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2015-07-29 20:35向士凌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4期
关键词:湘江长沙新区

向士凌

摘 要:湘江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成立,至此湘江新区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这对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湘江新区成立对区内物流产业的重大影响,并提出借此契机尽快做大做强相关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湘江新区;物流产业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43-02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这是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并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中部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湘江新区及周边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概述

湘江新区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包括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核心区域为岳麓区岳麓街道等15个街道、望城区喻家坡街道等8个街道以及宁乡县金洲镇,覆盖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园区,面积490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财政总收入167亿元,工业增加值2110亿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结合部。区内交通便利,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毗邻中部地区吞吐量第一的长沙黄花机场,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湘江的航电枢纽可全年使3000吨船舶通江达海。区内目前已形成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以新区中占主导的长沙市为例,据初步测算2013年长沙市社会物流总额达2.4万亿元,占湖南省约47%,同比增长18.2%;全社会物流总费与GDP的比值由2012年的17.3%下降至16.9%;实现物流业增加值551.02亿元,占GDP总量的7.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8.9%。

长沙市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共824家,其中年收入过亿的企业有17家,超10亿级有7家,其中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全洲医药消费品供应链有限公司,以物流业务收入356764万元和244765万元挤入中国物流企业50强。但是与其他省市做横向比较,差距相差很大,就中部地区与长沙类似的武汉,南昌等地都有物流业务收入过50亿的企业。随着四通一达,顺丰等快递公司,中铁运,招商局物流,德邦,新邦等外地快递物流企业在长沙各大商区和工业园区布局,他们将对长沙甚至湖南的物流产业形成极大的推动,而在2009年封关运行的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将为长沙及刚刚成立的湘江新区提供极佳的现代物流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平台。

2 湘江新区对物流产业的影响

(1)促进物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要发展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备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根据国务院的规划,长沙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开放型经济高地和重要节点城市,而湘江新区作为长沙甚至中部地区未来发展的排头兵,一定会率先突破。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必将交通,物流作为基础。在5年内,新区将投资数百亿元,整合建设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将建设数条铁路延长线,建设长沙第二机场,整合区内高速路网系统,扩大湘江航运能力,形成更加完备的交通物流体系。

(2)引领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区域内的物流行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物流企业大多是传统物流,以仓储运输为主。湘江新区作为创新平台将构建现代高端产业体系,物流產业也应当向高端发展,引导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紧密连接,针对生产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特点,形成专业化服务。甚至可以发展制造业集成服务模式,通过与生产企业共建物流商贸园区,形成会展销售,电子商务为主导的一站式采购和物流配送体系。

(3)为物流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湘江新区目前就拥有3个国家级园区,根据产业规划,新区将建成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意产业聚集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随着新区产业政策的实施,相信将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会入驻新区,他们将与原先的工程机械,食品医药等产业一道形成更多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大产业,大集群必将产生大物流,所以湘江新区产业的发展将为物流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3 湘江新区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毋庸置疑湘江新区的成立将极大地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但看看当下,物流产业却面临了诸多挑战。

(1)交通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作为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园区与长沙站,长沙南站的联系还不够密切,铁路专线应当加快建立。而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湘江航运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目前很多运输必须仰仗岳阳城陵矶港。作为未来着重强调的高端产业,很多情况下航空运输是首选,而园区却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有直线35公里的直线距离,所以尽快建立长沙第二个机场就显得很重要了。

(2)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区内及周边的较大规模物流企业近600家,但大部分仍从事传统的仓储运输,货运代理等业务。企业大部分的管理效率很低,服务关联性低,经营上没有现代物流的模式,单打独斗的多,协作的少,缺乏一个信息与管理共享的平台,很难再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

(3)物流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体制上混乱。由于新区是由几个地方组建而成,各地之前有各地的规划,各地有各地的管理,部门之间权利与责任交叉重复,这导致许多物流资源被重复设置,还有许多人为的壁垒和市场分割,这些都加剧了物流企业成本提高,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4)现代物流人才的短缺。作为开放经济高地和“两型”社会试点先导区,新区将立足湖南,辐射中部地区,做好“一带一部”的承接工作构建综合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打造重要的物流枢纽,这必将对物流人才形成巨大需求。然而目前在湖南只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并且省内缺乏这发面的领军人才,大量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去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这是物流行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4 湘江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湘江新区物流系统的产业规划,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物流企业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理清部门管理权限,加强部门协作。科学统筹规划,促成物流产业与新区内的全面覆盖。加快物流信息化和物流管理平台建设,以物流工业园或中心为依托,全力打造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企业专用信息系统,最后,通过供应链的形成管理,通过全产业链的信息反馈提高整个产業的协作能力和运作效率。

(2)要大力引进一流的物流企业,提高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引入这些先进的物流企业,首先可以直接提升行业的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区内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其次可以通过一流物流企业的加盟,可以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从而带动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最后,通过外来优秀的物流企业的入驻,以达到一种“鲶鱼效应”的效果,刺激本土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3)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园区内的大型企业可以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可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或者大型物流企业采用华南城“工业原料批发”模式或美旗集团的“非加价”模式,让中小企业加入其中,创新物流企业发展模式,尽快做大做强。

(4)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近些年,湖南省不少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总体上还是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人才对当下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很难快速适应,所以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对于物流从业人员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他们的从业能力和水平。对于物流中高端人才我们应当尽快引进,只有懂得国际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的人才才能快速促进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5/content_2852972.htm.

[2]湘江新区概况[EB/OL].http://www.csxdq.gov.cn/MLXD/default.html.

[3]郭正宜.长沙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Z].长沙统计局,2014.

[4]张丽霞.长沙物流企业“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方向探索[J].企业导报,2014,(17):12-13.

猜你喜欢
湘江长沙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长沙之旅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我眼中的长沙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