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2015-08-01 18:32起原
共产党员·上 2015年7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理政小康社会

起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为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和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总的依据和遵循。

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现实需要,是一项宏大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需要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势而出。“四个全面”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治国理政达到新的时代高度。

(二)“四个全面”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庄重承诺,体现在履行执政使命、制定发展战略,抓住根本、谋划全局、着眼长远上,也体现在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期盼,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以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直面矛盾,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坚决破除制约国家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增强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观念和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四个全面”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勾画了中国未来的宏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框架下,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是要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四个全面”,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幸福图景,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最鲜明的特征。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理论,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从严治党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是党中央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统筹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关系,在治国理政方面作出的顶层设计。“四个全面”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组合的并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既有全面推进又有重点突破,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全面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更关系“中国梦”的奠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实现全面小康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动力,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障。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

全面从严治党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战略指引,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

□本栏编辑/白华鲜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理政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