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少小儿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5-07-30 04:48单雅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

单雅琴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小儿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筛选静脉置管患儿142例,进行过护理干预者90例纳入干预组,未进行过护理干预组者5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3.33%、并发症合计例次率8.89%低于对照组的3.85%、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小儿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置管;导管相关并发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静脉置管是长时间输液的一种可靠手段,可避免反复穿刺,减轻血管损害。但静脉置管做为一种侵入性、创伤性的医疗技术,客观上增加病原菌定植、感染风险,存在相关并发症,常见导管相关性感染,一旦发生轻则影响治疗、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重则可加重病情、引发脓毒血症,甚至可致患者死亡。近年来,小儿危重症、免疫性系统疾病、血液病与白血病发病率有所上升,需静脉置管者并不少见,因小儿自我护理能力差、配合能力不足,易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为此,本院制定并实施了针对小儿静脉置管者护理干预策略,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8月采用静脉置管的患儿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有家庭照料者;③认知、精神正常,非痴呆儿;④责任人知情同意。其中男101例、女41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年龄(5.5±1.8)岁。原发病:过敏性紫癜8例、白血病8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63例、肾病综合征21例、其它42例。颈内静脉双腔导管70例、股静脉双腔导管72例。其中进行过护理干预者90例纳入干预组,未进行过护理干预组者5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部位、原发病、性别特征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艾贝儿型双腔导管,局麻SELDINGER技术插管。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穿刺点对策,肩下可垫一软枕,明确穿刺点,常规消毒,5 mL注射器抽吸2%利多卡因局麻,试探血管,20°~45°进针,见回血后送入导丝,拔管穿刺并沿导丝递送导管,进深12~15 cm,回抽通畅,以肝素封管,敷料固定。股静脉置管,仰卧,下肢屈膝外展、外旋,探明穿刺点,2%利多卡因麻醉,30°~45°进针,进深20 cm左右[1]。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①置管前干预,选派一名经验丰富、态度和蔼、面容和善的儿科护士协助,先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置管目的、方法、可能获益、相关并发症情况,强调护患配合的重要性,要求家属配合护士做好患儿安抚工作,对于可正常沟通患儿,也可一并进行健康教育;②置管时,掌握儿童性格特征,轻声呵护,或循循善诱,或口气严肃,善用激励、劝慰,调整患儿状态,使其能准确的掌握配合基本要领,具备基本的配合意识,消除患儿的抵触情绪,期间应发挥家属与患儿的沟通作用;摆位时,避免用力过大,可采用松紧度适宜的束带约束;置管穿刺前,应以软膏消毒皮肤,熟练的掌握穿刺技术,轻柔操作,避免用力过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若患儿有哭闹、挣扎情况,必要时给予药物镇定镇静,或指导家属配合,与患儿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③置管后,加强输液间期管理,不宜起床活动。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 18.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并发症合计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置管并发症管理是一直是临床护理难题,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包括置管技术、血管条件、置管质量、置管位置、导管类型、后期管理的,小儿置管发生并发症相较于成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①配合意识不足,易影响穿刺,增加失败风险,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影响置管操作,增加走形弯曲风险,损伤血管,影响留置时间,增加静脉炎发生风险[2];②肢体短小,血管较细,辨认不易,即使进行了术前血管超声定位,护士技术水平不足也极易致置管失败;③术后护理难度大,特别是5岁以下小儿,理解能力、配合能力、依从性不足,精力旺盛,对躯体不适耐受差,易翻身、用力起坐,易致脱管、血肿,增加机械性损伤发生风险[3]。所以,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做好置管后管理,干预要点为做好与家属的沟通、配合,应把握患儿心理特征,许多患儿更愿意接受命令式语言,可以严肃的口吻增强患儿配合意识,有的患儿被过分溺爱,惧怕疼痛,应尽量劝诱,善用激励,适当夸大不配合的后果,暗示越不配合,疼痛越剧烈,尽快置管,及早治疗,才能早日出院,激发患儿治愈疾病的愿望。

本次研究中,干预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3.33%、并发症合计例次率8.89%低于对照组的3.85%、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确实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保障输液安全、持续、有效,增进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需注意的是,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血流量不足、局部出血、感染、导管堵塞等,其中多数是可以避免的,以局部出血为例,对于穿刺置管操作不合乎规范有关,此类护理差错虽为小概率事件,但一定程度反映护士综合护理能力。为提高持续干预效果,可采用PDCA循环法、循证分析等科学分析与管理方法,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干预路径[4]。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小儿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 艳,槐 宇,薛 菲.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518-2519.

[2] 秦凌艳.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2):68-69.

[3] 王 慧,徐 敏,贾丽丽.小儿血液净化留置深静脉置管62例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82-383.

[4] 邱 梅,张 华.PDCA循环护理队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率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12(30):3772-3773.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小儿
小儿腹泻不要慌,中医贴敷来相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小儿推拿退热作用探讨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