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少年整体发展对策研究

2015-07-29 04:29徐玲龚岱辰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青少年对策

徐玲 龚岱辰

摘 要:青少年的整体发展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纵观近些年有关青少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个群体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在降低,热衷于游戏世界,犯罪率上升,性成熟提前和心理问题等成为突出问题。对此,提出在适应全球化的背景下,关注身体素质提高,加强网络建设,构建美好家园和校园环境,加强性教育和社会保护等措施,力求使该群体实现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04-02

1 关于青少年的界定

青少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年龄群体概念,泛指介于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特定年龄段的群体。学者们认为很难给青春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例如包括信息来自于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从所有的这些观点和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解释青春期是一段改变、转化的时期。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为自己成人角色的转换做准备。

本文以城市青少年为对象,主要是指在城市中生活的介于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群体。

2 城市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 身体素质降低

教育部和卫生部的相关文件规定,中学生应该保持每日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根据一份以北京青少年的睡眠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8.1、7.8、7.2、7.1小时,而这还不包含有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初三和高三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男生运动的次数多于女生,运动的频率也较高,体能达标上,男生基本没有困难的比例为47.7%,女生为397%,有一定困难的男生为51.8%,女生为59.6%,从总体来看,运动量不足。并且,青少年的近视率也逐年上升。这些都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成才。

2.2 犯罪率上升

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5%左右。这中间,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我们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其中不少是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观察各地案件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的犯罪主要以团伙作案为主,手段野蛮、残忍,往往不计后果,突发性犯罪多,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这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缺少社会关注和爱护以及家庭关怀的综合结果,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2.3 性成熟提前

城市家庭的生活条件一般比较优越,对青少年的身体成长方面关注较多,许多孩子过度补充营养,使得总体的性成熟时间提前。随着自身的不断升值,进入青春期以后,不再是单纯的长高变壮,其中也包含生殖能力和生育能力。性成熟是青春发育的主要标志,当他们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走向成熟并知道性的存在时,便对性产生了关注,知道良性的差别,对异性产生好奇心,产生接近异性的倾向。同时,由于自我调控能力和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对避孕知识的缺乏,使得近年来未成年女性怀孕的比例上升,对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2.4 心理问题突出

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对青少年形成冲击,迫使生长环境发生种种变化,无法适应时,就容易出现问题,对其造成负面影响。城市社会发展迅速,使得各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弱势的社会地位容易导致青少年群体产生受挫情绪和悲观想法,心理负担加重,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青少年只能从非正规的渠道里去寻找关于心理现象的知识。然而这些来自非正规渠道的知识,很可能是支离破碎的、张冠李戴的、含糊其词的,有些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或者是教唆堕落的,这都容易导致这个群體的心理问题。

3 青少年问题的应对机制

3.1 关注身体素质的提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青少年发挥才智,实现自身目标,服务社会与家庭的前提是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忽视了“体”这一方面,只有在中考和高考时对这一方面进行考核,平时的体育课锻炼对于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远远不够。为此,首先应该保证睡眠,减少压力,改变应试教育的步伐,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其次,增加学校内锻炼身体的机会,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最后,调整学生自己的态度,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

3.2 构建幸福家庭和美好校园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最重要的两个场所,这两个地方的环境如何对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巴克认为父母监督和管理的缺乏会导致孩子与处境不利的同伴的关系越来越近,或者会促使孩子想要从外界寻求在过于自由或者过于保护的家庭中缺失的人际关系,这就导致青少年发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在校内,老师的关爱与指引也十分重要,教师应该注重学习与提高心理健康发展两个方面,不因为学习成绩的优劣对学生形成差别待遇,相反的,对待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提供温暖,使其增加自信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沉溺于消极懈怠的情绪无法自拔。

3.3 加强性教育

传统中国认为性难以启齿,不能光明正大的进行谈论,但殊不知,正是因为闭塞的环境,使得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懵懂,想要探寻又没有了解渠道,才会选择从网络中去获得信息。但同时,网络中提供的信息也不完全正确,负面的东西总是存在,这两方面同时促使青少年形成了错误的观念。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和家长不应该总是一味的忽略或者躲避性话题,讲解性知识,带着学生观看性教育的视频,介绍男女不同的身体结构和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不同,从而减少因为无知发生惨剧。

3.4 加强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

社会的支持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提高支持力度,采取措施扫除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例如无证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等,有政府部门采取正式的教育专家团队走进校园和家庭,从专业知识方面宣传心理学知识,开设家长学校,宣传更多走进孩子内心的渠道与捷径,不盲目要求孩子改变。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协调与配合,形成强大的保护和指引正确的方向,帮助青少年茁壮成长。

4 结论

青少年是富有创新意识、行动能力很强的群体,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过度成为年人之前,需要各方面的保护。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改革开放浪潮的强力推动,我国的社会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对我们的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在面对这样一个考验时,需要我们理性对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思考解决之道。青少年又是叛逆和不服输的群体,在面对这个群体时,我们不能进行过分的打压和强制,疏导才是关键,给予高度的重视,才有利于这一群体真正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郑钢.当前中国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及若干潜在问题[M]//青少年参与和青年文化的国际视野.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49-76.

[2]苏淑君,李舜曼.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2011,(6):54-58.

[3]赵敏,李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0,(18):197-198.

[4]王彬.青少年问题与现代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3):8-12.

[5]郭未,杨胜慧,郑晓瑛.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考察[J].城市问题,2013,(1):74-80.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青少年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青少年发明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