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新拼图

2015-07-28 00:08孙志平高雪梅熊红明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防城港钦州北部湾

孙志平+高雪梅+熊红明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钦州港已经成为亿吨大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港

北部湾曾是中国沿海区域发展中最薄弱的一环。

摊开中国地图,沿海岸线从北到南,渤海湾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海峡两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圈仿佛一个个隆起的闪闪发亮的经济增长极,环环相扣,形成了我国沿海发展链条,而后发展的北部湾则像是被遗忘的角落,暗淡无光。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沿海经济新秀,并在世界金融危机阴影下冲出重围。

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广西高出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7.2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区域发展龙头逐渐开始显现强劲动力。

而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中,随着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进程加快,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合作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即将完成。

实现错位发展和抱团发展

在广西钦州港中山公园的小山上,世界上最大的孙中山铜像迎风矗立。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将钦州港规划为广州之后的南方第二大港。如今,这个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钦州港已经成为亿吨大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港。”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邱军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实现南方大港梦,1992年,在缺少国家投入的情况,钦州干部群众踊跃捐资建港,从建设2个万吨级泊位起步,如今实现了从零到亿吨大港的跨越。

钦州港的跨越发展,只是北部湾港口发展的一个缩影。北部湾沿海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拥有海岸线1595公里,均有建设深水航道和数十万吨码头的优越岸线条件,三市合力便可建成中国少有的深水良港群。

曾几何时,三个城市以港口为核心展开内部竞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都提出要打造大西南面向东盟市场最便捷的出海口,各港口为获得货源,纷纷打起“价格战”,而在项目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上,沿海三市也难以避免地开始同质竞争,内耗严重。

“整合沿海三市资源成立北部湾经济区并推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让北部湾发展迎来了风生水起新时代。”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黄志勇透露,早在200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就作出决定,将南宁与北部湾沿海三市北海、钦州、防城港列入北部湾经济区,同时,把玉林、崇左的交通物流列入经济区,统筹规划管理,打造组合港、中心城镇群,“避免空间布局雷同和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和抱团发展”。

中国对接东盟自贸区的最前沿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

作为中国对接东盟自贸区的最前沿,聚合发展的北部湾港口群发挥地理优势,成为国际区域枢纽港口;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落户钦州;中国西部第一座核电站在防城港开工建设;千亿元产值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在北海崛起……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向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88.58万吨,同比增长8.1%。外贸货物吞吐量12773.05万吨,同比增长10.6%。

从产业荒漠到重大项目扎堆落户,北部湾以全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组建现代产业集群。

北海是北部湾产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代表。作为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北海在1992年后,喊出了“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北海”的口号。盘活土地资源,将土地推向市场,北海“造楼神话”轰动一时。

“大开发热”带来的后遗症,让北海16年内没有一个大型工业项目落户,1999年,北海甚至没有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泡沫经济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北海。在某些时期发展思路出现偏差,‘昙花一现的宿命一直持续到2009年。”北海市市长林山青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历史教训让北海认识到,只有做强“实体经济”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北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补上工业化这一课。

经过7年的发展,大规模投资积聚的效能逐步释放。北海如今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临港新材料产业及石化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三大产业的产值都有望超过千亿元。

2014年,曾经是产业荒漠的北部湾经济区内14个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有6个园区完成产值超过500亿元,有8个园区产值超过300亿元。

申报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底,在上海自贸区基础上,国家再批准广东、天津和福建三个自由贸易区。在新一轮沿海开放格局中,北部湾能否搭上自贸区快车?

“要着力做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报工作!”在2015年的广西两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表示,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批准设立后即着手部署开展相关工作,并已经完成初步方案编制并向国务院提交了申请。

本刊记者在北部湾采访期间发现,北部湾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开放必须靠改革。这里的各级管理者已经达成了共识:通过改革促进开放,借助开放要发展。

规划面积55 平方公里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共建园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

“申报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通过改革促进开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延强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据李延强介绍,201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大力推动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等管理运营体制改革,推动北部湾港改革和开放发展,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等,积极为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防城港按照‘点—轴开发理论,着力构建‘边海经济带。”防城港市委书记金湘军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防城港要做足“临海”,叫响“沿边”,就必须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好对外开放合作的排头兵。

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共建园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经过3年建设,该产业园区发展初步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15年起迈入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的关键阶段。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中国的园区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工业集中区向产城融合区,再向科教创新园区发展等三个同阶段。

“在中国经济不断扩大开放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背景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应进一步提升规划,高端产业集聚、产业城市融合、科教资源以及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对接结合提来,打造中国第四代产业园区。” 高朴说。

在北部湾,同城化改革正催生发展红利。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北部湾通信同城化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内1340万电话用户已经享受减少话费总支出近10亿元。按照计划,北部湾经济区将于2015年年底优先实现通信、交通、产业、城镇体系、旅游服务、金融服务、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口岸通关一体化等九大领域的同城化建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梁金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改革和开放,是北部湾永恒的主题。”他认为,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北部湾承担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防城港钦州北部湾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初遇防城港海味珍馐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