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教师近亲繁殖状况与论文产出

2015-07-31 08:44张冰冰
复旦教育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称学术论文

张冰冰,沈 红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教师以生产和传播高深知识为业,论文是高深知识的重要呈现形式,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是学术职业发展和大学发展的共同表征。从学源来看,大学教师可分为非近亲繁殖和近亲繁殖两类,而近亲繁殖“普遍存在于发达的和发展中的高等教育系统”[1],并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不利因素[2]。自20世纪末期至今,近亲繁殖受到国内外大学的抵制,如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不再雇用本校毕业博士生留校任教[3];2004年北京大学“原则上不从本院系单一学缘的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教师”[4];湖南大学于2014年5月出台规定,“不准本校博士毕业生直接留校任教”[5]。这样看来,大学已对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影响做了“盖棺定论”。然而,学术研究中近亲繁殖对教师论文产出的影响却尚无定论,不同的研究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那么,近亲繁殖是否真会导致教师较低的学术论文产出呢?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大学教师近亲繁殖状况对教师学术论文产出的影响,以对大学教师聘任和学术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近亲繁殖的概念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Eliot)于20世纪初期首次提出了近亲繁殖的概念。他认为,“对大学或学院而言,聘用自己的毕业生是自然的,却是不明智的。之所以是自然的,是因为这些毕业生已经为负责选聘的权威们所熟稔,他们已经被关注多年;之所以是不明智的,是因为近亲繁殖会对大学带来致命的危险。”[6]但他并没有对近亲繁殖的概念做出精确界定。1935年伊尔斯和克利夫兰(Eells & Cleveland)将教师从工作所在学校获得一个或多个学位的现象界定为近亲繁殖。[7]1960年贝雷尔森(Berelson)认为大学直接留任其博士毕业生的现象为近亲繁殖,但具有外校工作经历的为衣锦还乡(Silver-Corded)。[8]

(二)关于近亲繁殖的正负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近亲繁殖并不总是不好的。1960年卡普洛和麦吉(Caplow & McGee)认为近亲繁殖促进了20世纪一段时期内美国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9]2008年帕迪利亚(Padilla)认为在高度近亲繁殖的系统中,教师对机构的忠诚度高于其对学科的忠诚度。[10]近亲繁殖也有利于缩短大学雇用过程,降低雇用决定失败的不确定性。[11]另外,留校教师因保留了所在机构的信念、准则和独特习惯,近亲繁殖有利于大学文化的形成与传承。[12]

然而,近亲繁殖对个人和大学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对个人而言,近亲繁殖允许旧有观点在不被重新验证、更新和扬弃的基础上继续流行,导致教师知识范围的狭窄和职业发展的停滞不前。[13]对大学而言,近亲繁殖“阻止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导致了同一性和狭隘性,制约了院校的发展活力”[14],影响大学学术的开放性,不利于科研生产力的提高[15]。近亲繁殖也会造成“人缘关系”的非理性,滋生学术腐败,从而影响大学管理的民主性。[16]综上所述,近亲繁殖主要影响着大学学术的开放与封闭和大学管理的民主与集权。

(三)关于近亲繁殖状况与论文产出的关系

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近亲繁殖导致教师较低的科研产出。伊尔斯和克利夫兰在1935年选取2036对留任教师与外来教师,通过配对对比发现留任教师在晋升速度、科研产出和专业认同上都不如外来教师。[17]1938年霍林斯黑德(Hollingshead)对芝加哥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的案例研究发现留任教师的职称和学术成就都弱于外来教师。[18]同一时期,麦克内利(McNeely)[19]、瑞夫(Reeves)[20]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留任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较为迟缓。1966年佩尔兹和安德鲁斯(Pelz & Andrews)认为留任教师在创造力、独立性、交往能力和原创力上都不如外来教师。[21]1973年哈金斯和格兰特(Hargens & Grant)使用回归方法分析表明留任教师的科研产出较低。[22]2001年索莱尔(Soler)通过对教师近亲繁殖状况与论文发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近亲繁殖会降低教师的科研产出。[23]2010年霍尔塔(Horta)等人证实了上述结论并估计留任教师的论文产出比外来教师低15%。[24]2009年阎光才对两所大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的案例研究表明,近亲繁殖在学术产出上并无优势。[25]

其他学者的研究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认为近亲繁殖并不会导致教师科研产出低下。麦吉(McGee)于1960年对德克萨斯大学354名全职青年教师的调查研究认为,受限于地理位置、财政状况和区域发展,大学为吸引外校毕业生,在晋升等方面歧视留校教师,但同等条件下留任教师会更具有生产力,甚至具有博士学位的留任教师在著作和论文等方面都要优于外来教师。[6]1984年威尔和康拉德(Wyer &Conrad)将教师的努力参数引入模型后,发现两者的论文产出并无差异,但在调整教师的教学任务及其他非学术事务的时间分配后,留校教师在所有学术领域都更为多产。[26]2010年克鲁斯-卡斯特罗(Cruz-Castro)对7637名西班牙大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将性别、博士学位获得前的发表、学术工作时间、博士后状况、博士毕业时间、近亲繁殖状况和职称层次等变量加入分析模型后,留校教师与外来教师在论文发表上并无不同。[1]2008年严艳以医学院为例,发现在科研成果和课题的总体状况中,近亲繁殖并未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在论文产出方面,正高职称教师中外来教师的高产人群所占比例高于留任教师,但副高职称教师中外来教师在论文产出上的表现却不及留任教师。[27]2009年林杰使用“中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工作状况”的调查数据,发现留任教师的科研产出高于外来教师。[28]

综上所述,近亲繁殖因其对大学学术开放性和管理民主性的影响备受抵制,又因其对大学管理的便利和文化的传承而具备存在的合理性,但其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却并无定论。由于美国等发达高等教育系统中关于近亲繁殖的研究不一定适用于尚未成熟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而国内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已有不少大学已出台政策抵制近亲繁殖,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数据来源及研究假设

本文所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2013年对39所“985工程”大学四个学科(生命科学、机械、物理和经济学)9689名教师网上简历搜集所形成的数据库(Faculty Curriculum Vitae 2013,FCV),主要包含教师的学术背景、工作经历和人口统计学信息。本文又在FCV数据库的基础上选取6所大学的1166名教师作为深入分析样本,选样依据是简历中相关信息的完善程度;大学所在的地域(东、中、西),声望(参考某大学排名)和学校类型(理科或综合)。

为分析近亲繁殖状况对论文产出的影响,本文又搜集这1166名大学教师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发表情况,与FCV数据相衔接,形成本文的全部数据。本文统计教师自入职迄今为止发表的所有论文,用SCI和SSCI来衡量国际论文发表,用CSCD和CSSCI来衡量国内论文发表。

本文的基本假设是留任教师的论文产出弱于外来教师。本文界定:无任何外部工作经历且在获得最高学位的大学任教的教师被认定为近亲繁殖者,但不考虑获得最高学位前的外部工作经历。依据此界定,通过现任职学校、最高学位所获学校和授予年份、初始工作单位及年份五个变量来判定教师是否为近亲繁殖。

四、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一)论文发表总量(第一作者)

如表1所示,从国内发表论文量来看,留任教师人均10.75篇,高于外来教师的7.06篇;在职称相同的条件下,留任教师人均发文量都在外来教师的1.5倍以上。从国际发表论文量来看,留任教师人均1.79篇,低于外来教师的2.41篇;在教授和讲师群体中,外来教师国际发文量均高于留任教师。经检验,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显著性。

本文将国际发表量多于10篇或国内发表量多于20篇视为论文高产。如表1所示,在国际发表上,外来教师高产的比例高于其同行;但与教授和讲师不同,副教授中外来教师高产的比例为4.0%,低于留任教师的6.3%。在国内发表上,留任高产教师占比13.7%,高于外来教师的8.3%;随着职称升高,两组教师论文高产的比例差异越大。

上述数据表明,无论是国内论文发表总量还是高产教师比例,留任教师都高于外来教师,这种优势从留任一直保留到晋升教授,并不断加强。可能的原因是:在职业生涯初期,外来教师对新的学术环境存在适应过程,有必要构建新的学术交际网络和调整自身研究以适应所在院系的研究需要,而留任教师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并可能会得到原有研究团队或导师的支持,从而快速获得积累优势并逐步加强。在国际论文发表上,留任教师在论文发表总量和高产教师比例上都弱于其外来同行。可能的原因是:外来教师因流动而具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更擅长外文写作,也更熟悉国外的学术领域。

(二)论文发表单年峰值(第一作者)

“单年峰值”是指教师发表最多的某一年度的篇数,峰值越高表明教师单年的论文产出越多,代表教师单位时间内的学术生产力越高。如表1所示,在国际发表上,外来教师人均1.05篇/年,显著高于留任教师的0.80篇/年;考虑到职称变量时,外来教师发表的单年峰值都高于其相同职称的留任教师,并且在教授和讲师群体中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在国内发表上,留任教师发表的单年峰值为2.92篇/年,高于外来教师的2.09篇/年;在相同职称情况下,留任教师发表的单年峰值都高于外来教师,以上比较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

综上所述,外来教师国际发表的单年峰值较高,并且在不同职称的教师群体中具有一致性,而留任教师国内发表的单年峰值却远远高于其外来同行,不同职称教师的单年发表峰值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随着职称的升高而愈加明显。这与教师发表总量的比较结果相似,留任教师国内发表总量和单年峰值都更高,而外来教师则在国际发表上领先。

(三)发表总量与单年峰值的综合分析四象限图(第一作者)

本文根据论文发表总数与单年发表峰值将教师的发表状况划分为四种类型。图1可见,Ⅰ型教师的发表最优,Ⅱ型次优,Ⅳ型次之,Ⅲ型教师最差。在国际发表方面,外来教师发表为Ⅰ型、Ⅱ型和Ⅳ型的比例都高于留任教师,相同职称情况下亦然。教授和副教授教师群体中,留任教师发表为Ⅰ型、Ⅱ型和Ⅳ型的比例都低于外来教师;讲师教师群体中,除Ⅱ型外,外来教师发表为Ⅰ型和Ⅳ型的比例都更高。总体上来说,外来教师处于前三类的比例总和高于留任教师,即在国际发表上更突出。在国内发表方面,留任教师发表为Ⅰ型、Ⅱ型和Ⅳ型的比例都高于其他同行,不同职称的对比结果也都一致,且Ⅰ型和Ⅱ型的比例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增加。综合来看,留任教师在国内发表上具备明显优势,但在国际发表上却并无优势可言。

表1 教师是否近亲繁殖与论文产出的对比汇总表

(四)合作发表情况(非第一作者)

非第一作者的发表总数是对教师与同行合作的一个绝对衡量,其发表总数越多,表明该教师与同行合作的越频繁。如表1所示,在国际发表上,外来教师合作发表显著高于留任教师,且在不同职称群体中二者的差异都与整体一致。在国内发表上,虽然留任教师作为合作作者的发文量高于外来教师,但差异并不显著;相同职称情况下,留任教师的国内合作发表都高于外来教师,但仅在教授群体中二者差异才具有显著性。

图1 发表总量与单年峰值(以二者均值交叉为原点)

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可表现合作发表程度的“合作率”,即用教师非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的发表论文数之比作为教师合作发表的相对衡量。此比例越大,表明教师的合作相对越频繁。在国际发表上,外来教师的合作率为5.13,高于留任教师的3.11;在国内发表上,留任教师的合作率为3.89,低于外来教师的5.45;上述比较中二者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然而,合作率作为相对指标,必然受到教师第一作者发表总量的干扰,对发表总量的分组可有效避免这种干扰,即每个分组内的教师发表总量差异不大,比较相同分组的留任教师和外来教师在国内和国际发表上的合作率情况。如表1所示,几乎所有分组的留任教师在国际和国内发表上的合作率都弱于外来教师,即在发表总量相当情况下,外来教师与同行合作发表更为频繁。因此,综合考虑合作发表数量和合作率,留任教师在国内发表和国际发表上与同行合作程度都不如外来教师。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 留任教师的总体论文产出稍弱于外来教师,并且近亲繁殖会加重教师发表的本土化

上文将国际发表和国内发表进行单独分析,但在分析近亲繁殖与教师的论文产出关系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两者的区别,而教师国际发表与国内发表之比可以衡量教师发表的综合状况,对国内发表进行分组,比较相同分组内两者的国际发表。此时,留任教师的国际发表比相同分组的外来教师要低,即在国内发表相当的情况下,外来教师的国际发表更多。从前文关于发表总量、单年峰值和四象限分析的结果可知,留任教师在国内发表上强于外来教师,而在国际发表上却弱于外来教师。众所周知,与国内发表相比,国际发表有更为严格的同行评审,对论文质量的要求更高,反映了更广泛的学术认可。因此,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发表,虽然二者之间差距并不大,但留任教师的论文产出却稍弱于外来教师,同时其国际发表较低而国内发表较高,更具本土化特点。

造成留任教师和外来教师之间论文产出差异的原因可能有:(1)留任教师发表的路径依赖。由于我国学术系统发展的历史原因,老教师的发表较多集中在国内相对封闭的学术领域,留任教师受到母校和导师的庇护,能比外来教师更快地评上副教授,但却存在复制或效仿导师发表行为的可能,并有可能贯穿其整个学术职业生涯中。留任教师在学术生涯初期的发表更多受其导师的影响而更偏好于国内发表,形成初期的路径依赖,并将之持续甚至加深,而这种路径依赖确定了留任教师发表的本土化。(2)留任教师的学术经历限制了其学术发展。外来教师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更高,其中33.4%的外来教师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后经历的教师中,57.1%的外来教师的博士后经历在海外,而留任教师的这一比例为40.9%,同时38.6%的留任教师的博士后经历仍在母校;与外来教师相比,留任教师海外经历较少且长期固守母校,缺少必要的学术流动,限制了其学术发展。(3)与留任教师相比,外来教师更加努力。外来教师初期学术背景弱于留任教师,其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就读于“985工程”大学的比例远低于留任教师,但其在博士后阶段和海外学位获得上却高于留任教师;在职称晋升上外来教师后来居上,比留任教师更快评上正教授。因此,外来教师可能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够在学术背景上和职称晋升上赶超留任教师。(4)学术市场的交叉流动机制。学术市场内部存在交叉流动机制,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存在向更好的大学流动、同层次大学流动或留任本校和向较差的大学流动三种情况,而往往最优秀的毕业生更有可能向上流动,寻求外部工作机会,即同一学术市场内不同大学间存在交叉流动机制。因此,留任教师可能并不是母校同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而外来教师往往是其所在大学同期的佼佼者,在某种程度上留任教师的学术先天禀赋弱于外来教师。

2. 近亲繁殖会导致教师较低频率的合作发表

留任教师的合作国际发表总量低于外来教师,而在国内发表上二者并无差异;同时,在国内发表或国际发表发表总量相当时,外来教师的合作率较留任教师更高。因此,整体上留任教师与其他同行的合作发表频率更低。可能的原因为:(1)留任教师的学术流动较少,其学术网络相对于外来教师更为狭窄,与外校同行合作的可能性较低。(2)留任教师第一作者发表的可能更大,因为留任教师可能更早更多地独立申请或主持课题,而较少参与同行的课题研究。

(二)政策建议

近亲繁殖问题的解决要回归到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本身,从教师学术职业的准入、发展和晋升三方面出发。学术职业的准入是近亲繁殖的源头。建立“三公”招聘机制可降低近亲繁殖的规模,是对近亲繁殖源头的控制;通过政策影响教师的学术职业的发展,促进教师学术流动与交流,是对近亲繁殖影响的规避;通过“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的晋升评价机制可对近亲繁殖教师进行再度考核,筛选出最适合学术职业的教师,是对近亲繁殖结果的解决。

1. 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机制——近亲繁殖源头的控制

当前大学管理者并不支持近亲繁殖,部分大学已明令禁止聘任本校博士毕业生。近亲繁殖虽然会造成管理上的不便,但有利于优秀学术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而且通过分析发现近亲繁殖对教师论文产出的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先验假设,近亲繁殖对大学、学科和教师的发展功过参半。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机制,以能力优先为导向,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引进同一标准的优秀人才。所谓公开,指大学在拟引进人才时应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吸引校内外优秀人才应聘;所谓公平,指招聘的机会公平,给予每个符合条件的应聘者机会,包括本校毕业生在内;所谓公正,指招聘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对所有人是一致的,即能力至上原则。建立“三公”的招聘机制,有利于通过正当竞争的方式筛选人才,确保符合大学需求的优秀人才进入大学,而不去区分是否近亲繁殖,避免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流失。

2. 加强教师的学术流动与交流——近亲繁殖影响的规避

达顿(Dutton)在1980年对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逐渐下降的流动现象的研究表明:不流动影响科研生产力。[29]学术流动有利于拓展教师的学术视野,促进教师学术发展,且流动通常与好的研究紧密相关。同时,学术上的进步取决于杂交优势,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交流乃至争鸣,是学术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大学者不可缺少的氛围。[15]因此,从以下三方面出发促进教师的学术交流或流动是必要的。

首先,要求留任教师有外校博士后经历。博士后经历是学术流动的一种表现,并且由于愈加限制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博士后经历是对未来学术资源和知识需求的投资,对教师的学术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30]2009年霍尔塔(Horta)的研究表明博士后经历会对学术职业的科研生产力和国际联系有正面作用。[31]要求留任教师有外校博士后经历,可以尽量避免其因长期固守一所大学而导致学术视野狭隘等弊端,同时也是对其学术能力的一种考验。

其次,鼓励本校毕业生到外校任教,并引导其“衣锦还乡”。衣锦还乡者之所以在学术市场中表现更卓越和更具竞争力,是因为流动被认为是毕业生能力的质量保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所普遍接受,只有在远离母校环境支持的另一所大学里工作,才被认为具有“回归价值”。[31]美国大学普遍采用这种办法来减弱近亲繁殖的影响,积极鼓励本校毕业生到外校任教,并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回归本校,通过流动大大减弱了近亲繁殖可能对教师学术发展产生的危害。

最后,鼓励留任教师进行海外交流。留任教师在国际发表上明显弱于外来教师,同时缺乏与同行的合作。海外访问、参加国际会议等形式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学术视野的开拓、学术网络的扩张和学术资本的积累,可以有效弥补留任教师的先天性缺陷。

3.建立“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的晋升评价机制——近亲繁殖问题的解决

近亲繁殖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对教师学术能力的评价,合理的教师晋升评价机制利于筛选学术生产力高的教师。当前的教师晋升评价机制中,并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教师退出机制,仅少数学校存在转岗制度,尚不能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非升即转”指因不符合晋升的评价标准,教师从对科研要求高的岗位流动向科研要求低的岗位或非科研岗位。“非升即走”指因不符合晋升的评价标准,教师从所在机构退出后流动到其他机构的过程。通过构建合理的晋升评价制度,是对在职教师的再考核,是对教师自身学术能力与晋升标准的再匹配,是对近亲繁殖问题的有效解决。

[1]CRUZ-CASTRO L, SANZ-MEN E NDEZ L. Mobility versus job stability: Assessing tenure and productivity outcomes [J]. Research Policy, 2010, 39(1): 27-38.

[2]SMOLENTSEVA A. Challenges to the Russian academic profession[J]. Higher education, 2003, 45(4): 391-424.

[3]吴福光.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学缘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1991(4): 005.

[4]北京大学. 关于印发《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暂行)规定》的通知(校发 [2004] 21 号)[EB/OL].(2004-02-12)[2014-06-29]. http://hr.pku.edu.cn/fwzn/zcpssw/14601.htm.

[5]新华网. 湖南大学避免学术“近亲繁殖”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直接留校 [EB/OL]. (2014-05-04)[2014-06-29].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4/c_1110525575.htm.

[6]MCGEE R. The function of institutional inbreeding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60: 483-488.

[7]EELLS W C, CLEVELAND A C. Faculty inbreeding [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35, 6(5): 261-269.

[8]BERELSON B.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60:10.

[9]CAPLOW T, MCGEE R J. The academic marketplace [M].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58.

[10]PADILLA L E. How has Mexican faculty been trained? A 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a case study [J]. Higher Education,2008, 56(2): 167-183.

[11]BEAN L, CUMMINGS M, MANGOLD W. An Examination of academic inbreeding in MIS: Can institutions afford to turn away their own graduates [C]//The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Washington, May. 1996.

[12]YAMANOI A. The academic marketplace in Japan: Inbreeding,grades and organization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 [C]//Higher education forum: a COE publication. 広島大学, 2005: 93-114.

[13]关海峰, 高风芝. 试析“近亲繁殖”趋势对师资队伍的影响[J].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6(6): 82-84.

[14]PAN S. A study of faculty inbreeding at eleven land-grant universities [D].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93.

[15]陈苑, 阎凤桥, 文东茅. 北京市高校教师学缘关系与职业发展轨迹的调查与分析[J].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3): 015.

[16]宋晓洁. 探析大学“近亲繁殖”现象——“近亲繁殖”还是“比武招亲”[J]. 社会科学论坛: 学术研究卷, 2006(9): 132-135.

[17]EELLS W C, CLEVELAND A C. The effects of inbreeding [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35, 6(6): 323-328.

[18]HOLLINGSHEAD A B. Ingroup membership and academic selection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38, 3(6): 826-833.

[19]MCNEELY J H. Faculty inbreeding in land-gr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Office of Education, 1932.

[20]REEVES F W, HENRY N B, KELLY F J, et al. The university faculty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3.

[21]PELZ D, ANDREWS F M. Scientists in organizations: Productive climat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 New York: Wiley,1966.

[22]HARGENS L L, FARR G M. An examination of recent hypotheses about institutional inbreeding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1381-1402.

[23]SOLER M. How inbreeding affects productivity in Europe [J].Nature, 2001(411): 132.

[24]HORTA H, VELOSO F M, GREDIAGA R. Navel gazing:Academic inbreeding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3): 414-429.

[25]阎光才. 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J]. 复旦教育论坛, 2009(4): 31-38.

[26]WYER J C, CONRAD C F. Institutional inbreeding reexamined[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4 (1): 213-225.

[27]严艳. 高校“近亲繁殖”教师科研产出状况实证研究[D]. 中南大学, 2008.

[28]林杰. 中美两国大学教师“近亲繁殖”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2): 39-51.

[29]DUTTON J E. The Impact of Inbreeding and Immobility on the Professional Role and Scholarly Performance of Academic Scientists [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1980.

[30]STEPHAN P, MA J.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the post doctorate career stag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2): 71-75.

[31]HORTA H. Holding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before becoming a faculty member: does it bring benefits for the scholarly enterprise?[J]. Higher Education, 2009, 58(5): 689-721.

猜你喜欢
职称学术论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