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2015-07-31 23:36刘成辉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介素气胸顽固性

刘成辉

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刘成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80例顽固性气胸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凝血酶胸腔内注射,研究组给予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比较2组患者漏气终止时间、不良反应、复发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仅为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漏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5%(3/40);对照组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5%(5/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安全性较好。

顽固性气胸;白细胞介素2;疗效

顽固性气胸是气胸的一种,治疗较为棘手。临床上通常将复发性气胸肺压缩≥40%或闭式引流14 d后仍有漏气的患者归为顽固性气胸的范畴。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1-2]。选取在胸腔闭式引流的基础上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2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顽固性气胸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为单侧自发性顽固性气胸。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1~82岁,平均(54.28±12.45)岁;其中左侧气胸19例,右侧气胸21例;复发5例,首发35例;张力性气胸13例,交通性气胸27例;合并肺结核8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11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3~79岁,平均(54.61±12.09)岁;其中左侧气胸17例,右侧气胸23例;复发7例,首发33例;张力性气胸15例,交通性气胸25例,合并肺结核6例,慢性支气管炎23例,支气管哮喘11例。2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气胸分布、合并症以及是否首发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治疗,待肺组织复张充分后行下一步治疗。研究组采用白细胞介素2胸腔注射治疗,利多卡因(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20065387)5 mL、150万IU白细胞介素2(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 20040020)与40 mL生理盐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 20056626)混合后行胸腔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凝血酶胸腔注射治疗,利多卡因5 mL、1000 IU凝血酶(安徽桑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 20040020)和4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行胸腔注射。注射完毕后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使胸膜充分接触药液。将引流管接通,若水封瓶排出气体,则将气体排完后关闭2 h,2 h后再次打开引流,48 h内症状消失,无气体排出、胸部X线片提示肺复张、呼吸音正常则表明胸膜粘连成功,拔除引流管。否则需再次行胸膜粘连术,直至胸膜粘连[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漏气终止时间、不良反应和复发发生情况。(2)疗效评价标准[4]:漏气终止时药物注射次数≤3次,引流瓶内气体排出停止,拔管前后行胸部X线片检查,肺压缩低于10%者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和终止漏气时间对比 研究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仅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漏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顽固性气胸患者临床疗效和终止漏气时间比较

2.2 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过程中,研究组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5%,对照组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6)。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胸腔积液经闭式引流均治愈,其余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得到改善。见表2。

表2 2组顽固性气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胸腔镜手术、胸膜腔粘连术和开胸手术均是治疗顽固性气胸常用的治疗手段[5]。胸膜腔粘连术是其中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的一种[6]。其通过将生物刺激剂或理化刺激剂注入胸腔,进而引起无菌性胸膜炎的发生,通过胸膜粘连的方式闭锁胸膜腔。有研究指出,胸膜腔粘连术促进胸膜粘连的过程中细胞因子发挥着积极作用[7]。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趋化因子,直接注射后可避免其他刺激剂造成的非特异性损伤,可以认为最适合应用于闭锁胸膜腔[8]。目前白细胞介素2在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较多,同样是注入胸膜腔发挥作用[9]。本研究应用白细胞介素2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结果显示,2组终止漏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仅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凝血酶胸腔注射相比,白细胞介素2的效果更好。同时,研究组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率为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白细胞介素2在保持较好安全性的前提下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可通过刺激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胸膜腔闭锁。

白细胞介素2作为一种常见药,同时也是来自于人自身,易获取性和安全性均有一定保障,避免了滑石粉等刺激剂的剧烈不良反应[10]。

综上所述,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安全性较好。

[1] 宋勇,马书艳,刘新星,等.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26例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3-44.

[2] 葛永强.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0例[J].当代医学,2012,18(11): 68-69.

[3] 宋勇,刘新星,范炜,等.红霉素联合凝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顽固性气胸1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584,2614.

[4] 林坚青,孔令校,林春英,等.20%人血白蛋白胸腔内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12):57-58,72.

[5] 梁忠诚,梁雄斌,陈建成,等.顽固性自发性老年气胸的治疗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3,33(5):340-341.

[6] 王信杰,徐玉荣,马晓辉,等.负压吸引辅助自体血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8):13-15.

[7] 郭令军,王敬亭.白细胞介素-2治疗顽固性气胸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7):6624-6625.

[8] Kwon BI,Hong S,Shin K,et al.Innate type 2 immunity is associated with eosinophilic pleural effusion in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8(5):577-585.

[9] 林权,许湘萍.胞必佳、重组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4):672-673.

[10] Huang SY,Yeh CM,Chou CM,et al.Chylothorax after left side pneumothorax surgery managed by OK-432 pleurodesis:an effective alternative[J].J Chin Med Assoc,2014,77(12):653-6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35

江西 342300 于都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刘成辉)

猜你喜欢
介素气胸顽固性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引流术后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