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5-07-31 23:36陈朝晖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管术吻合术导尿管

陈朝晖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分析

陈朝晖

目的 对应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患有前尿道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88例前尿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44)。采用常规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尿道损伤手术治疗操作总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前尿道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患有前尿道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前尿道损伤;治疗

前尿道损伤是临床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开放性手术是早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其会对尿道解剖结构造成破坏,术后患者通常会伴有尿道狭窄等并发症,需要多次尿道扩张处理,同时这也会对性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1]。在腔内泌尿外科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输尿管镜、电切镜等技术已经逐渐被引入到临床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2]。本次对患有前尿道损伤疾病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中医院就诊的88例前尿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44)。对照组患者尿道损伤发病时间1~27 h,平均发病时间(5.3±0.9)h;已婚患者26例,未婚患者18例;患者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6.4±1.2)岁;治疗组患者尿道损伤发病时间1~26 h,平均发病时间(5.2±0.8)h;已婚患者27例,未婚患者17例;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6.3±1.1)岁。2组上述3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取截石位后常规消毒铺单。且术后均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服用雌激素7 d左右,对阴茎的勃起功能进行控制。采用常规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患者的会阴部做倒“U”形切口,使尿道的损伤位置能够充分暴露,将金属尿道探子从患者的尿道口插入到发生损伤的位置露出尿道裂口,对创口实施修整处理之后进行缝合,应F 16~F 18双腔导尿管进行导尿[3]。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从患者尿道口逆行置入输尿管硬镜至尿道断裂的位置,采用液压灌注泵对尿道断裂处的血凝块进行清理,在尿道发生断裂的位置沿正常黏膜将F 4~F 5输尿管导管置入,有尿液滴出后则表示导管已经顺利插至膀胱,沿导管将窥镜置入,对膀胱是否发生病变进行分析,留置导管,将输尿管镜撤出。将F 16~F 18三腔导尿管顶部剪掉,沿输尿管导管插至尿道,到达膀胱之后可以将导管撤出,在气囊里注入30 mL,并固定于大腿内侧,实施止血、冲洗膀胱操作[4]。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1)临床治愈:排尿处于通畅状态,尿线较粗,不需要进行扩张处理,或只需要偶尔进行扩张处理,可允许F 20以上的探子通过;(2)有效:排尿基本处于通畅状态,需要定期进行扩张处理,可允许F 18的探子通过;(3)无效:排尿仍然不畅通,尿线较细,需要频繁进行扩张处理,或再次实施尿道狭窄手术治疗[5]。

1.4 观察指标 选择尿道损伤手术治疗操作总时间、前尿道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前尿道损伤疾病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前尿道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2.2 尿道损伤手术治疗操作总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对照组常规开放尿道吻合术共计操作(68.74±10.43)min,患者在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3.26±3.89)d;治疗组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共计操作(29.64±6.57)min,患者在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9.56±2.13)d。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在常规开放尿道吻合术期间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18.2%;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2.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道吻合术或尿道会师手术可以在尿道损伤发病的早期阶段对患者的尿道进行修复处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尿道的完整,并可以使血肿彻底消除,降低发生尿外漏的可能性,但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会造成新的创伤,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目前并不被推崇,取而代之的是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该方法可以使开放会师手术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解决,并可以实施前列腺牵引操作。在输尿管镜的辅助下实施尿道置管手术治疗[6]。相比其他手术方式而言,进入尿道近侧端和膀胱的难度明显降低,可以对膀胱内部的具体状况进行更加精确的观察。将导尿管准确置入,不但可以将尿液引流的问题解决,还可以对发生损伤部位起到有效的压迫止血作用,对已损伤尿道的生理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7]。归纳起来该项手术方式的主要优点包括:(1)手术产生的创面较小、出血量少;(2)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感更加理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低;(3)术后恢复速度快,住院治疗时间短;(4)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相对较短,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低[8-9]。

[1] 方志启,吴刚,王贺彬.输尿管镜下置导尿管治疗前尿道损伤临床分析[J].国内镜杂志,2011,11(11):1184-1186.

[2] 吴刚,方志启,陈冬,等.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置导尿管治疗前尿道损伤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9,19(18):925-926.

[3] 黄永明,田莉,严坤,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附21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3,19(14):120-121.

[4] 赵宁,臧运江,周全,等.微创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外伤(附31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2):140-142.

[5] 葛兵,袁世强,黄毅.输尿管镜下治疗急性尿道损伤28例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1,15(12):433-434.

[6] 张中华,谢文虎,杨健,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八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10(12):122-123.

[7] 丁翔,严春寅,温端改,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断裂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12(16):448-449.

[8] 李宏岩,李海,张茁,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治疗尿道球部断裂疗效观察渊附13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10(19):660-661.

[9] 郑玉红.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尿道断裂护理16例[J].中国医药指南院学术版,2009,14(12):145-1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14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13

江西 343800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中医院 (陈朝晖)

猜你喜欢
管术吻合术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