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

2015-07-31 11:20潘清
新课程·中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

潘清

摘 要:2014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各地各学校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显然,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各教学环节,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方针谈谈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

一、以教材为主,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感化教育学生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此看来,以教材为主阵地,并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感化教育学生,从而达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目的。

一般来说,学生对讲故事具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听起来往往不愿离开,尤其是那些战斗英雄人物的故事,更是听得俯首帖耳。例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了郑成功捍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世代景仰的民族英雄。而那些像汪精卫一样的人分裂祖国,就是可耻的民族败类。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一课的第二目“‘发明大王爱迪生”时穿插《爱迪生的故事》,则可告诉学生要从小养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习惯。只有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学好本领,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责任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他们的未来。因此从小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

二、以收集积累名人名言、信息资料入手,积极疏导教育学生,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现代化迅猛发展,要丰富和积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知识素养,以鲜明的态度,以知荣知耻,构筑感性的基础,拓宽感性道德思路,就要做到:一是认真注释名人名言警句。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这些名言警句,学生不完全了解其意,经过教师诠释,他们才会明白。原来,“学问和事业因为勤奋会越来越精通,独立思考可使事业成功,随波逐流则会导致失败。”“富贵不是注定给谁的,往往是靠勤奋换来的。”多么明白清楚的诠释,老师一讲,学生全然知道了。二是认真摄取信息提要。信息资料内容复杂,单就某一方面来说,就让你措手不及。如,关于“勤”的方面有: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一勤天下无难事。

汗水的河才能冲开理想之门。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身平凡。

好吃懒做,到老不成货。

勤奋于天才,实践出真知。

勤快的人用手,懒惰的人用口。

懒汉一伸腰,勤者走三遭。

勤人过山易,懒人动指难。

坐倒话多,睡倒梦多,三天不做事变成笨婆。

以上内容,可说之处,无极不有。概而言之,就是告诉人们:人生在于勤。三是认真摘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流传下来的口头语言。如:“人看从小,马看蹄爪。”“贪惯嘴,懒惯身,如此下去真不得。”等让学生从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来判断孰荣孰耻的界限,从而认识到“懒惰是贫困因素,劳动是幸福母亲”的深刻哲理。

三、以编写儿歌、顺口溜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直观地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之魂,国之血脉。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又如何让学生易于感悟到这些内容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编写儿歌、顺口溜等来实现这一目标。

儿歌、顺口溜富于童趣的语言,易懂易记。读来往往朗朗上口,学生尤为喜爱。因此,教师只要抓住这个特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妨开动一下脑筋,编写如此一首《“八荣八耻”歌》,其歌词如下:

“八荣八耻”歌

热爱祖国最光荣,危害祖国是蛊虫;

服务人民乃根本,背离人民忘祖宗;

崇尚科学国力盛,愚昧无知家固穷;

辛勤劳动衣食俱,好逸恶劳两皆空;

团结互助有真爱,损人利己事莫从;

诚实守信多贤德,见利忘义害己终;

遵纪守法身自正,违法乱纪国不容;

艰苦奋斗赢大事,骄奢淫逸去无踪。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初步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认真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逐步转化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大有益处。

四、以把握“收获园”的方式,巩固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生命在于运动,知识在于积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主题。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没有肥沃的土壤,就不会出茁壮的幼苗,更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只有牢牢把握“收获园”的建设,才能巩固教育教学成果。因此,一要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去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及通过网上搜索相关材料,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范围。二是要指导学生写写历史小论文、谈感受,从真、从善、从美去争做弘扬时代正气的主人。

总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党中央历代领导人十分关注的大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愿与未成年人一起,在开拓人生的路上奋勇前行。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