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参与临床教学模式在妇科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2015-08-05 03:36杨花峰莫秀珍孙成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科妇科日记

杨花峰 莫秀珍 孙成花

杨花峰:女,本科,主管护师

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护生毕业后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1]。传统带教模式为带教老师主导,护生被动接受,护生的主动性未充分发挥。我院妇科在长期的临床带教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带教方法,逐步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带教。2013 学年起,以循证研究为依托,在带教过程中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参与程度,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妇科实习护生50 名作为观察组,实习时间4 周。其中男6 名,女44 名;年龄20 ~25 岁;本科26 名,专科24 名。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实习护生45 名作为对照组,实习时间4 周。其中男3 名,女42 名;年龄21 ~25 岁;本科24 名,大专21 名。生源均为全日制大专院校护理专业。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一对一”式带教,护生入科后行岗前培训,包括环境、规章制度、专科特点及特殊要求等。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详细安排每周带教内容,确定每周目标。按时进行教学查房、专科讲座、实习同学小讲课、出科理论及知识考核。带教老师选拔标准:(1)护师以上职称。(2)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3)通过科室理论和技能考核。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带教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护生参与度,充分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1.2.2.1 “领航”讲座 护生入科第3 天,由专人进行“领航”讲座。内容主要为妇科亟需掌握的、最基础、利用率最高的护理技术及护理常规,如会阴抹洗和阴道灌洗的护理操作要领、妇科微创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术后回室交接及术后6 h内护理。

1.2.2.2 启用实习操作登记表 自行设计制作妇科常用操作技术及常见疾病护理内容登记表,岗前培训时发放给护生,每一项目实践后均由指导老师签名确认。登记表为EXCEL表格形式,分为教学活动、常用仪器、专科操作、专科护理四维度,每维度分4 ~15 个条目,包括妇科常见操作、疾病护理、教学活动的各项内容。该表为带教计划中周目标的细化内容,是对周目标的补充。

1.2.2.3 反思日记 出科时每位同学上交至少1 篇反思日记,定性为对操作技术或护理流程的理性分析,杜绝流水帐似的记叙,每年遴选出优秀反思日记,予以表彰并用作范文,旨在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1.2.2.4 编写妇科100 问 针对妇科护生询问频率最高的问题,如阴道冲洗前为何常规询问病人性生活史、某些疾病术前准备为何口服肠道抗生素等,汇总成册并逐题分析。在岗前培训时即向护生展示,以电子版形式发到护生邮箱供其学习。出科理论考试时,从中摘取部分题目。每日由1 名同学主持共同学习其中2 ~3 个问题。

1.2.2.5 护理“微”培训 由实习护生负责组织,每日晨交班后,当班人员集中在治疗室学习,8 min 内结束。主题为妇科100 问、学习体会或读书报告等。

1.3 评价方法

1.3.1 理论知识考核 本、专科试卷各4 套,每组护生随机抽题。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和临床应用3 部分,共100 分。前两部分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从题库抽题进行统一命题,临床应用部分则结合妇科实际命题,如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等。

1.3.2 专科操作考核 主考为带教老师,考核项目为会阴抹洗、阴道灌洗和临床应用。考核依据2007年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满分为100 分。从评估环境和病人、物品准备、解释说明、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垃圾分类至记录,每一步骤都设规定的评分值。

1.3.3 综合素质评价 由带教老师和科室带教组长在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基础上结合组织纪律、沟通能力、应急处理、健康宣教、护理文件书写等对护生进行评分,满分100 分。

1.3.4 带教模式评价 自行设计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表,针对护生的学习主动性、知识面拓展、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满意度5 个方面进行调查,每项设同意、不同意2 个选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表1)

表1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s)

组别 本科人数 成绩大专人数 成绩26 93.31 ±5.26 24 91.57 ±5.33对照组 24 89.75 ±4.82 21 85.55 ±4.67 t 值观察组2.488 4.002 P 值0.016 <0.001

2.2 两组护生出科专科操作成绩比较(表2)

表2 两组护生出科专科操作成绩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生出科专科操作成绩比较(分,±s)

组别 本科人数 成绩大专人数 成绩26 95.51 ±3.53 24 92.11 ±3.67对照组 24 90.13 ±3.76 21 87.32 ±3.85 t 值观察组5.219 4.269 P 值<0.001 <0.001

2.3 两组护生出科综合素质评价比较(表3)

表3 两组护生出科综合素质成绩比较(分,±s)

表3 两组护生出科综合素质成绩比较(分,±s)

组别 本科人数 成绩大专人数 成绩26 94.27 ±4.83 24 90.25 ±4.28对照组 24 89.31 ±3.69 21 86.66 ±4.37 t 值观察组4.055 2.780 P 值<0.001 0.008

2.4 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比较(表4)

表4 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比较(名)

3 讨 论

3.1 成绩分析 观察组理论知识、专科操作、综合素质得分分别为本科护生(93.31 ±5.26),(95.51 ±3.53),(94.27 ±4.83)分,大专护生为(91.57 ± 5.33),(92.11 ± 3.67),(90.25 ±4.28)分;对照组得分本科护生为(89.75 ±4.82),(90.13 ±3.76),(89.31 ±3.69)分,大专护生为(85.55 ±4.67),(87.32 ±3.85),(86.66 ±4.37)分,观察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规范化带教的基础上,提高实习护生参与程度后,带教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3.2 护生参与临床带教的必要性 我院护理部统一明确带教总体目标及周目标、规范带教内容又不完全限定带教内容、统一带教流程同时为教师留有空间和余地,使临床科室结合各专科实际充分发挥。各科普遍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其优点是使护生具有归属感以及较多的实践机会,缺点是教师带教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带教内容及目标有偏差[2]。常规带教活动的各种模式均为老师主导传授,护生被动接受。临床带教老师承受病人护理和实习带教双重压力,任务繁重,精力不济,职业获益感低[3-4],且限制了护生的主动性和自由表达思维的自由度,对于带教效果有负面影响。有文献报道,带教过程中教学对象方面存在学习工作热情不高、职业素质欠佳、临床操作锻炼机会少等问题[5]。而采取各种方式鼓励护生参与带教,可使护生主动或被动培养主人翁意识,对于带教项目的缺失及时察觉并提醒老师,有利于带教内容的全面落实,保证带教效果。同时,在带教过程中,鼓励护生参与到教学中对培养批判性思维有积极的作用[6]。带教老师确定教学方向,护生备课主讲,小组讨论,老师归纳补充、总结、床边指导实践[7]。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合作互动,以保证护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主导及护生的主体作用。

3.3 促进护生参与临床带教措施的分析

3.3.1 “领航”讲座 分析既往护生出科调查问卷时了解到,护生初入陌生科室,迫切希望了解该科室最重要的护理和操作。但岗前培训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无法详细讲解该部分内容。故在岗前培训时对领航讲座的内容简略介绍,在入科两天后专门进行“领航”讲座。经过2 d 的实践,护生已初步了解科室运作和专科特色,对专科操作及护理程序中的具体困难有亲身体会,此时采取PBL 模式进行答疑解惑,师生皆言之有物,讨论有的放矢,互动学习效果较好。

3.3.2 实习操作登记表 妇科护理模式为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而带教方式为跟人带教制,正常情况下,护生临床实习内容仅为本组病例护理项目,几乎不可能见识到妇科全部护理项目。而实习操作登记表囊括了妇科实习期间需掌握的全部内容,护生参与表格登记,对于未实践项目及时提醒带教老师,必要时跨组学习以完成实习内容。加之带教老师每周检查表格登记情况。师生共同关注,确保了实习任务完成。

3.3.3 反思日记 既往护生上交的反思日记,许多流于形式或与出科小结混为一谈,无反思实质内容,部分甚至沦为散文诗似的感怀。据调查,在教学活动中,护理带教老师实践频率最高的是鼓励护生自我评价、反思及讨论后小结;而帮助护生发现问题、引导护生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等实践频率较低[8]。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参考相关文献,对反思日记进行明确定性[9],充分发挥“反思”的作用,反思内容涉及到基础知识、护理技能、风险防范、护患沟通等各护理领域,在对事件或操作的反复咀嚼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做到教学相长。

3.3.4 编写妇科100 问 反思日记规范化后,许多护生满怀兴趣、用心思考,在反思日记中归纳讨论实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并通过护理实践进行理解和消化。整理这些日记的过程中,我们搜集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并汇总成册。最初是妇科10 问,逐步发展到20问、50 问,直至100 问。为巩固学习效果,每日抽取2 ~3 个题目,在晨间护理培训时讨论。老题新谈,集思广益,许多题目常议常新,汇聚众人智慧,答案日益丰满和完善。

3.3.5 护理“微”培训 因其规模小、时间短、主题多样、内容精炼而得名。护生为活动负责人,需提前准备好设备、场地、人员等,有利于培养护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主人翁精神。

综上所述,护生参与临床带教,调动了护生积极性,巩固了实习效果,同时减轻了临床带教老师部分负担,对带教效果不无裨益。当然,提高护生参与程度的措施绝不仅限于以上所列,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并予以落实,进一步改善带教效果。

[1]刘 芳,贾勇刚.责任制带教模式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40-142.

[2]杨 芳,刘大晶.浅谈ICU 护生带教的难点与思考[J].求医问药,2011,9(10):527-528.

[3]曾嘉苑,陈 瑜,甘 敏.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职业获益感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2):57-60.

[4]Lillibridge J.Using clinical nurses as preceptors to teach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to senior nursing students:a qualitative descriptive study[J].Nurse Educ Pract,2007,7(1):44-52.

[5]江小燕,龚 永,黄 瑜,等.PDCA 循环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21-23.

[6]杨红军,高小雁,梁陶媛,等.实习带教护士年资对大专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4):77-78.

[7]赵爱平.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改革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4):281-282.

[8]庄怡青,王彩凤.11 所教学医院中护理PBL 教学实践现状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67-68.

[9]夏彩金,刘 英,徐 燕.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03-104.

猜你喜欢
专科妇科日记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