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

2015-08-05 01:11张瑞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作用

张瑞宁

【摘 要】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带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笔者身处西部农村教学环境,结合自己在农村的教学实践,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教育的几点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农村课堂;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成为当代教师教育教学和学习提高的一种基本手端。当代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农村课堂上的运用,使山里的孩子眼睛走出了大山。在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谈一谈我的认识。

一、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各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载体比较单一、呆板,在一定程度已经影响了课堂教學的预期效果,特别是在一些直观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的教学活动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所运用的载体,有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带领山里的孩子看到西部农村不能见到的繁华都市、广阔大海,甚至是神秘的太空环境。通过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用图片、声音、影像来学习感知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农村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大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补充,以丰富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古诗词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诗词朗诵的音频来帮助学生领会诗词意境,或是播放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塑造出古典氛围,还可以播放按照传统音韵复原的古诗词吟唱来讲解古诗古词的音韵美和词牌等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还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构建者。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教学环境下,让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更加积极、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林海》是一篇描写大兴安岭美丽的风景课文。教师在讲解段意时,可事先制作出反映大兴安岭岭、林、花、等风景的课件,让学生目睹屏幕上浩瀚无边的绿色的森林,起伏的群山似滚滚的波浪,课文中“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海”等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伴随悦耳的解说词,学生再看录像中哗哗流淌的雪水,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叶。再看看伐木工人欢声笑语,植树工人的辛勤劳作。疾驰的火车把木材源源不断的运到全国各地。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这课文的主旨:写出了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密不可分。真正理解“兴国安邦”这个词语的意义。当教师合理的展现其它大兴安岭景色的设计后,学生会由衷感到大兴安岭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于是课文中的语言成了学生内心急于表达的话语,面对教师的提问,他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纷纷伸出小手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

三、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使用多媒体创设逼真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课堂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互动,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例如:远程教育资源课件苏教版一年级至五年级语文,每一课几乎都有识字flsh的动画制作,生字各种笔画顺序都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且读音规范清楚,这样既规范了老师的书写和读音,又给学生树立了样板,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效果好,且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信息技术教学环节,要提前熟悉教学资源或者利用现有的条件,上网查阅资料,充分准备,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四、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领域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给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活力,为课堂教学拓展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后,学生可以继续遨游的因特网,浏览信息,搜集资料,并能进入学校、教育网站等开办的网校进行远程教育,参与网络的交流与传播,继续自己的学习之旅。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也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为课堂教学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舞台,也为课堂的多元互动提供了真实多彩的环境,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专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了解山外面的世界,汲取更丰富的知识,我们要通过自身努力,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并合理的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创出一条符合我们实际的信息化教学之路。

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征在于形象性、生动性与直观性, 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小学生的特征,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保持新奇感。具体可以通过影片、录音、歌曲等媒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境,让他们在生动的教学氛围当中感受道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创设与企业相似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述账簿的种类和设置原则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企业按外表形式和用途设置的各种账簿,并配备语音讲解企业常设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原则,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堂便于创设思维情境、迁移情境。过去受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我们把“会计”这一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信息系统,肢解得七零八落,造成学生的会计知识处于一种“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状况。看上去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但当要求用系统的观点来处理会计业务的时候,学生常感到迷茫,失去了思路。而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则可恢复“会计”的原貌。将有关的课程进行科学地、合理地、有机地综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例如在教学《我的祖国》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剪辑我国名胜古迹、锦绣河山的视频,同时加入部分民族英雄为国争光的内容,让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后强烈地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可进一步通过名人事迹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民族英雄的伟大,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中国人,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一定要为国争光。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