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党报会议新闻改革机制初探——从《忻州日报》相关思路和做法说起

2015-07-22 10:41马增寿
科技传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忻州忻州市日报社

马增寿

山西忻州日报社,山西忻州 034000

会议新闻在当代新闻媒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搞好会议新闻报道,成为业界不断探讨的课题。目前各类媒体特别是党的媒体,在进行会议报道时,表现出格式化、程式化倾向,往往显得“面孔生硬”而没有新闻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既有新闻价值又有指导性的咨讯却相对较少,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也是一些媒体,特别是党的媒体不能吸引人们眼球,甚至引起人们反感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的媒体在会议新闻报道改革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拟以忻州日报社的做法为例,对如何改革会议报道作些探讨。

近年来,忻州日报社从地市党报的特点出发,本着既反映党委意图,又遵循新闻规律的原则,从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大力改革会议新闻报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读者普遍反映,这几年报纸上会议报道数量减少了,质量提高了,报纸明显好看了。总结近些年的经验,其主要做法是: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报道方式、加强考核奖惩、提升报道水平。

首先,强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改进会议报道的环境机制。多年的实践证明,要想搞好会议新闻报道改革,光靠新闻单位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一种新闻单位与社会各界相互理解支持的互动机制,以机制促改革。在这方面,忻州日报社这几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多年来雷打不动,每年都要组织召开由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分管新闻领导和报社编辑记者以及基层骨干通讯员共同参加的以“搞好会议报道,提升宣传水平”为主题的座谈会,群策群力,共商会议改革。二是非常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沟通,逐步建立起了改革会议报道的环境机制。如制定了《忻州日报社关于改进会议报道的实施意见》,此意见要求编辑记者在进行会议报道时,利用各种机会与渠道,向地方党政领导和群众最大限度地传达报社在改革会议报道方面的意图,以求得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认同。同时,稿件写作与编排时,也要以此要求为标准,根据对此意见的执行情况,给以严格考核,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从这几年忻州日报社进行会议报道的情况来看,官话、套话长篇大论几近绝迹;新闻性、实用性、指导性越来越强。会议报道基本上做到了既尊重新闻规律,又很好地体现党委政府意图,取得了比较的宣传效果。

其次,强化刚性约束,建立改进会议报道的制度规范。在这方面,忻州日报社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有关要求,参照上级党报的做法,对有关会议报道的各个环节作了刚性约束和规范。规定开展新闻报道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按照工作需要,注重社会效果。具体规定是:领导出席一般性会议和活动不作报道,要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压缩报道数量和字数,有的可刊发简短消息,有的只报标题新闻。新闻报道中的职务称谓根据会议内容主题确定;优化领导会议报道的内容和结构,调整刊发顺序。除涉及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事件外,一般不发头条。考察调研报道要多反映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更好地贴近群众生活。市委书记文字稿不超过1500 字,市长不超过1200 字,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出席会议不超过700 字,市委常委、副市长出席会议不超过500 字,考察调研活动不超过300 字。

第三,强化新闻意识,建立遵循新闻规律、尊重读者感受的考核机制。要求记者在写作会议新闻报道时,要跳出会议,重在采写会议中的新闻和报道实质性的新闻。编辑人员在编排相关稿件时,也要秉持相同的理念和做法。在这方面忻州日报社的主要做法是:首先,采编会议新闻时要注重其指导性和实用性。开设专栏尽量将会议新闻纳入专栏。如开设“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发展”专栏,将新一年市委、市政府有关本年度总体工作安排部署方面的会议报道纳入。开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栏,将市委、市政府及其领导有关全年重点工作安排、督促、落实的相关活动纳入。这一做法清晰地反映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脉络以及编辑部的报道意图,增强了会议报道的指导性,体现了稿件的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次,注重寻找会议中读者最为关注的亮点。会议是获取新闻咨讯的源泉,这是业界公认的一个事实。能否从会议中发现新闻、写出新闻,一是要求记者要有“新闻眼”善于从会议中发现新闻;二是要求记者要有“真功夫”,需要记者对会议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把会议中最有新闻价值、读者最为关注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并用读者喜欢的方式加以阐释与引导,让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会议的实质性内容。多年来,由于忻州日报社一以贯之对从事会议报道作出这样明确的规定,所以相关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都能自觉地按这种要求开展业务工作。因此产生了许多好的作品。如近些年忻州市以铁矿、煤炭、旅游为主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建设,修路搭桥、扶危助困推动忻州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08年忻州市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一位记者就从市委书记的讲话中对这一现象的表述中挖掘出了《老板文化熠熠生辉》这样的新闻稿,文章只在导语中提了会议的召开和市委书记的相关讲话,由于这篇稿件体现在文化方面的先进性和指导性,因而被评为当年的山西好新闻一等奖。第三、捕捉特写镜头体现会议意图。用会议中出现一些精彩的、为读者所关注的场景来体现会议意图、升华会议主题、提升宣传效果。2011年,一位记者参加了市法学会年会,本来这样的会议是一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会议。当进正值忻州市“大干城建”之年,拆迁、修路触动了多方利益,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出现。各行业各部门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中心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成为当务之急。市法学会的这次年会,与会人员先到城建工地实地考察调研,然且结合本职工作,围绕如何服务城建进行讨论,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年会。记者据此写出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年会》的稿件,虽然是一则会议新闻,但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第四、用调查报告、述评、问题研究及配发典型的办法突出会议的主旨,跳出会议报新闻。即在报道中一字不提会议,而是在会上捕捉与会议相关的新闻事件。比如:每年“五一”忻州市都要对劳模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2009年忻州市总工会挤出一定的经费,将当年受到表彰的劳模的照片和事迹文字资料制成挂历,赠送给群众。前去采访的记者没有写会议,而是从侧面入手选择了不同的写作角度。写出《咱们的劳模也上了挂历》的特写,让劳模的事迹和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宣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忻州日报社为保证会议报道按既定机制运行,以达到预定的改革效果,特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办法,建立了相关的考核机构,规定编采人员在相关业务工作中必须严格按规定办事,并视执行情况给予奖惩,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会议报道的规范化运作。

可以说,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改革会议报道永远在路上。要做好会议报道,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新闻单位不断更新理念,苦练内功。但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议报道改革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以求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无疑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1] 张新理.党报民生新闻报道三要素[J].中国地市报人,2011(5).

猜你喜欢
忻州忻州市日报社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集体“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