态隐形传送四粒子GHZ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