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失眠的护理对策

2015-07-31 23:36舒海英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障碍情绪因素

舒海英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失眠的护理对策

舒海英

目的 探讨颅内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对应措施。方法 收集有睡眠障碍的48例颅内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即术后通过改变病房环境、疏导患者心理障碍、正确使用镇静药物、转变患者消积情绪以及对患者实施放松音乐疗法等去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改变病房环境、疏导患者心理障碍、正确使用镇静药物、转变患者消积情绪以及对患者实施放松音乐疗法等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治疗组的睡眠评分比观察组有明显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颅内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改变病房环境、疏导患者心理障碍、正确使用镇静药物、转变患者消积情绪、放松音乐疗法等可提高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睡眠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与患者的情绪、心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失眠者常感觉入睡时间增长,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状态低下。由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特殊性,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烦躁、治疗态度消极等不良情绪,严重时常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1]。此外,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需绝对卧床而引起全身酸痛等症,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失眠状况,形成恶性循环[2]。而睡眠质量低下容易导致患者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更使患者情绪容易激动,有可能导致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危及患者生命[3]。临床上对于失眠的治疗常用镇痛剂和镇静剂,颅内动脉瘤患者也不例外,但单纯地应用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对镇痛和镇静剂产生依赖性,有时候如果因用药不当,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对4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中的2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能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48例有睡障碍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进行介入治疗前后的患者;(3)小学以上文化程度;(4)意识清醒,均有睡眠障碍;(5)自愿参与并配合;(6)合并其他疾病者排除。入院时按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5.4±7.5)岁,入院后均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6例,其他部位动脉瘤3例;观察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3.1±6.3)岁,入院后均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的睡眠状况、文化程度、肿瘤性质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措施。(1)改变病房环境:包括调节病房的照明、通风、环境卫生、尽量消除噪音等;(2)疏导患者心理障碍:主要是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后患者沮丧、焦虑、无助、孤独等心理状况进行抚慰和温暖等;(3)正确使用镇静药物:主要是减缓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后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同时有助于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4)转变患者消积情绪: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后患者由于社会地位改变、经济条件恶化、生理状况不佳等因素而往往存在消极、沮丧等情绪,常常难以入眠[4]。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转变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其治疗的信息和积极性,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5)放松音乐疗法:可根据患者个人的喜好,在患者入睡前给患者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放松患者紧张情绪,以帮助其入眠。

1.3 睡眠质量评估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按该量表中的9个自评和5个他评项目、18个条目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生理病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统计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与患者数量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统计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中,经济上的因素时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主要由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手术费用昂贵,给大多数患者自身及其家人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另外,疼痛也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需要在股动脉进行穿刺和给药,术后患者,术肢需制动,且穿刺部位需加压包扎,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疼痛也是影响睡眠的一个主要因素。

2.2 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睡眠障碍患者数量统计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其在睡眠障碍患者中占有的比例越小,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睡眠障碍患者数量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无论年龄大小,随着患者学历的提升,术后睡眠障碍的患者例数越来越少,这可能是患者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差异比较大,心理承受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差异较大引起。

2.3 2组患者PSQI评分结果比较 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睡眠评分比观察组有明显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对2组患者分别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患者PSQI评分结果显示,被施以改变病房环境、疏导患者心理障碍、正确使用镇静药物、转变患者消积情绪、放松音乐疗法等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的睡眠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

表2 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睡眠障碍患者数量统计结果

表3 2组有睡障碍的颅内动脉瘤患者PSQI评分结果比较(x±s)

3 讨论

3.1 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睡眠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生理病理因素、特殊心理状况、手术方式以及患者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的改变等等。

3.1.1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 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5]。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6]。临床上以自发脑出血、脑血管痉挛、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症状为特点。动脉瘤的破裂常是产生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要保持绝对卧床,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防止因躁动不安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可能。进行介入术后,动脉瘤仍然有破裂的可能,因此这常常是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疾病的恐惧和介入后的不适是患者失眠的两个主要原因。

3.1.2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特殊心理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多的患者因为担心被亲朋好友抛弃、对疾病的恐惧、对家庭造成负担等而产生睡眠障碍。另外,本组48例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中,小学文化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最多,而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患者则最少,这可能是患者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差异较大,心理承受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差异较大引起[7]。

3.1.3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手术方式的特殊性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需要在股动脉进行穿刺和给药,术后患者,术肢需制动,且穿刺部位需加压包扎,因此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本研究中有35例的患者睡眠障碍与疼痛有关。

3.1.4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改变 介入手术虽然安全性较好,但是手术费用高昂,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与治疗也花费巨大,加上有的患者住院时间长,失去工作能力及社会地位,或者是因为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又因社会角色的转变,而担心被家属、朋友抛弃,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等而导致睡眠障碍。

3.2 护理对策

3.2.1 疏导患者心理障碍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对疾病产生恐惧,所以应根据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多与患者交谈,进行安慰,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的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2 正确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减轻介入术带来的痛苦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需要在股动脉进行穿刺和给药,或者是因为介入的栓塞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8]。术后的患者,术肢需制动24 h,且穿刺部位加压包扎6~8 h,常规卧床休息,易使肌肉产生紧张和疲劳造成患者腰背酸痛、全身不适。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时间,对疼痛作出正确的评估。合理采用三阶梯止痛法缓解疼痛。此外,对于依赖催眠药物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充分的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适当给患者服用。

3.2.3 改变患者环境,尽量给患者提供能减轻介入术后痛苦的环境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对新环境感觉不适,且该疾病的患者需要保持觉得的卧床休息,环境的好坏很容易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有利于入睡的环境,病房温湿度适宜、病室空气流通,无异味,灯光亮度适中等。巡视病房或交接班时动作要轻,说话声音要小。

3.2.4 对患者实施放松音乐等疗法,放松患者情绪,帮助其入眠。

颅部的介入治疗、栓塞等使很多介入术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的头痛和疼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认识水平等帮助患者有选择性地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以达到转移患者注意力、松弛紧张情绪等目的。或者向患者介绍同类治愈病友认识,介绍成功经验,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书刊,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心情开朗,从而利于其入眠[9]。

4 结论和展望

睡眠障碍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因疾病本身和自身心理、生理因素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入院以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患者情绪焦虑、对疾病的恐惧、疼痛等均可造成睡眠障碍。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病的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增加了白天的睡眠,从而加重了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下降。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的白天精神状态、夜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睡眠障碍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精心的护理可以减轻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质量,对防范并发症,尤其是防范因患者情绪激动而导致的动脉瘤二次破裂具有巨大的帮助。由于好的睡眠有利于缓解患者情绪,平稳患者血压,从而能防止动脉瘤的二次破裂,因此怎样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将还是将来科研研究的方向之一。

[1] 负秀俐,贺宝丽,宋园园,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5(8 B):60-61.

[2] 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24.

[3] Brilstra EH,RinkeI GJ,Algra A.RebIeeding。secondary ischemja and timing of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logy,2000,55(11):1650-1660.

[4] Roos YB,de Haan RJ,Beenen LF,et al.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a prospective hospital based cohort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0,68(3):337-341.

[5] 凌峰,李铁林,刘树山.介入神经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6] 徐爱娟,徐应玲.经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72例[J].术后苏醒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59-1960.

[7] 王锋存.颅内动脉瘤栓塞的并发症及处理[J].疑难病杂志,2009,8(9):560-561.

[8]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1.

[9] 王志成,唐佳.音乐疗法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 C):1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83

四川 643000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舒海英)

猜你喜欢
障碍情绪因素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解石三大因素
跟踪导练(四)2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