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中的生活化教学之思考

2015-08-05 18:01俞治昶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俞治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本文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教学融入生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也更多的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对学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学内容的提升,也是对将要进入大学所学习的计算机类课程的铺垫。新课程改革就是指出要让学生生活化,而生活化并不是只在现实生活里引用素材到教学活动中那么简单,而是应该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回归于生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感受课堂氛围的愉快、生活化。

一、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1.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反思

在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正在被信息技术慢慢改变,学生的成长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高中信息课程在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前提下,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使用Word、Excel、PPT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日常出现的维护与保养等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技术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找准信息技术和实际生活的交汇点,通过相关的课程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的改革为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融入了新生力量,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都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来开展教学目标,从日常生活中需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切入教学。但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和盲点的地方,例如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创新、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把信息技术课当作可有可无的副课、对课程的轻视等。

3.学生发展的视角反思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学生的信息水平都不一样。一说到电脑,绝大数学生脑海中出现的都是游戏的画面或者是视频、音乐带有娱乐性质的画面,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却忽略了信息技术该有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然后设定教学任务,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入信息技术课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转变成有趣、生活化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

二、信息技术教学如何融入生活

1.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教师通过网络创建交流平台,建立一个“教师、家长、学生”一体的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需求教师的帮助,家长、教师对学生有任何疑问也能够及时和对方取得联系,学生迷茫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例如通过QQ、微信建立交流互动平台、建立一个公共邮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作为参考的依据,联系实际的生活,把社会正能量的热点话题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2.学习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现实生活,以此来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依照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派上用场的技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Excel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先把Excel所要学习的内容按照书本讲解进行操作一遍,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演示,把刚才学习的内容模仿一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单一枯燥,而且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因此,教师可以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日常的消费清单列成一个表格。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思考该采用什么软件让自己列的清单一目了然,遇到不明白的就会主动请教教师,教师这时候再把课题引到Excel软件上,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列出自己的消费清单,教师再告诉学生一些公式,让学生把所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评价的内容上教师要拓宽评价内容体系。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态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给予学生综合性的评价,改变对学生学习状态单一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勇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促使学生动起来,实现会学、乐学的目标。

4.体现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目前人们生存必备的一项技能,教师不能一直依赖教科书的内容教学,而是使用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创新性教学,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确目标。教师从生活中融入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有助于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5.注重发展,结合学生信息化生活

教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重试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同样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面临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要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让生活逐渐走进教学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信息的过程中规范利用信息技术。

三、结束语

通过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这就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学生的生活提取课堂教学素材;其次,让学生在生活化中学习理解知识,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婕瑜.浅析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J].新西部(理论版),2012,04:165+172.

[2]姜传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05:67-68.

[3]袁京莉.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2014,67:115-116.

猜你喜欢
高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