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育人“本土”生

2015-08-02 10:36唐文
上海工运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本土画刊刊物

文/唐文

企业育人“本土”生

文/唐文

中午休息时,我随手翻阅办公桌上的报纸。当翻到《中国供水节水》报副刊时,惊喜地发现又用一个整版以专刊的形式刊发了我厂职工的5篇随笔作品。而就在3天前,该报也用一个整版刊发了我厂《本土文学》的创办经验,以及职工的6篇随笔作品。面对连连的惊喜,《本土文学》从创刊时“一张纸”,到现在“一本刊”的漫漫历程,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

199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要让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职工都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要求。工会作为企业与职工的连心桥、企业与职工成才的责任链,厂工会想到了“文化育人”,听取职工建议后,厂工会决定创办一个刊物,为职工有感而发或文学写作的文字,开启文学的大门,提供发表阵地,从而把它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的格局。

不久后,一个名为《本土文学》的刊物诞生了。说是刊物,其实它是一张A3纸上刊四五篇小文的“小报”。但如何让更多的职工参与?是个难题,关系到《本土文学》能否做成“百年老店”。在1996年至2000年之间,厂工会在厂党政的全力支持下,推出了多项激励职工为《本土文学》写稿的举措,如请专家讲写作课、组织采风、组织爱好文学的职工互相交流等,职工的写作积极性渐渐调动起来。

与此同时,厂工会仍然在思考“最大限度吸引职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除《青草地》与《本土文学》刊物同在1996年创刊外,以后几年又创刊了《青工论坛》、《好儿女字画刊》。4本刊物针对不同的职工群体:《本土文学》刊发职工文学作品;《青草地》刊发班组成员编撰的学习文章;《青工论坛》刊发时事与企业管理议论文;《好儿女字画刊》刊发职工子女的书画作品。由此,形成了人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格局。

“用文字交流思想,用文学品味人生,用文化传承历史”,这一理念成为厂党政工的牢固共识,因此,尽管近20年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本土文学》却走过了19年漫长而未停步的路。如今硕果累累:出版了167期、刊发文学作品近400篇的《本土文学》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阵地,成为一本直面生活、提升素养的职工喜爱的“畅销书”。职工的很多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和获征文获奖,还有不少爱好文学的职工走上了管理工作岗位。《好儿女字画刊》,不但让职工子女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而且也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的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少儿组金银奖。

同时,《本土文学》工作室被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市职工文学创作基地,还获得了上海市工会精神文明创建十佳示范单位、市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市学习型企事业单位等荣誉。

此外,我们厂持之以恒在职工中推进文学创作活动,打造职工“精神家园”的做法,被《劳动报》、《上海工运》、《支部生活》、《城市导报》、《中国供水节水》、《看看新闻网》等新闻媒体报道。

一项职工活动坚持19年且成为企业文化响当当、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我认为是我们厂党政工做好了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我们厂党政工有共识,这是一项活动长盛不衰的基础。这么多年来,我们厂党政工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喜的是将职工文学创作作为学习型企业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共识始终不变;二是一项活动要有吸引力且持之以恒开展,就要搭好切合职工需求的多层次平台,使众多的职工主动参与,乐意参与,从而使活动充满活力不断推向前。我们创办的4个刊物,就是着眼于不同需求职工群体,所以始终有声有色;三是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在特色基础上倾力打造职工文化品牌。我们始终努力不懈朝这个目标走,从而成为全市性的一个职工文化品牌。

(作者系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吴淞水厂工会主席)

猜你喜欢
本土画刊刊物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学习画刊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中国建筑的本土文化突围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画画刊》
“本土”背后的故事
异域中的“本土”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