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础教育校本微课资源建设

2015-07-23 03:01翁健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微课资源

翁健彬

摘要:伴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教育企业及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积累了大量微课资源。微课从无到有,微课资源的数量、类型、内容、学科分布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提升。基础教育微课的特殊性,要求微课资源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点,适应学生学情、教师师情、学校校情等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基于此,阐述基础教育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微课;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070-02

经过近几年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推广,目前国内微课资源建设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l)微课内容太分散、没有形成专题知识体系;(2)微课类型比较单一、未形成多样化;(3)微课的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未能达到设计目标;(4)微课开发的各种配套资源不齐。所以在校本微课资源建设兴起之际,必须厘清校本微课的价值取向、校本微课资源开发的策略等,探索一条适合校本微课资源有效开发的道路,为学校校本微课资源的规划、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决策。

一、微课的概念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著名教授戴维·彭罗第一个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他认为,微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目的是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教学内容是某些简要明确的主题和关键概念,课程是以声频或视频音像进行录制的六十秒课程。微课不受限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最突出的贡献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让学生的知识巩固学习不再被时间和空间所束缚。

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是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研究者,他认为微课是融合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主要载体是微型教学视频,内容是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二、基础教育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的意义

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丰富了学校校本资源。因此只有明确了校本微课开发和建设的意义,才能为校本微课资源建设提供导向。

(一)解除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满堂灌为主,偶尔实施师生互动。据研究,学生在一节课的有效学习时间往往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剩余的时间就会出现走神、疲惫等现象。微课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微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有选择性学习提供了良性的保障。当教师把学科重点、难点、疑点等知识点或学习活动、主题、实验等教学环节录制成微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浓缩即为精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定步调,一次或多次地独立学习微课,然后完成教师预设的任务、引发问题或解决遇到的疑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引发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学生课前通过微课学习新知识,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课上以学生小组协作学习及教师针对性地指导,进而解决问题,课后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巩固复习。

(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微课是在没有学生参与,而又必须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情况下,教师通过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录制的微视频,体现完全真实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对某个教学重点或者难点进行有效把握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微课的制作和使用中能够不断学习,互相取经,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素养。教师在制作微课的同时,自身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升。

(三)为学校校本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教学服务,以往的教育资源是以课时为单位,容量大、时间长、内容过于丰富和主题不够突出,使用不方便。校本微课的核心内容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相较于纷繁复杂的传统教学模式,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炼,目标明确,指向性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另外,校本微课开发通过围绕某个教学专题进行展开,打造出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专题资源包”,营造与教学活动密切结合、情景化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三、基础教育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的策略

校本微课资源建设要避免陷入“微课”的热潮而盲目地将其应用于各类学科或各类知识点。微课选题和知识点的明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微”字,目标明确,指向性清晰。尽量“小(微)而精”,围绕某个具体的点,不抽象、不宽泛。

(一)以“用”促“建”的策略

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校内广泛应用,因此在设计开发之初要充分考虑微课的应用领域。

1.对于微课资源开发建设者——教师,首先要区分微课与传统的教学视频,明确开发微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所开发微课的使用对象及基本特征(即学情),适合什么时间学习,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选择何种类型的微课及采用什么工具来开发微课。这些问题都明确了,那么按照这种思路开发出来的微课才可能是一节优秀的微课,其应用价值才会大。

2.对于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微课制作的环境和平台。

(l)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微课制作教研氛围。教研活动时把教师制作的优秀微课拿出来观摩、剖析、总结和反思。通过观摩微课,可以借鉴对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处理方式和技巧。学校可以把微课作为了解青年教师教学的方式,也可以把微课作为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新评价方式。

(2)学校要出台激励措施营造真实和常态化的“微环境”。教学是需要常态化的。很多教师在上优质课或公开课时与日常实际教学过程大不一样,就好像换了一位教师。追根溯源,是因为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或观摩课,都不是平时真实的常态课,无法真正展示出日常教学的操作性和常态化。因此,学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微课的常态化和真实性,为了微课而微课是绝对无法持久的。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微课制作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讲,门槛比较高,学校要定时性和周期性地为教师提供微课制作的技术培训。

(二)由“点”到“面“的发展策略

校本微课资源开发到一定阶段,需要改变其建设思路和模式,着眼点更加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即从单个的微课设计与开发走向专题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如教材的章/节/课时内容或单元主题,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实用价值),确定微课程讲课专题。梳理和分类选择的专题微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体系,弄清其逻辑关系,凝聚成有代表性、有层次感、有连续性的单个微课。这些微课都能向学生传授比较详细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提升成绩。因此,教师仅仅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高屋建瓴地掌握基于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微课设计方法和策略,只有通过形成连贯性、层次感、体系化的专题微课程才能传授给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技能。由此可见,当前重点要把微课资源的建设方向从“单一微课建设”过渡到“专题微课程的建设”。当前微课开发的重点领域应该是系列化、专题式、完整性才行。

四、总结

我们在厘清校本微课建设意义、校本微课资源开发的策略后,应营造浓厚的“微”氛围,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从“单一”走向“专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校本微课资源有效开发的道路,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微课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