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2015-08-03 17:49李伟健吴锐城李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常规治疗临床疗效

李伟健++吴锐城++李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施以1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实验组给予2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行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推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疗法,可改善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常规治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2(a)-0091-03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ademetionine1,4-butanedisulfonate for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viral hepatitis

LI Wei-jian WU Rui-cheng LI Ying

Department of Infection,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Puning 515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doses of ademetionine1,4-butanedisulfonate for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0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routine treatment was given to the two group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ith 1000 mg ademetionine1,4-butanedisulfonate for injection,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ken with 2000 mg ademetionine1,4-butanedisulfonate for injection.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67%,higher than 76.67%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BIL,ALT,ALP,GGT level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ademetionine1,4-butanedisulfonate for injec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may improve the prognosis,should pay atten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Routine treatment;Ademetionine1,4-butanedisulfonate for injection;Viral hepatitis;Efficacy;Safety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病毒性肝炎易与肝内胆汁淤积合并,多显现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多的并发症,且病程相对较长,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发展为肝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有报道表明,临床上,病毒性肝炎尚缺乏特效性药物治疗,以往免疫调节、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缓解肝纤维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积极借鉴[1]。为了深入探究常规治疗下配合不同剂量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主要对本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64岁,平均(45.35±2.47)岁;病程3~15年,平均(10.23±1.03)年。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66岁,平均(46.78±2.87)岁;病程3~16年,平均为(11.67±1.3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的有关标准[2];②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病毒性肝炎,临床多表现为皮肤瘙痒、厌食、乏力、恶心等;③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时间≤5 s,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 μmol/L;HBeAg呈阳性。

1.3 排除标准

①特征人群,包括准备妊娠或妊娠、哺乳期妇女;②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呈阳性,但经血清学、肝功能检测确诊因非病毒感染、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等诱发的隐型肝炎、慢性肝炎者;③黄疸、继发性或原发性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肾、肺、血液系统、内分泌疾病者;④言语、精神障碍者。

1.4 方法

治疗前,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施以1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生产企业:Hospira S.P.A;批准文号:9H0802400;规格:0.5 g)+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行静脉滴注,40~60滴/min,1次/d;实验组给予2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行静脉滴注,40~60滴/min,1次/d。两组行8周的维持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肝功能变化情况,其中TBiL主要采用SECOMAM公司生产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BASIC型)及其相配套试剂盒并借助带血清空白的终点法进行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应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快速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Reflotron plus 型)行干式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分别行BCIP/NBT比色法、Szasz法检测。

1.6 疗效评判标准

以《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为依据,行临床疗效评定。治愈:于疗程完毕后,黄疸全部消退;与治疗前比较,血清TBiL降低>95%;ALT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与治疗前比较,TBiL降低>70%,ALT下降>50%;临床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ALT无显著性变化,TBiL较治疗前降低<20%;临床主要症状无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低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TBiL、ALT、ALP、GG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x±s)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据有关调查发现,近几年,病毒性肝炎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易引起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晰,可能与肝细胞功能及膜结构改变、肝细胞胞质病变、胆汁酸转移至毛细胆管下降、Na+-K+-ATP酶活性下降、微管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4]。在临床上,以往多予以抗病毒等常规治疗,但其疗效欠佳,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有研究证实,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确切,安全性高,值得积极借鉴[5]。有学者通过对6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均接受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等综合治疗,并行不同剂量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结果提示,高剂量(2000 mg)组总有效率达96.90%,而低剂量组(1000 mg)仅达84.80%,充分提示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推行大剂量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疗法,可改善其病情,保证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6]。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大剂量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这与上述结论一致。

究其根源,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作为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可于人体组织及体液中留存,肝脏属于蛋氨酸代谢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合成的关键场所;而体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代谢途径主要包括三条,即脱羧基联合氨丙基转移、转硫基、转甲基作用[7-8]。有学者表示,基于转甲基作用下,可诱导肝细胞膜中胆固醇/磷脂比值下降,促使Na+-K+-ATP酶活性增强,并引起肝细胞膜流动性上升,进而提高胆汁流速,在肝内胆汁淤积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9]。在转硫基作用下,可增加含硫化合物(如牛磺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生成,诱导肝脏解毒能力增强。而氨丙基与脱羧基转移可引起多聚胺合成增加,保证肝细胞再生能力[10]。此外,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其水平下降,缓解肝内胆汁淤积,避免肝细胞损害。目前最新研究显示,外源性补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促使其内源性水平早日恢复,在消退黄疸、恢复肝功能等方面应用意义重大,值得临床积极借鉴[11-12]。

综上所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庞玉娜.思美泰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9):1324-1326.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9-134.

[4] 邹敏,杨勇琼,徐辉,等.凯时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1):11-13.

[5] 李绍佐,王秋景.苦黄注射液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 21(5):617-618.

[6] 冯建德.苦参碱联合丹参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79-80.

[7] 张文亮,吴萍,王宁,等.2006~2012年天津市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4,54(12):85-86.

[8] 张勤良,关琪.干扰素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引发肝癌患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68-73.

[9] 蒋鹏,邓勇,樊海宁,等.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0):71-73.

[10] 齐明华,周斌,苏梅蕾,等.艾司西酞普兰干预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引发的精神症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7):1012-1016.

[11] 王丽佳,江宇泳,王鹏,等.戊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及文献复习[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0):1046-1050.

[12] 佟小非,尤红.IL-28B基因多态性对干扰素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答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34-337.

(收稿日期:2014-12-02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病毒性肝炎常规治疗临床疗效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