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任职学员队正规化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2015-08-05 05:17刘晋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刘晋军

【摘 要】本文从学员队管理方面,针对管理对象、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围绕学员队的管理理念、思想基础和激励机制等环节梳理了加强学员队正规化管理的基本对策,旨在提高学员队正规化管理水平和方法。

【关键词】任职学院;正规化管理;现状;对策

现阶段,武警院校在培训任务上基本完成了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型过渡。如何加强任职学员队正规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已经成为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任职学员队正规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1.管理对象复杂

一是层次结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训门类层次多,涵盖了任职教育培训的所有类型;培训学员年龄大职务高,从年龄上看,有70年代初的老兵,也有90后的年轻干部,从职务上看,有师团职干部,也有新任职的排长;二是入学动机复杂化。具体表现为:多数学员非常珍惜学习深造机会,视为补充“正能量”;但有的认为任职培训就是个过程,交交朋友休闲即可,把学习当作“流水浮云”;有的认为学习只是表面功夫,提升能力素质关键得靠工作实践,将学习看作“纸上谈兵”,消磨时间;有的干脆就把任职教育当作提职的“资本筹码”;还有的是临时充当公差,完成单位指标任务等等,以上情况的出现,致使部分学员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活力不强,被动接受管理;三是现实问题实际化。具体表现为:部分学员应酬交往频繁,非常热衷于构建和丰富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实务牵扯多。

2.管理理念滞后

一是管理目标偏差。在管理目标上,大部分管理者还没有从“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的低层次中解脱出来,个别管理者甚至认为管理的目标就是“管住人、不出事、保安全”。没有将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到“培养高层次军事人才既定目标的活动”上来,目标偏离;二是育人意识缺乏。一方面,面对任职学员层次高、学历高的情况,部分管理干部育人意识懈怠,有的甚至认为,在级别差距不大、学历出现倒挂的情况下,再给学员谈管理育人已不合时宜。另一方面,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管理者仅从行政管理角度管理教育学员,没有将管理作为育人过程的重要环节,对管理对象知之不深,研究不透,对教学活动的延续组织管理不力,管理绩效不理想;三是管理模式老套。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区别研究和教育引导不够,基本还是沿用以命令、控制、限制、监督为主的传统的单纯被动式管理模式,真正在实施人本管理、引导自主管理、开展合成管理上研究不够、方法不多、效果不好。

3.管理机制欠缺

一是奖惩激励约束作用差。一方面培训院校对学员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党管干部力度不强,部分学员队干部存在临时观念,学员主动自觉配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学员队从严管理力度也不大。另一方面,学员队全程管理评估机制不完善,创先争优机制效能低下,学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最要紧的是,在院校培训期间,学员相应的评价结果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也未得到相应重视,势必出现“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局面;二是渠道不畅共管协调难。一方面教学管理与部队接轨不够,容易出现“学非所用”、“训用脱节”等问题,造成学员学习动力不足,作风松弛懒散。另一方面任职培训“选、退、奖、用”机制不完善,培训及管理过程中,对学员的入口、出口和红线设置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联动机制,同样也容易造成送学单位送学动力不足和机关管理协调牵头难的问题,使学员队管理形不成合力,上不了层次。

二、加强任职学员队正规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1.更新思维,培育顺应时代的管理理念

一是端正思想,确立任职教育紧贴部队实际的理念。院校是人才培养基地,抓好任职学员队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院校应该“先于部队、高于部队、严于部队”的标准和要求,立足于院校正规化是部队建设正规化源头的认识高度。二要大力加强任职学员队作风建设和正规化管理,确立任职教育服务保障管理的理念。学员队要树立抓学习就是抓管理,搞好服务促管理的思想,积极靠前主动作为,进一步丰富拓宽学习渠道,活跃学习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好业余活动时间和教学管理资源,把学员的课余时间和精力聚焦到学习上来,达到以学促管之目的。同时全力搞好服务,用服务赢得信任,用服务促进管理;三是革故鼎新,确立任职教育民主人本管理的理念。面对新的培训模式,学员队要主动改变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采取人本管理、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等更具管理效益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教育中发挥任职培训学员“自身就是管理者”的独特优势,从尊重、理解和信任的角度采取自主管理。

2.加强教育,夯实自我管理的思想基础

一是要针对性抓好几个教育。学员入学初,应采取个别谈心、军人大会等方式开展角色转换教育,引导学员尽快实现“普通一兵、普通学员”的定位;过程中要搞好学习激励教育,解决求知欲不强、学习走过场等问题,有效提升学习自觉性;日常管理中要抓好随机性教育,针对性的解决不良倾向和思想问题,引导学员积极参加活动、自觉遵守纪律、树立良好形象;二是要营造良好校园环境。通过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和发挥板报、橱窗、网络新闻等载体功能,营造好政治环境,增强学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通过开展健康向上和干部学员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及营区文化布置,營造好文化氛围。通过文化育人,既满足了学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增强了大家对管理工作的认同感。

3.用好奖惩,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一是精细优化各层级创先争优评比细则,建立管理正规化的量化考评和创先争优机制。一方面要使规定制度本身具备高于部队、严于部队的严谨性和严肃性,切实达到依法从严的管理效果。一方面又要体现以人为本,保证制度规范的可执行性,切实起到激励促进的现实效果;二是建立健全任职学员“奖、退、用”机制,建立有效激励的奖励制,建立健全任职学员退学机制,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打破任职培训就是在“走过场”的惯性思维;三要建立健全任职学员推荐任用制。建立健全校队联合考察和学院推荐任用机制,特别是在使用推荐意见上,学员队党支部给出的推荐使用评价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