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像中的克拉玛依

2015-07-31 12:41孙志民
新西部 2015年1期
关键词: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戈壁

作者简介

孙志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克拉玛依市摄影家协会荣誉主席。曾任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工会副主席,克拉玛依市第三届、第四届摄影家协会主席。

我喜欢摄影,因为影像能够让人们看到比任何描述都更加真切的历史。

我出生于新疆,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了三十八年,亲身经历了这块宝地的巨大变迁,而且拍摄了一些当时看似是很不起眼、现在看来却弥足珍贵的图片。

在油田拍摄,我常常被一些壮美的形态所感动。那些高耸的钻机、巍峨的炼塔、星罗棋布的抽油机、密如织网的油管线、宛如城堡的储油罐,在我的眼中已不再是冷冰冰的生产装备,而是变成了一件件魅力无穷的艺术品,唤起我对图案、韵律、节奏的联想,带给我一种雄伟之力、奇特之美的享受。

最令我注目的还是那些工作在祖国西部油田的建设者,他们常年坚守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在交通和信息还不发达的那个年代,生活艰苦而孤独,工作单调而枯燥,有时还处于一种非常态、高风险的作业环境中,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记得1977年,有一次陪同一位石油部门的领导到油田的石西探区了解职工队伍情况,汽车长驱300多公里,在新疆古尔邦通古特沙漠腹地颠簸,经历了酷热、飞尘、蚊虫、枯燥、饥渴以及沿途的荒漠、沙丘、枯木、帐篷、地窝后,这位领导感慨地说,不要说在这里搞建设了,就是能够坚持常住下来,不当逃兵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石油工人真是伟大呀!

这是一群竖塔为志,凿地为穴,钻油为生的石油钻井人,因为他们,油田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当一口口油井喷出原油时,人们会在审视石油中,体会石油钻井人的生命价值。

面对今天在沙漠戈壁上建起的一座座现代化的石油城,人们能否想象出当年创业者的艰辛和悲壮!

猜你喜欢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戈壁
克拉玛依胡杨
戈壁里的水波
月夜戈壁
更正
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
戈壁深处“战味浓”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再唱克拉玛依
新疆克拉玛依市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对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民汉合校后工作开展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