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海:淬火中绽放青春的兵工人

2015-08-03 15:38任晓川李胜基
共产党员·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劳模热处理工艺

任晓川+李胜基

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子集团,是我国兵器工业重点科研生产基地。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出现一个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全国劳动模范、“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今天,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先进人物——于东海。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制造厂热处理工段长的他,以新一代兵工人的英姿载入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册。

技术尖兵,攻坚克难

近年来,随着新国防工业革命的兴起,公司着力建设新的产品体系,推动传统产品向智能化产品转型,研发国家级专项高新产品。由于重点研发项目关键零部件的热处理技术要求非常严苛,常规工艺无法满足,公司便成立了攻关小组,其中两个重点攻关项目由于东海负责。在产品技术攻关与生产实践中,于东海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敢于“啃硬骨头”的先锋模范作用,大胆创新,反复尝试,经过近百次的试验攻关,以于东海命名的“三瓣内胀法”胎具应运而生。运用此方法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能够满足所有的工艺要求。

令人瞩目的不止这些,于东海参加工作至今,已编制完成产品零部件热处理工艺60余种,以及工具工装、民品热处理工艺500余种。他还参与公司重点科研产品热处理项目40余项、热处理工艺攻关50余次。“为啥他善于攻破技术难题?其实也没啥秘诀,就是因为他太爱学习了!”同事们众口一词地总结道。每当于东海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晚上回到家中立马查资料,自学解决。节假日期间,同事们纷纷与家人欢聚,他却将疑难问题带到书店,到书本中寻找答案。热处理专业的书籍往往价格不菲,他就将书中的内容抄到记事本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现在他的手抄本已积累了几十本,可以称作是“未印刷出版的热处理专业书籍”。通过不断地刻苦钻研,于东海还自主编写了《热处理炉前工作手册》,现已成为公司热处理工种标准作业指导书籍。

创新先锋,薪火相传

2013年,以于东海名字命名的“于东海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充分发扬“艰苦不怕吃苦、挑战不畏险阻”的劳模精神,仅2014年就完成了常规产品5个品种35万件的热处理生产任务。

与此同时,“于东海劳模创新工作室”像磁铁一样,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之中,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技能强的“三强精英”不断涌现。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于东海主动开展劳模绝技、绝活传承活动,以理论培训、亲自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毫无保留地将专业技能传授给大家,促进了职工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敬业楷模,奉献无悔

热处理作业属于危险有害工种,生产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作为“技术大拿”,于东海完全有条件脱离一线或调到轻松安逸一点的岗位,但出于对事业、对岗位的热爱和追求,他在艰苦的生产一线一干就是19年,近10年来义务献工1.3万小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东海对家人却怀着深深的愧疚之情:作为父亲,多少次女儿玩耍之时,唯独缺少父亲陪伴的身影;作为儿子,多少个佳节来临之际,却让父母体会着孤独遗憾的滋味。

2015年3月,于东海的父亲因病住院半个多月。得知消息时,正值车间生产任务忙、攻坚任务重的节骨眼,“平时抽不出时间回老家看望父亲也就罢了,这次你真应该请个假,回家看看!”同事们都这样劝他。而于东海转过头抹了一把眼泪,又开始专心致志地忙碌起来……

令人欣慰的是,荣誉和成绩真实地记录着于东海的奋斗历程,记录着他心系企业、奉献兵工的一片深情。他先后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先进职工”“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于东海劳模创新工作室”连续多年荣获公司“金牌班组”“先进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大家说我获得的荣誉称号多,可我要把成绩和荣誉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释放自己的光和热。”于东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淳朴而勤奋的兵工人、一名爱岗敬业的共产党员,以自己的无私奉献与辛勤汗水在实现“兵器梦”“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在淬火中绽放着绚丽的青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模热处理工艺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J75钢焊后热处理工艺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高精度免热处理45钢的开发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