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经桡动脉行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5-07-24 15:40林德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桡动脉冠脉溶栓

林德智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经桡动脉行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林德智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ETMI)患者不同时间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连续病例100例并分为两类,即就诊时间12 h内直接进行PCI的连续病例35例(A组)、溶栓后12 h内进行PCI的连续病例65例(B组)。主要测定终点是PCI术后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规定时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作为次要终点事件。结果A组的IRA血栓积分偏低,而通过TIMI血流分级(TFG)和TIM I记帧(CTFC)测量的血流级别显示3级的比例高些(P<0.05)。A组和B组的CTFC数值有着很大的差别,A组大于B组[(27.32±4.95)vs(31.04±9.03),P<0.05],而TMPC的3级比例B组高于A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B组有下降趋势。出血并发症发生率、MACE发生率对于测定结果没有直接的影响。结论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PCI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重视。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PCI;安全性;有效性

心肌梗死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不及时治疗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多采用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但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且受到体位限制[1]。桡动脉入径体现出自身良好的微创治疗优势。研究表明[2],PCI的最佳治疗时间为溶栓成功后的3 h~24 h,本研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ETMI)患者不同时间经桡动脉行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12年3月—2013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SETM I连续病例,入选标准:病患被确诊为WHO急性心肌梗死,在病发的第一时间(12 h内)在本院进行就诊,或者是患者在病发的6 h内采取溶栓治疗方法,并在12 h之内转诊到本院,选取患者年龄75岁以下。排除标准:①对下列药物有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肝素、溶栓药物;②患有一些其他病症易对PCI的治疗有着较大的影响,如:陈旧性心肌梗死、肾功能障碍或者不全、血小板减少症、肝功能不全、冠脉多支病变等。选取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其他病症对PCI治疗的影响。医院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要保证入选患者的知情权和自愿性,必要时可以签署责任协议书。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即患者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将入选对象分为直接PCI组(A组)和溶栓后PCI组(B组)。B组患者在治疗测试之前应该进行全计量规范的溶栓治疗,使得治疗测试之前B组基本情况尽量一致,溶栓治疗选用药物是阿替普酶、瑞替普酶。A组患者在完成术前检查之后可以直接进行PCI治疗。A组治疗方案:首先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收集的冠脉造影(CAG)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如果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并没有达到TIMI3级的标准,或者是IRA血流刚好达到达到3级标准但是狭窄超过75%。对于这一类的患者进行PCI治疗。B组治疗方案:在溶栓后对患者进行24 h静脉应用肝素治疗,使得全血凝血时间(ACT)时间能够控制在200 s~250 s,选用药物为常规剂量肝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应用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药剂的种类剂量。其他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要依据现行治疗标准进行。

1.3 观察指标 在入院后对其生活习惯、治疗过程、各种身体基本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对两组患者进行PCI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两位权威的心脏介入医师对造影的测试结果进行盲法分析,并通过计算机和冠脉造影定量测量系统来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IRA)狭窄程度。通过TIM I血流分级的等级数据、CTFC、TMPG的等级数据对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情况进行判断,血栓负荷积分对冠脉血栓负荷进行准确的评估。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完成对患者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另外,患者住院期间特别是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测和数据记录也是必须的。通过TIMI测定数值分析,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出血情况进行评估。在PCI完成后的6个月进行跟踪记录,心脏不良发生情况。该治疗方案的主要终点事件是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通过TFC、CTFC以及TMPG技术进行事件评判,次要终点事件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PCI术后6个月MACE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患者100例,其中早期PCI组(B组)65例,男57例,女8例,年龄(52.34±11. 23)岁。直接PCI组(A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56.41±9.8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CAG和PCI主要参数比较 A组PCI前血栓积分、PCI前TIM I血流、PCI后TIM I血流、CTFC、TMPG 3级均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CAG和PCI主要参数比较

2.3 两组PCI术后临床参数比较 A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CK-MB峰值、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PCI术后临床参数比较

2.4 MACE发生率 早期PCI组32例以及直接PCI组56例完成了PCI治疗后期6个月随访,两组MACE发生率对结果没有直接影响(9.3%vs 9.1%,P>0.05)。

3 讨 论

STEMI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采取心肌再灌注的方法,控制并减少梗死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预后。静脉溶栓、PCI是现阶段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主要策略。不过由于受到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治疗时间等因素影响,直接PCI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3]。因此,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仍然很普遍。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在溶栓后早期PCI中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如果溶栓治疗失败,医生还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PCI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溶栓后常规CAG和PCI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因缺血症状再次发作的介入治疗效果要好一些[4]。

本次研究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时间窗以减少溶栓与早期PCI间的时间间隔对再灌注治疗的影响。A组患者从发病到再灌注治疗开始的时间为(3.58±1.85) h,B组(6.12±3.20)h。保证A组患者进行及时的再灌注治疗的同时,为研究预留科学合理的时间间隔,减少因药效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出血风险[5]。

通过主要终点事件的结果显示,A组的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要比B组高。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A组心功能优于B组。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A组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恢复了一定程度的心肌灌注。在STEMI再灌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对心外膜大血管血流恢复和心肌微循环灌注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达到最好临床疗效[6]。临床研究显示[7,8],CK-MB峰值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即CK-MB峰值越高,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越大。监测患者CK-MB峰值可对患者预后进行初步评估。A组CK-MB峰值与B组较为接近。不同时间内行经桡动脉PCI均可以有效控制心肌梗死面积。桡动脉行PCI有多种优势:降低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PCI术后的卧床时间,良好的临床预后效果[9,10]。因此,经桡动脉PCI治疗对于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A组和B组都是经桡动脉入径进行,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病率差异不大。因此,经桡动脉行溶栓后早期行PCI治疗有一定安全性。

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PCI治疗安全有效,可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不是随机对照分组研究,并未将心源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还需要扩大样本量,采取更加科学分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1] 汪雁博.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山莨菪碱的心肾保护作用[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2.

[2] 汪雁博,傅向华,谷新顺,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12:915-919.

[3] 李延丽.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39例临床分析[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3.

[4] 陈园园.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机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5] 李志鹏.国产比伐卢定对经桡动脉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3.

[6] 赖文文.探讨早期侧枝循环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7] 李延丽,马萍,徐清斌.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对急诊PCI患者预后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3,2:118-119.

[8] 王琳,曲鹏,娄大元,等.EXCEL与PARTNER支架单一植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长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11:1764-1767.

[9] Knot J,Kala P,Rokyta R,et al.Comparison of outcomes in ST-segment dep ression and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 l Infarction pa tients trea ted with em ergency PCI:Da ta from a m uh-i centre registry[J].Cardiovasc JM r,2012,23(9):495-500.

[10] Mamas MA,Ra tib K,Roufledge H,et al.Influence of access site selection on PCI related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 itll STEMI: Me ta.ana lysis of random ised contro lled trials[J].heart,2012,98 (4):303-311.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Time Transradial PCI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 ent Elevation Myocardia l In farction

Lin Dezhi

First Peop le’s Hospital of Neijiang,Neijiang 641000,Sichuan,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time 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m yocardial infarction(SETMI).Methods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SETMI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n=35)undergoing directly consecutive PCIw ithin 12 h,and group B(n=65)undergoing PCI a fter thrombolysis w ithin 12 h.The main endpoint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evel ofm yocardial perfusion in patients after PCIstaffw ill m a 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incidence of bleeding com p 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officers during the tim e of Treat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specified as a secondary endpoint.ResultsThe results cou ld be seen from the results of group A low credit infarctrelated artery(IRA)thrombus,and blood levels by thrombolysis in m yocardial infarction(TIMI)flow grade(TFG)and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levels measured 3 ratio higher(P<0.05).The CTFC values in group A were more than that in group B[(27.32± 4.95)vs(31.04±9.03),P<0.05].The p roportion of TMPG's three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From CK-MB peak point of view in group B,there was a downward trend.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com p lications,MACE rates had no direct effect on the m easurem ent results.Conc lusionEarly transradia l PCIafter throm bo lysis is sa fe and e ffective.

ST segment elevation m yocardia l in farction;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a fety;effectiveness

R542 R256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5.018

1672-1349(2015)05-0612-03

2014-08-05)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E-m ail: xing jn77@163.com

猜你喜欢
桡动脉冠脉溶栓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