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羽

2015-07-25 09:48郭品凡
大理文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紫藤祥和巷子

郭品凡

走进凤羽,就是走进一段最为淳朴的乡愁。

徜徉在凤羽古镇那些不知名的小巷里,突然就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成名作。虽然头顶的天空蓝得晃人的眼,黄灿灿的阳光也已经洒满了那些朝东的屋顶和院墙,可我还是不由白主地想起了《雨巷》。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想起它,许是此时这些小巷特有的清新和幽静甚而带点寂寥的氛围与《雨巷》有些相似吧。

管他呢。

我就这样静静坐在一户人家虽油漆斑驳,但已经洒满阳光的古老大门前的石阶上,手托下巴,静静品着这小巷。

一位挑着担子的大娘从那边慢悠悠地走来,经过我面前,又慢悠悠地折进一条更小的巷子里去了:几个头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嬉闹着跑过我面前,又消失在小巷的某个门洞里去了。她们就这样白由地照着白己的心在光阴的河流里或心无旁骛地来,或悠然白得地去,全没在意我眼里的那份欣羡,更没在意头顶的这片天为什么这么蓝,巷子里的这片阳光为什么如此纯净柔和。也许,在她们眼里,头顶的这片天,巷子里的这片阳光本来就是这样的,她们从来也就没想过为什么不这样吧。

我想去看看那些更小的巷子里隐藏的是个怎样更为清幽古朴的世界,那个门洞后面是个怎样春意盎然,让人笑逐颜开的小院。可终于没去,我怕白己一不小心的唐突会打破这份难得的祥和与清宁——我就这样静静地泡在这让人浑身有点痒酥酥让人慵懒发软的阳光里——空气如此清新,清新得我心里一片澄明,一如头顶的这片天空般干净、纯粹,不染纤尘——我且慢慢享受这清明祥和而又悠然宁静的小巷之晨吧。

突然发现,巷子里还荡漾着一缕脆脆波波、波波脆脆的流水声,尽管隐隐约约,却是分明的存在——怪不得小巷的空气如此清新醇美,小巷的清晨如此祥和宁静,原来她们都已经被罗平山顶皑皑白雪融成的无数穿街过巷的清流给淘洗过了。

一树紫藤差不多已铺满了身边的一堵院墙,翠绿的叶幔在阳光下透着一种翡翠般的温润与娇嫩,中间错落着十几挂粉嘟嘟的花序,有的正挤挤挨挨,没心没肺地开着,小脸上满是独占春光似的得意与快活;有的却还粉面低垂,相依相偎,似乎还没从昨夜略带寒意的梦中醒来。看到紫藤们这俏皮可爱的模样,对面老屋顶上瓦沟里的那些衰草也忍不住一一挺起腰身,再戴上几粒晶亮的露珠,在阳光里舒展成一茎茎虽瘦硬却不乏成熟光泽的模样,免得在紫藤面前失了经冬之草的风度。在这样宁静而热烈的早晨,那些本来早已显得斑驳沧桑的墙壁门脸,那些早已经色彩黯淡、墨痕模糊的乡间壁画,那些曾被无数脚印蹄痕抚摸刻写过的铺路青石板,似乎也把它们早已沉淀于光阴河流里的青春重又弥散于这清凉纯净的空气中,竟然也泛出了一种既古拙清奇又湿润新鲜的韵味来。

太阳又升高了些,我慢慢起身,继续徜徉于这小巷。转角之外不远处,兀立的是一座满是时光刻痕的里巷之门,门扇已经不知所踪,门墙下半部分的敷泥也已大半剥落,露出里面灰白的泥砖,翘檐上的部分瓦片也已脱落,然站在门下细察,其当年的素朴典雅仍隐约可见:前檐下的额枋装饰图案雕T精美,两侧泥皮上的装饰花框,外成镂空浮雕之状,内饰书、画,虽非名家手笔,内容却很有意思,什么诗书传家、礼义廉耻、孝老爱亲、和邻睦里等等尽人其间,当年古朴乡风,于今依然清晰可辨。

随着路边的溪流信步而行,一棵两人合抱的古槐慢慢完整地出现在眼前,盘虬的干上斑驳的满是岁月的沧桑,顶端那些疏落的桠枝,有的已经风干,有的已经朽落,剩下的,又大多瘦得让人心疼,在灰黄的墙壁、青灰的屋瓦、单调的蓝天组成的背景的映衬之下,一种遥远的惆怅瞬间便长满了它的枝枝丫丫,浸透了这突然就变得干燥起来的阳光,连树下那两截古拙光滑的石质马桩也慢慢从痕纹间溢出一种桩前冷落鞍马稀,独对初阳顾影怜的凄凉落寞来……就在我在这过山车般让人不知所措的感觉变化里茕茕孑立时,一只山雀悄然点破了这一片无处不在的忧伤,在那些瘦得让人心疼的枝条上一颤一悠,一颤一悠地荡着,这枝上擦擦喙,那枝上梳梳羽,还旁若无人地唱了一曲。许是好久也听不到掌声,白了我一眼后,便扑的一声,追着另一只刚刚路过的伴儿双双消失在一片屋脊之后了。想想它那刚刚还若无其事,一见到伴儿便急毛火躁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这时,再看更远处那段一米多高的石块垒就,上面只长了一些已经一人多高的仙人掌的篱墙便重又变得可爱起来。墙内,一老一幼正在整理菜畦,红嘴的菠菜、翠绿的芫荽、青白分明的小葱,怡然白得地边晒着太阳、边享受小女孩正帮它们做的清泉淋浴。陶潜《饮酒·结庐在人境》写的虽是千年以前的生活,然此时此境,或也稍可遥应千年之前的古人之意了吧。

小巷尽头,屋脊之外,是几丛或稀疏或稠密的树梢,有的已绿纱轻飏,有的却还故意装作不愿理睬春姑娘的样子,正袒胸露臂地晒着太阳。树梢之外,又是半截之前多次遇到过的本地青石块垒就的朴素方形塔身。当这一切以远处的青山作为背景之后,小巷的清宁恍然便延伸出了一种既柔和又刚劲,既磅礴又辽远的独特气韵来。这种感觉很特别,特别得你可以清晰地听到茶马铃声正从远方悠悠传来,响彻整个古镇,又隐隐消失于莽莽群山深处。在这清晰而又悠远的铃声里,你分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南来北往的商贾行旅在古镇歇脚、交易、交流的热闹场面,你甚至可以看清他们心愿得偿时满脸压抑不住的灿烂,火塘围坐时在酒碗间传递的南腔北调的豪迈与爽朗,夕阳西下时涂满了每一座山峰的幽幽断肠……

面对这样一方避处喧嚣之外的独特天地,还犹豫什么呢?继续走吧,去三教官里用心谛听释、道、儒三圣讲讲不同的文明是如何在这里交汇融合,至今仍同享一样的虔敬与香烟的缘由吧;去繁华已逝的土司老宅里寻寻当年徐霞客到访凤羽,与土司老爷共醉桃源,相见恨晚的遗踪吧:去云弄峰下清源洞前看看那润泽千年、澄澈千年却从不白傲的清流吧……不必特意准备行囊,也不必撑着油纸伞,只要揣一把如坝子里遍地的油菜花一样金黄的阳光在怀里即可。

猜你喜欢
紫藤祥和巷子
赵紫藤作品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盛世祥和
紫 藤
生态紫砂,祥和万年——浅析“祥和”紫砂壶的艺术之美
作品五
万物祥和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祥和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