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拳的历史渊源

2015-08-04 00:08李鲜丽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水县传承历史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等方法对山西文水左家拳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与研究,对左家拳的存在地域,内容以及左家拳的历史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文水县;左家拳;历史;传承

1.前言

只有了解了民间武术的历史渊源才能够了解武术在全国的发展现状,才能更好地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但是 “中国民间武术已成为我国最大宗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1]。”研究民间武术是当下武术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左家拳的存在地域

左家拳发源于吕梁地区文水县马西乡孝子渠村,文水县位于山西中部,吕梁山东麓。文水县自然条件在吕梁地区相对优越,东部平原四季气候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区。文水的武术拳种在发展中会受到吕梁的地域文化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武术“南拳北腿”的说法早在民间广为流传。吕梁地区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为文水人民习练武术创造了良好的练习氛围,并且文水左家拳在这种地域环境中形成了动作幅度大、擅长力量和内功的独特风格。

3 左家拳的基本内容

3.1 绵掌

左氏绵掌为虎步绵掌,技击手法风格独特,立足实战,易学实用,攻防严密,招式多变,不练花架子,因此最适合武术爱好者习练。笔者在文水进行走访调查时,得出一个结论,绵掌是左家拳的基础,因此足以见得绵掌在左家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绵掌拳谱:

“起手虎步迎面掌,坐马一拳斜门掌。………[2]”

3.2 彈腿

左家弹腿共有十路,源于宋代山东临清龙潭寺。原名为“潭腿”,后更名为“弹腿”。民间所流传的谚语“南拳北腿”、“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北方拳种以腿为主。弹腿拳谱:

“头弹起连腿,二弹十字腿,三弹批砸腿。……[2]”

3.3 二十八宿虎头钩

器械是武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左家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常用的器械有左氏双钩、六合刀等。左家人在器械中最擅长使用的是双钩二十八宿虎头钩拳谱:

“双峰迎勾晃太阳,起首先使奎木狼。……[2]”

4.左家拳的历史渊源

4.1左家拳发展的萌芽期

明清时期,我国武术的发展体系逐步形成。至明清时期,终于演变成以套路、流派和内功为标志。“左昌德清嘉庆十三年出生于本县孝子渠一个武术世家,其父左文法,通晓武术。昌德排行老二,以拳把式闻名,故人们送他美名---左二把。[3]” 一个地区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和国家对武术的重视,明清时期武术在文水县的发展达到一个鼎盛时期。笔者在对左家拳传人武桐威的访谈中,武师傅说道:“其实,左家人一直都在练拳,只是到了左昌德这一代他在江苏开了昌隆镖局,由于他武功好,走镖途中从未失过镖,所以左家的名气越来越大,世人就将他所练的拳术称为左家拳。[6]”

以上文献资料显示,左家拳形成于清朝年间,左家拳创始人左二把将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形成左家拳。

4.2 左家拳发展的鼎盛期

左家拳因左二把在江苏开设镖局而出名,笔者在文水县调查时,从申请“非遗”的资料《左家拳考》中介绍:“道光十六年开始,左昌德闯荡江湖,以武会友,打遍‘南七北六(南七省为:两湖、两广、两江、云南、贵州、四川、浙江;北六省为: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13省,博采了各门各派的武术之长,使左家拳日趋精神、完善。[4]”

因左家镖局在全国内赫赫有名。而且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苏州巡抚要为皇上寿诞贺礼‘七禽图,并将此宝物交给左二把护送,期间左二把遇到劲敌田中浪人(当时活跃在中国的日本强盗)与之交手,最后用自己的独门绝技‘弹腿打败敌人,保住‘七禽图的安全,并将‘七禽图完好无损的准时交予道光皇帝手中,皇上因此亲赐黄马褂一件,御制镖旗一面[4]。”

据以上调查资料得知,左家拳兴于清道光十六年间,因左二把以武会友而美名远扬,道光二十四年因左二把“保皇镖”而誉满天下。

4. 3 左家拳发展的萧条期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落后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西方侵略者的强势入侵,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强烈的冲击。“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不同思潮的激烈交锋、土洋体育的争论,以及连年战火等,都影响着武术的开展[5]。”

民国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镖局在社会中的用处越来越小,左家镖局在民国时期生意日渐衰败,直至解散,左家拳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中国建立以后,对武术的改革与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与变化,受“举国体制”的影响,全国各阶层都开始开展竞技武术。目前,竞技武术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自下而上又相对完备的训练系统。此种模式体系的形成对于竞技武术的飞速发展和备战奥运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传统武术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武桐威师傅介绍:“左家拳在第四代传人左连通的时候是发展相对低迷的时期,主要是由于竞技武术的强势发展和左师傅本人对于左家拳的传承没有计划以及当时对传统武术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所以左家拳的发展陷入困境[6]。”

4. 4 左家拳重新回归人们视野

1994年开始,国家开始大量搜集关于民间武术的资料,将武术拳种列入“非遗”行列,左家拳在经过萧条期以后迎来了民间武术发展的大好时期,左家拳走出孝子渠村面向整个文水开始传授,文水县积极申请“非遗”。这更增加了左家拳传人年要将左家拳发扬光大的信心。从此之后,左家拳渐渐回归到文水人的视野当中。2005年开始,左家拳第六代传人王保平开始对当地人们进行义务教授左家拳,2009年文水县左家拳的绵掌被山西省文化局入选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文水县城习练左家拳的人已达到1000人左右。左家拳在文水重新繁荣起来了。

5.结语

左家拳创始人左昌德,左家拳的存在地域决定了它的技术风格;左家拳的主要内容有绵掌、弹腿、左氏双钩等特色器械套路;左家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清朝嘉庆时期的萌芽期,道光年间誉满全国的鼎盛期,民国至改革开放以前的萧条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左家拳重新回归人们视野,而山西文水也因左家拳被国家相关部门列入“武术之乡”

参考文献:

[1]程大力.体育文化历史论稿[C].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6):190.

[2]郭永安.左二把传奇[M].文水兴新印刷厂印刷.2004(11).

[3]米世发.文水縣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

[4]山西省文化厅.左家拳考[M].2007

[5]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武桐威访谈内容.2014.8.20.3

李鲜丽,1990-,山西临汾人,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文水县传承历史
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王晓兵:文旅融合传承红色基因
文水县成功举行病虫害调查
文水县:全面监控草地贪夜蛾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新历史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