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07-25 05:03周荣星金瑞清
中国水利 2015年8期
关键词:库容平原水源

周荣星,金瑞清

(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250100,济南)

一、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现状及成效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起步于20世纪50—70年代,经历了起步、探索、兴起和稳步发展4个阶段。这些平原水库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经过60多年建设发展,山东省平原水库在设计理论、建设规模、管理水平以及经济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1.工程建设规模

经调研统计,截至2013年6月,山东省共建设平原水库806座,总设计库容20多亿m3;总投资约80亿元;已建成并能基本正常运用的平原水库432座,总设计库容18.46亿m3,总投资66.17亿元。库容在100万m3以上的共150座,总设计库容17.65亿m3,总投资65.3亿元。其中,大型水库3座,总设计库容3.64亿m3;中型水库39座,总设计库容9.03亿m3;小(1)型水库108座,总设计库容4.99亿m3。

2.工程设计理论实践

针对平原水库渗漏影响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问题,山东省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了平原水库工程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积极开发土工合成材料在防渗、反滤方面的优越性,开发了垂直铺塑、水平铺塑、截渗沟截渗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平原水库防渗、地下水水位升高等关键技术问题,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为了规范平原水库工程建设,统一平原水库工程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山东省水利厅制订的《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规范是对山东省50年来平原水库建设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现已成为今后山东省乃至全国平原水库工程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3.管理水平

一是出台管理办法,实行依法管理。1996年编制了《山东省沿黄平原调蓄水库规划报告》,1998年出台了《山东省平原水库管理办法》,2011年出台了《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其间又出台了相关政策配套,具体指导和加强平原水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工作,对平原水库建设实行依法管理。二是建立水库工程档案,实行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2009年完成了全省100万m3以上平原水库的建档工作,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平原水库档案资料汇编》,绘制了全省平原水库位置分布图,为水库的科学规划和规范性建设以及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基础性技术数据。

4.区域水资源配置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一是科学调蓄水资源,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平原水库在合理调配水资源,科学利用好黄河水、当地水,实现丰蓄枯用、冬蓄春用,解决水资源因时空分布不均而造成的供需矛盾,保障供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二是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平原水库工程实行集中社会化供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破解了制约区域工业发展的瓶颈,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有力支持了区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沿黄地区喷灌、滴灌等高新灌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灌溉高效节水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三是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如滨州市建设“四环五海”;东营、德州、菏泽等市把城市周围河道、湖泊建成清水走廊、亲水乐园;聊城市引黄河水充入谭庄水库,为东昌湖生态旅游供水,为打造“江北水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平原水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整体布局不够科学合理,报废严重

山东省平原水库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平原地区,沿黄河上游至下游呈现从少到多递增的趋势,东营、滨州两市水库最多,约占全省的75%,库容占全省的60%(见图1);沿海地区水库多,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鲁西北、鲁西南水库少,急需兴建。

调查发现,部分小(1)型平原水库存在废弃、丧失水库功能、效益低下的情况,沿海地区多数小(2)型水库随着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已逐步报废。截至2013年6月,山东已建成平原水库中报废或丧失平原水库基本功能的共计374座,总设计库容1.75亿m3。报废数量虽然占到了建成总数的47.7%,但报废库容仅占已建成平原水库总库容的8.3%(见图2)。

2.部分水库运行效率较低,水库综合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一是建设标准低。以前工程设计中往往各行其是,出现了如水深较浅、水质较差、水库渗漏影响生态环境等许多问题。同时,大部水库建设标准普遍偏低或达不到设计要求,占地多,投资高,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二是工程配套程度差。水库主体工程建成后,由于缺乏必要的匹配资金,配套工程建设滞后或者达不到设计要求,建设标准偏低,加之一直未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思想,经费不足,管理粗放,手段落后,未形成工程的良性运行机制,致使许多工程效益衰减、老化失修。

3.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保障

建设用地指标与建设投入不足是平原水库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平原水库的建设在用地指标和资金投入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保障,主要表现在省、市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缺乏平原水库建设专项管理及工程维护经费。山东省对平原水库建设资金的投入是以农田灌溉项目按水库库容进行补助的,目前为0.4元/m3,但其建设成本一般在10元/m3左右,投入比例太低,省补助资金只能解决水库建设的前期费用。另外,已建平原水库管理经费短缺问题是制约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管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4.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山东省早期建设的一些平原水库仍具有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存在违背价值规律的行政干预、低价供水、逆价销售等问题。虽然已经逐步认识到平原水库建设应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始了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但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走向市场。水利投资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还很不健全,水价偏低,农业水价距目标水价、非农业水价距供水成本加合理利润相差甚远,水权不明晰,水市场不发育,极大地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1 山东省平原水库数量和库容分配比例图

图2 报废水库数量和库容比例图

三、平原水库建设发展的对策研究

1.实施“上建下改,规模适中”的规划布局

“上建”指山东沿黄上游及远距黄河的平原地区以新建平原水库为主,原有平原水库以进行除险加固、改扩建为辅。“下改”指山东沿黄下游以对原有平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改扩建为主,以新建平原水库为辅。“规模适中”指在“上建下改”中,把重点放在中型平原水库的建设上,减少小型平原水库,特别是50万m3以下平原水库的建设,增加水库蓄水深度,提高水库单方水效益,节约土地、资金等资源,减少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其建设规模要与供水目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源等相协调,同时考虑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杜绝盲目建设。

2.拓展水源思路,实现由单一水源向多水源转变

目前,山东省建设的平原水库基本都是以黄河水为引水水源,水源单一,供水保障能力低。要提高平原水库的供水保障能力,就要拓展水源思路,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由单一水源向多水源转变。一是跨区域引供水。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后续配套工程和保障措施,充分利用好长江水,使其成为平原水库的第二大水源。二是通过回用工程建设,对现状水源进行深度处理。三是开展雨洪资源利用研究,对雨洪水实施拦蓄、滞留和调节,将雨洪水资源适时适度地转化为可供水库利用的资源。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要争取建设用地支持。建议在土地年度计划指标的建设用地方面,优先考虑作为解决民生饮水安全、为国家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供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平原水库建设项目用地,调增平原水库建设用地指标或采用土地转换方式。

二是加大中型平原水库建设及除险加固资金的投入。山东省对水库建设只有很少的补贴,加上沿黄各市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入有限,对水库工程投入少。建议将平原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改扩建等工程投资列入国家水利投资计划,享受与山区水库投资的同等待遇,提高水库建设质量。三是省市财政加大对平原水库建设的资金投入,争取将平原水库建设管理经费和工程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资金计划。

4.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应拓宽融资渠道。平原水库管理应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在资金筹措、运作机制、水价定位方面要紧紧依托市场,按照相关规定,积极有效地引入市场机制,使融资渠道得以拓宽。二是要采用市场机制进行水价改革。建立新的、合理的水价机制,就必须体现出定额用水、差别水价和超额累计加价的原则,依托市场合理定位,逐步改变目前水价低于成本、背离市场的现状。

四、结 语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资源支撑,为实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水源保障。在今后建设发展上,要坚持科学发展,牢固树立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提升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全面加强水利民生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山东沿黄地区民众添福祉。

[1]苏秀峰.德州市依托平原水库发展水利风景区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1(7).

[2]何庆海,等.山东省平原水库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山东水利,2007(2).

猜你喜欢
库容平原水源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动库容概化计算研究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平原的草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浪起山走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