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的精细化管理之道

2015-07-25 05:03杨轶刘书怀
中国水利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考核单位

文/杨轶 刘书怀

上班签到要“刷脸”。对于缺勤人员,按照岗位及合同金额不同,实施每天100~5000元不等的处罚措施;对于不能按期到岗的,按照合同约定予以更换。

2014年第一、二季度因缺勤累计处罚参建单位172.85万元,第三、四季度减少到39.54万元。

在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办公所在地,记者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公司所有纸质材料无一例外都是双面打印的。“这是公司的规定,最大限度控制管理成本,真金白银要用在刀刃上。”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马省旗说。

别看引汉济渭公司在纸张这类小钱上省,在该支付施工单位的资金上可一点不拖不欠。

中铁十七局承建的7号洞掘进速度不错,项目部经理高小雷很高兴:“我们干过不少工程,不瞒你说,过去业主拖欠工程款的苦头没少尝。引汉济渭业主很给力,结算程序规范,拨付工程款很及时,也足额,我们干劲也更足了。”

从办公耗材管理的点滴小事,到激励参建方高效工作的资金拨付大事,均来自引汉济渭公司的核心管理理念:精、准、细、实——精细化管理。

立规矩:奖罚分明,狠抓合同管理

合同,就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最基本规矩。“严格合同管理,强调甲乙双方权利义务平等,甲方应该做好表率,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承诺。”杜小洲总经理说。

为确保及时向参建单位支付工程款,引汉济渭公司采用电子计量支付加快支付进度,只要乙方依照合同约定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甲方内部各流程环节限时办结,哪一个环节办理时间超过规定,系统中都看得明明白白。不拖不欠,保障了参建单位的利益,增进了合同双方互信,从而形成了工程建设高效推进的机制红利。2014年,工程共完成隧洞掘进16km,隧洞掘进量接近2013年的两倍。

引汉济渭工程规模庞大,涉及众多参建单位,除甲方严格按合同履约之外,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各参建单位严格履约呢?

▲引汉济渭公司全面梳理合同文件

第一步是集中梳理合同文件,逐一约谈施工单位。引汉济渭工程涉及330余份合同、80余份招标文件,公司针对每个合同执行的具体情况,逐一约谈施工单位,围绕确定的先期通水目标,重新商定节点工期。要求各参建单位按照投标承诺,兑现人员、设备投入以及进度、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等合同内容。

第二步是用科技手段强化参建单位责任意识。如针对参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脱岗、现场管理人员与投标约定人员不一致的现象,引汉济渭公司引入“刷脸”系统。在各个施工单位项目部的显眼处,无一例外安装着一台小巧的考勤设备,在岭南的三河口项目部,考勤机就装在项目部食堂,水电十五局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曲明庆笑着说:“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来这里‘刷’一下,识别度很高,真没法儿让别人代刷。要哪天没请假又没刷,业主立马知道,电话就来了。严格着呢!”

第三步是严格考核并运用好考核结果。引汉济渭公司邀请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考核组成员,全程参与对参建单位的考核,并提取月进度结算款的2%作为奖励基金,按考核结果兑现。“这样既促进了工程建设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鹏说。

▼岭南TBM隧洞管片预制厂的工人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摄/杨轶

考核可是动真格的。在2014年第一季度考核后,公司根据考核结果对5个施工单位进行全额兑现,7个单位部分兑现,1个单位全额罚没。

没有全额兑现甚至被全额罚没的单位当然不好受,怎样才能全额拿到?只有一个办法:千方百计按照合同严格履约。效果很显著:2014年第四季度考核中,有10个施工单位实现了全额兑现,仅1个单位部分兑现。

强监督:严控质量,确保安全

走进岭南TBM隧洞管片预制厂,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管片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就会出问题。”90后工人小刘指着墙上“绝不让一片不合格管片走出工厂”的红色大字说。筑牢工程生命线的意识,已经深植于每个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者的思想深处。

据了解,除了施工单位设立的10个工地试验室外,引汉济渭公司在岭南大河坝建立了第三方检测试验室,对各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对各项目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进行抽检,从原料供应、技术力量配备、设备投入等源头把好质量关。

第三方检测试验室成立以来,共抽检水泥159组、钢筋267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805组……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要求更换,确保了质量安全。“为适应三河口水库和黄金峡水库大坝监测需要,公司正在筹备招标建立资质更高、技术力量更强的第三方检测试验室。”引汉济渭公司安全质量部副部长李晓峰介绍说。

如果说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把好了关键环节的产品质量关,那么,安全预评价工作则为工程危险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引汉济渭公司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单位,通过查询资料和实地勘察,系统分析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危险源,并对此提出具体防范措施。这在全国水利行业尚属首家。

如何管理安全生产费用,关系着工程建设的安全。对此,引汉济渭公司摸索出了“实报实销”的管理模式,提取合同总价的2%作为安全生产费用,与工程正常结算款分离。经现场监理、分公司确认和公司安全质量部逐级审核后予以支付,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足额投入和有效使用。

▲支洞洞口的适当位置修建了避险洞,目前已建成了7个应急避险洞摄/杨轶

▲秦岭0号勘探试验洞项目部人员进行防汛演练

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不仅有例行检查,还有随时可能“空降”的“飞检”。刚刚结束例行质量检查的公司安全质量部工程师赵云杰介绍说:“公司聘请水利行业安全、质量管理专家,不定期、不打招呼随机抽查,查找各参建单位在质量管理体制,安全、质量生产责任制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飞检”不来虚的。据李晓峰回忆:“监理代表业主行使监督职能,监理尽责与否直接关乎工程质量。一次飞检中我们发现一个标段的监理总工程师不到位,没有二话,第二天就向该监理公司发函要求撤换。”

引汉济渭工程地处秦岭南北深山区,项目区大部分临河、临沟,极易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坍塌等灾害。因此,防汛备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汛期,陕南连日持续降雨,佛坪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引汉济渭工程岭南工区的椒溪河、汶水河、石墩河、子午河水位不断上涨,面对这场20年一遇的洪水,引汉济渭公司应对从容。

对这样的洪水,公司早有准备。5月即将入汛时,公司就在各施工工地组织防汛应急演练。此外,针对工程特点,公司还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按照2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在支洞洞口适当位置修建了配置有充足救生器具、应急通信、食物和淡水等物资的应急避险洞。进入汛期,人员24小时值班,一有情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险情发生时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撤入应急避险洞,保证生命安全。

▲公司着力打造引汉济渭特色文化,开展了迎国庆歌咏比赛、“我与大坝同成长”、“感恩汉江,小水滴赠书”等活动,引导并逐步形成“无私奉献、创新攻坚”的文化氛围,以引汉济渭文化助推工程建设和公司科学发展。

工程手段之外,还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做支撑。公司将识别芯片植入每一顶安全帽,从隧洞入口进去一人,后台马上识别一人,如此一来,洞内施工人员的数量、分布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实施救援。

练内功:激发活力,加强自身建设

以上这些措施,就是引汉济渭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全部吗?远远不是。

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业主单位协调各方关系,凝聚各方力量,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而修炼内功,强化自身建设,则是确保公司管理和工程建设同步有效推进的重要一课。

为了加强对公司的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引汉济渭公司建立了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年终进行总评的考核工作制度。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级实施考核工作,逐渐形成了全员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在考核指标设置上,把对分公司工程建设进度、安全、质量等考核得分,以25%权重直接计入各部门考核分值,引导各部门面向基层、主动服务。”引汉济渭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部长张中东介绍说。考核得分作为系数,与个人薪酬挂钩,有效发挥了激励约束作用。

不仅如此,引汉济渭公司还结合年度重点工作、总经理办公会、司务会以及领导批示,每月下发一次督办提醒,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办通报。将督办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对工作失误、不遵守公司相关制度规定的,坚决予以问责和处理,并在全公司通报,确保了公司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

选人用人,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引汉济渭公司明确: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干部在任职试用期内,实行半年、年度考核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予以降级、免职或劝退处理。据了解,公司已劝退中层干部1名,降职使用1名。严格的人事管理,使每位干部充满危机感,促进了良性竞争,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修炼内功、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出的强大凝聚力和执行力,使业主与监理、设计、施工等参建各方通力合作,盯紧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团队。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考核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填单位 要推敲
内部考核
看错单位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协办单位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