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农民的韩国女婿

2015-07-31 12:40徐敏
新西部 2015年1期
关键词:孔明生物农药农庄

徐敏

他是出生在韩国的孔子嫡传第79代后人;

他在西安成立农业科技公司,着力推广生物科技;

他赢得了中国女人的爱情,成为中国的女婿;

他回归绿色乡土,甩开臂膀去做一个现代化的农民……

初见孔明,是在西安临潼区斜口塬上的一家名为三炫农庄的地方。

占地40余亩的十余座现代化蔬菜大棚错落有致,虽说已是寒冬料峭,但温暖的大棚里却春意盎然,郁郁葱葱。孔明便是农庄的主人。

孔明属猪,今年44岁,来自韩国。虽然已来中国多年,孔明的中文依然说得犹犹豫豫,结结巴巴。不过,并不影响他与记者的交流。

孔子第79代后人

孔明的韩国大名是孔进植,“孔明”是他来中国后中国朋友帮他起的中文名字。

作为孔子嫡传第79代后人,孔明从小就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幻想着终有一天要去中国走走看看。家里人也很支持他的想法,让他利用业余时间系统补习了中文。

大学里,孔明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但我出生在韩国的乡村,自小就对泥土有着割舍不了的亲情。”

十年前,孔明来到中国,走了许多地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经朋友介绍结识了韩国釜山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教授们,他们所研制的生物农药正在实践推广中,便委托孔明与位于西安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取得联系。陕西当地有着相当丰富的苦参碱、川楝子等资源,都是制作生物农药的原材料。

孔明一边奔走在两所院校之间,起着相互交流的桥梁作用;一边在辽宁盘锦、山东莱西、安徽黄山、河南信阳等地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广韩国研制生产的生物农药,并建立生物农药示范园区。

由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环节十分细致繁琐,需要不断奔走于各地的田间地头,时间上的耗费十分惊人,于是,孔明决定开设一家公司,以便能够集中精力做各种相关数据的统计与研究。

2013年5月,孔明开办的韩国独资高新技术农业企业—西安三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据孔明介绍,他的公司致力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主要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植物源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及销售;二是使用植物源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进行有机蔬菜及水果的种植。

与此同时,孔明在距离西安市区20公里的临潼区斜口塬上包租了40余亩土地,种植有机果蔬,取名三炫农庄,了却了他多年来“回归绿色乡土” 的一个夙愿。

两种文化的碰撞

三炫农庄建成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绿色果蔬基地”,更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观光农庄。

每到周末,农庄里人流不断,一座巨型的暖棚变成了会客厅。农庄自产的有机蔬菜体验餐,已经预定到一个月以后。

这下可忙坏了孔明的中国妻子、西安电视台资深主播刘汐。

“我俩白天一边下地,一边为客人们做饭烧菜,下午我再回台里上节目,忙活得一到晚上,随便坐哪儿都能睡得着。农庄这么快就火了,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打心眼里开心。”刘汐笑着说。

在韩国,非常讲究用敬语,无论是家庭里还是工作中,都不能直呼其名。韩语中“你”这个词汇是不存在的,父母与成年子女、夫妻之间,都以 “孩子他爸、孩子他妈”等等来称呼,绝不可能像中国人之间那样直呼大名或者“你你”怎样怎样……

与孔明几次前往韩国,让刘汐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给她带来的震撼。“韩国历史上曾是咱们中国的附属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植于韩国人的血液之中,而我们好像把许多优秀的文化都抛弃了,浮躁的就像明天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似的。”

刘汐说,她在韩国看到的,根本不像如今韩剧中所演绎的那样,男人凶悍无理、女人咋咋呼呼。男人们即便不是绅士,也都崇尚绅士的温文儒雅,礼貌待人;女人则大多小鸟依人,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每天的分内事。

“在韩国家庭中,男人可以在外是厨子,但回家是不被允许下厨房的;女人则三从四德地敬老爱幼,做个贤妻良母。这是被人尊敬的前提条件。多次去韩国,耳闻目染中好像唤醒了我的母性,也让我决心改掉恶习,想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

在农庄里,素面示人的刘汐,与荧屏上光鲜亮丽的她根本对不上号。她无暇静静地坐着接受采访,记者得跟着她下地摘菜、淘洗、装盘、扫地……完全一副韩国主妇的形象,让人难以相信她是眼下中国白领阶层的一份子。

“我俩压根就是忙碌命,虽然雇用了人手,但重要工作谁也不放心谁,都要亲力亲为。”刘汐对记者说。

刘汐的变化,让她的好友马跃对韩式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他们送客时的真诚不像咱们往往是做出来的,他们会恭敬地站在门口目送你直到消失,那种仁厚让人倍受感动。”马跃说,“我是他们的常客,两人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吃饭吃得一粒米都不剩,节俭节约已经深入骨髓,我们的确需要恶补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

成为中国的女婿

聊起韩国丈夫孔明,刘汐便少了一份传统女性的矜持,多了一份热恋少女般的狂喜。

两人的相识,是在一次朋友间的聚会上。“那次聚会,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一直目不旁视地颔首微笑着,当时我暗自思忖,这个男人要是个单身该多好啊。”

酒过三巡,有朋友对他俩说,你俩都是单身,不妨下来接触接触。“上帝啊!如我所愿,他真的也是单身?当时我就心花怒放啦。”刘汐的兴奋溢于言表。

两人的第一次约会是在卧龙寺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刘汐在孔明身上发现了愈来愈多的优点。“高尚、质朴、宽厚、勤奋、自律、隐忍、低调、从不吹牛。你说,这世上还有像他这么几乎没有缺点的人吗?他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外柔内刚的男人。”

一边做事一边聊得开心的刘汐,谈起丈夫眉飞色舞。“你去看看他的手纹,干净得让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手。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真的配不上他。多年的独自生活已把我练成了野蛮人,因为怕被欺负,常常以一副强悍的面孔示人。而孔明则是一个由内而外散发出柔情的谦谦君子,在他面前,显得我太女汉子了,怎么办呢?只能是慢慢改变吧。”endprint

中国是个讲人脉、走关系的社会,作为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刘汐,人脉关系不可谓不多,但韩国文化让孔明绝不仰赖利用这种关系。他认为,合法正常取得公司注册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默默奔走于各个审批部门之间,文化的差异和各种刁难,让他吃尽了苦头。

“但我不后悔,这是我来中国的一种体验,人生本身就是来体验各种不寻常的,男人该做男人的事,不能让女人去替男人做事,那太不正常了。”孔明说。

自从和孔明相爱之后,刘汐在身心上的变化,让她周遭的同事和朋友们颇感惊讶。她在西安交通广播FM104.3电台担任主播的同事雨心说:“如今的刘汐从举止、打扮、相聚饮酒的姿态上都像换了个人,她从韩国文化中吸取到了我们已经丢失的温良恭谦让,俨然已经成为一名温柔、勤俭、耐劳的韩式主妇。她和孔明之间的爱意绝对不是秀出来的,完全是从她的内心溢出来的,你只要注意看他俩交流时的眼神,就会看到满满的都是欢喜。”

由于繁忙的田间劳作和诸多对外业务,两人的婚事一拖再拖,直至2014年11月中旬,他们在忙完“西安首届韩国辣白菜节”后,才抽出来半天时间去领了结婚证,韩国人孔明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女婿。

做现代化的农民

从土木专业到生物科技推广,十年的历程让孔明产生颇多感慨。

“我小时候韩国还很贫穷,自上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记得小时候国家给我们每个小孩发打虫药,因为那时候食品安全没有保证,但现在已经很多年不发了。”孔明说,“这些年取而代之的是,韩国政府要求每人每年要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如果没有按期检查,将来如果发现癌症,就不能使用医保。”

在孔明看来,食用有机食品十分重要,因为癌患者大多都是由于长期食用残留农药造成的。但是,他多次参加在杨凌举办的农高会,会展上前来咨询生物农药者众,但成交者稀少,根本原因是化学农药价格低廉,而生物农药价格偏高,推广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化学农药对人体、家禽的伤害是连锁的,牛羊猪鸡吃了会贻害人体,人吃了喷洒化学农药的果蔬,其伤害就更加直接。而生物农药由于是从苦参碱、川楝子、油菜花等植物中萃取,无毒,可直接入口。”孔明说,目前中国在生物农药领域的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韩国的无毒生物农药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突破低毒这一关还有待进一步科研攻关。

交谈中记者可以隐隐感受得到,孔明在对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信心满满的同时,也不失现实的担忧。他十分认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观点,目前的中国农业正处在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悖反时刻,为了糊饱肚子而糊饱肚子。人人都知道化学农药和各类激素、添加剂的危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要转变食品安全的观念或许容易,但要从根本上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种植果蔬、饲养禽畜,不但没有经济效益,就连维持生存都很困难。如果按自然规律种植蔬菜,至少需要三个月周期,不仅外观不一定好看,还容易生虫。而使用各种激素和化学农药,不仅卖相好看不遭虫咬,且一个月就能上市了,其代价则是肚子饱了,癌症却不请自来。”

让孔明极为纳闷的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不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却鼓励农民进城务工,撂荒了大片的良田,等到食品短缺风险一旦爆发,钢筋水泥和汽车服饰能够充饥吗?

“我们在这里当农民的想法很简单,依靠我的专长推动绿色生态理念,让食品安全深入人心。因为我们坚信,不远的将来,中国更需要的是支持生物科技的农民和纯天然的食品。”孔明笑着说,“虽说我们的能力有限,但希望能够起微薄的示范作用,从点到面慢慢铺开,引导社会主流崇尚绿色饮食。就像买桶装水曾经是不可思议的事儿,现在却是普遍的现象。我们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但良心让我们能做多少做多少。这或许是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孔明生物农药农庄
吴孔明院士在晋指导植保工作
我爱孔明锁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农庄里的羊圈
生物农药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