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广告探讨

2015-07-22 10:41侯伟鹏
科技传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息流广告主社交

侯伟鹏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16

1 微信广告发展历程概述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语我们并不陌生。尽管微信官方一再强调这种生活方式不会变成一种营销平台,可是在微信公众号广告推送、朋友圈代购、商家集赞等广告形式的一步步渗透下,用户在享受微信这一免费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的同时,不得不走向为其“付费”的时代。截止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1]作为手机上网重要方式的微信日益成为商业广告开发的富矿地带。

微信,是由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类社交软件,2011年1月11日发布其第一个版本,2012年3月29日用户规模突破1 亿。截止2014年12月微信和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41%。[2]其功能也在不断的演化和丰富,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微信游戏、微信支付等功能相继上线。

微信专注于用户沟通和用户体验的情怀最终在商业化进程中渐渐淡化,随着基于关注的微信订阅号和公众号解决方案上线,微信广告正式大体量进入用户的视野中。此后,各种微商的广告推送,商家在朋友圈的集赞推广,身边朋友的各种代购广告信息在微信平台上不断曝光。2015年1月21日凌晨(大年初二),微信官方在微信朋友圈选择性的首发了三则信息流广告(FEED),广告主分别是宝马、vivo 智能手机以及可口可乐。通过对用户消费偏好、社交网络、活跃度等的分析,微信将3 家品牌的广告各投放给1000 万用户,是微信官方对朋友圈广告的第一次尝试,2月1日晚9 点,一则凯迪拉克广告在部分微信用户朋友圈内推广。以vivo为例,在广告投放的3 天时间里,vivo 的总曝光量接近1.55亿次,用户点击“vivo 智能手机”LOGO、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 万次。[3]如果算上朋友圈内的二次传播和三次传播,这个曝光率是相当可观的。

2 从用户的反应看朋友圈广告

2015年1月21日微信官方发布首批朋友圈广告以后,立即引起了微信用户的强烈反响,各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开启了微信朋友圈的商业广告时代,可以正视和接受。也有人唱衰微信广告,担心其因为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的植入致使用户流逝。随后,腾讯企鹅智酷和新浪网等机构都对微信朋友圈广告做出调查,腾讯数据显示:51.9%的用户对朋友圈广告不惊讶,另外48.1%的用户表示惊讶,认为这超出了他们的预想。另外在企鹅智酷提供的六条广告改进方案中,42.5%用户期待拥有对烂广告进行屏蔽和投诉的功能,51.5%的用户表示“广告出现频率”太高是自己最想吐槽的的信息流广告问题。[4]但在新浪网正在进行的一项名为“你怎么看待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流广告?”的调查中,有80%以上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相反,互联网上对于后期发布的凯迪拉克广告的反响明显低于朋友圈首次发布的三则广告。

从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对信息流广告的应用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流广告已是即时通讯软件的必然趋势。至于朋友圈这方净土被广告信息攻陷,虽然有用户认为“朋友圈中出现广告就像自己的家中被贴了小广告”,但朋友圈广告的上线实为必然趋势。从企鹅智酷的调查结果看,用户对于朋友圈广告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主要表现为,厌恶过多的广告投放、需要有特色的传播方式、可以选择屏蔽和跳过相应的广告等。

3 朋友圈广告的特性分析

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相对于微博来说具有典型的强关系性,群体传播过程中的关注度比较高,信息的私密性也相对较强,微信用户把朋友圈看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环境。所以朋友圈广告如果不够独特新颖,一味过度投放的话,不仅会对用户群体造成负面影响,广告主的品牌形象和微信平台本身的利益也会受到削弱和影响。

但微信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可观的广告到达率对于企业的广告传播有天然的优势,加上朋友圈中富媒体形态的传播方式,广告主可以综合利用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手段开展广告传播活动。此外,新颖独特的互动方式也可以应用在广告中。如果用户有兴趣的话,广告信息还可能被二次甚至三次传播,可见朋友圈的确是广告传播的良好渠道。

4 以精准投放和个性定制等方式做活朋友圈广告

大数据已经成了一个社会化的热词,微信朋友圈广告可以在对用户群体特征进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后做到个性化的投放。相比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广告主找到奥格威所说的“那一半儿不知被花到哪儿的广告费”,在这方面,国外的社交软件Facebook 以及Line 做得就比较成功。国内的百度和今日头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投放也走在前列,微信朋友圈广告若能较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投放就能得到有力的保证。这样会更有利于优化用户体验。另外,微信朋友圈广告应该是一种“软化”的广告,一味地强硬推送只能增加用户的反感度。要做到这种“软化”,就得更多的将品牌和产品的人文关怀融入到广告之中,用有效的沟通加情感给微信用户更多的个性化的广告才能使朋友圈广告取得良性发展。此外,朋友圈广告还应该在保持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朋友圈广告的数量。

5 构建“受众有偿”的朋友圈广告模式

从此前的朋友圈广告中可以看出微信选择合作的广告主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品牌,而且倾向于做企业的品牌推广,如果通过广告主、微信平台双方给予用户一定分成的方式构建朋友圈广告模式,朋友圈广告推广的阻力肯定会大大减小。这对于广告主和朋友圈广告受众来说,无疑是双赢的。至于如何实现这种优惠向用户的让渡,微信可以通过用户对其朋友圈广告综合浏览和传播的程度给予其积分或现金优惠,这对于拥有微信支付和微信购物以及微信游戏的平台来说无疑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向。

[1]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J].2015(2).

[2]腾讯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J].2015(3).

[3]朋友圈广告试点开放[J].赣西晚报,2015(1).

[4]微信朋友圈广告首份用户研究报告[J].企鹅智酷,2015(1).

猜你喜欢
信息流广告主社交
社交之城
创新营销新模式爱创荣获第十四届广告主金远奖金奖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社交距离
考虑广告主投资竞争的关键词拍卖研究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
广告主与搜索引擎的双向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