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

2015-08-05 15:21福建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
海峡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开发区福建省

福建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 曾 雨

福建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

福建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曾雨

福建省是全国较早开始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省份,也是全国创办开发区较早的省份之一,但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比较滞后。该文通过分析目前福建省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了福建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议。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

福建省是全国较早开始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省份,从2000年开始生态省建设,经过10多年的实践,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共识,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赋予了福建省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重任。

福建省也是全国创办开发区最早的省份之一。从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起,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全省有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各类开发区共96家[1]。开发区作为福建省工业、产业的集中地,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也成为了高污染、高能耗的集中地,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出现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成为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1 福建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2001年起,原国家环保总局首先在广西、内蒙、山东等地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建设;2003年,进一步将生态工业理念引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开始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探索实践。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建立了部门联合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机制。2011年,三部门又以《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11〕143号),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要求和任务。目前,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评定的标准分为3大类,共65个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等4个方面。对符合指标要求的园区,由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共同发文命名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福建省在生态园区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福州青口汽车城、三钢集团、厦门鼓浪屿、德化县城、南平炉下镇等地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或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试点与示范项目的建设。

2 福建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发区施工期,片面追求场地平整,破坏自然生态资源。“三通一平”本是建设园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有的开发区一味迁就工业企业生产特点,片面强调土地平整,使诸如河流、冲沟、山体、林地等丰富的生态资源消失殆尽。二是在开发区运营期,开发区内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气、水、固体废物、噪声、辐射等环境污染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3 对福建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方政府应重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联动推进机制,明确分工和职责,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相关园区可通过建立相应的建设领导机构,加强内部协调,创新管理模式,确保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高效推进。

3.2加强科学规划

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相结合。充分认识并利用区域自身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优势、地方特色经济,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实现特定产业生态工业的规模效应,促进生态园区的建设。同时将建设生态园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发展生态工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3完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

建立和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考评机制。由于生态工业园区具有高效率、高效益、生态化、低污染的特点。因此,应结合不同区域的园区生产特点,建立起与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以此科学评价福建省开发区生态建设水平,确保生态园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推进生态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和进步。同时,政府管理相关部门对绩效显著的园区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3.4狠抓任务落实和建设实效

生态园区要以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构建节能增效、污染减排生态产业体系为主要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着力加强行业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利用和基础设施的集成共享,培育多行业复合共生的产业集群。同时,将建设工作具体落实到重点工程和项目上,切实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废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园区发展转型升级。

3.5加强生态产业集群建设

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延长和扩宽生态工业产业链条,通过产业分析、产业补链,实现生态工业系统内部化,提升产业链价值,占据产业链高端,提高产业整体效应。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围绕特色产业,集中吸纳同领域企业,以符合生态产业链群的企业引进为重点,积极推动企业执法配套,促进补链工程的实施,建立良好的互动企业生态,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业水平。

3.6强化宣传教育和交流合作

通过加大生态园区建设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力度,宣讲生态工业园区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多渠道广泛宣传生态园区建设的意义和成就,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生态园区的认知率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鼓励探索和创新,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推动全省生态园区创建工作更加有序开展。

[1]王银细.改革开放30年福建开发区发展回顾与展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23-127.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开发区福建省
磐安工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