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分析

2015-07-31 23:36马立川韩启定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通气

马立川 韩启定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分析

马立川 韩启定

目的 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入院监护、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的效果。结果 78例患者经过24 h急诊救治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呼吸、心率、PH、PaO2和PaCO2分别由治疗前的(34.5±2.3)次/min、(130±18)次/ min、(7.16±3.1)、(78.6±4.2)mmHg和(66.8±3.4)mmHg转变为治疗后的(18.6±3.2)次/min、(85±7)次/min、(7.43±2.5)、(94.7±3.9)mmHg和(45.5±6.9) mmHg。结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情况危急严重,需要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救治。

重症;支气管哮喘;救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尤其以老年人发病较为多见。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咳嗽、气喘,该病多发于冬季且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哮喘急性发作引起的严重呼吸困难[1],发作开始后,患者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是引起哮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救治重症哮喘患者、降低其病死率尤为必要。本研究选择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探讨重症哮喘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云南省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入的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78例哮喘患者均有哮喘疾病门诊就诊史或住院史,且均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78例患者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4.6±6.2)岁。哮喘史2~17年,平均(7.35±3.2)年。78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如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极度憋喘,强迫端坐位,大汗淋漓,心率>120次/min,精神紧张等。

1.2 方法

1.2.1 院前救治方法 接到120急救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急救现场,将患者扶上救护车并使其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的姿势,在到达医院救治的路径中,应尽量选择平缓且距离近的道路,以免途中产生车辆的颠簸或其他意外情况引起的患者意外二次损伤,同时还应通过吸氧面罩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在此基础上使用雾化吸入剂帮助患者进行支气管扩张,并开通静脉通道并给予患者氨茶碱以舒张支气管。整个入院前救治过程必须保证时刻监视患者体征变化,初步判断患者病情。

1.2.2 急诊室救治方法 患者入院后继续给予吸氧急救,同时给予血压、呼吸、心电图等监护,并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如若夜间患者痰量及吐痰次数增加,则应及时通过异丙托溴铵使患者得到改善,并视情况尽早通过剂量为100~400 mg/d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进行初步治疗;如患者同期还伴有一定程度的肺部感染,则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立刻补充患者体内生物碱(以适量碳酸氢钠为宜)。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护理困难的特点,患者一般进食量特别少,在进食量达不到标准时还伴随水分丢失量增多,所以要进行充足的补液补充患者失水情况,以防止患者出现脱水现象和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在给予传统的抗炎、吸氧、解痉平喘治疗后,患者病情会得到明显缓解,如若缓解不理想,则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2~0.6 mg。如果进行上述治疗后患者病情仍鲜有缓解或病情出现突发性恶化者,则应及时利用口鼻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行机械通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O2、PH、PaCO2等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全面的院前和急诊室救治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向正常范围进行恢复,呼吸困难症状有所减轻,氧饱和度升高,动脉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x±s)

3 讨论

全球支气管哮喘患者大约有1.6亿,而我国约有2000万患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LA)是由如嗜酸性粒T细胞、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病理反应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病变。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气道狭窄[3-5],致使患者通气不良,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或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本研究中所提及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则是支气管哮喘的持续危重状态,约占全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20%左右。重症支气管哮喘具有症状重、病情急等一般支气管哮喘所不具备的特点,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迅速并发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6-8]。故争分夺秒、迅速有效的院前及急诊室无缝隙衔接救治,迅速缓解支气管持续痉挛状态,防止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救治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4]。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一般可分成发作期、持续期和缓解期3个阶段,在发作期,若没能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很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医护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的病痛,确保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中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24 h急诊救治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呼吸、心率、PH、PaO2和PaCO2分别由治疗前的(34.5±2.3)次/min、(130±18)次/min、(7.16±3.1)、(78.6±4.2)mmHg和(66.8±3.4)mmHg转变为治疗后的(18.6±3.2)次/min、(85±7)次/min、(7.43±2.5)、(94.7±3.9)mmHg和(45.5±6.9)mmHg,改善非常显著。该结果提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情况危急严重,需要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救治,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1] 徐永慧,后冬梅.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夜间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74-47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177-185.

[3] 黄英,杨和平,熊玮,等.35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9):156.

[4] 张羽镝,王琳,孙会春,等.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分析[J].中外医疗,2014(9):76,78.

[5] 易建平.重症哮喘患者35例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7):31-32.

[6] 唐鸣秋.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8):10-11.

[8] 杨大琼.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3):14-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42

云南 671000 云南省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马立川 韩启定)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通气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