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5-08-05 01:59赵皓杨云卿
科教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生

赵皓+杨云卿

摘 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云南省部分高校学生逃课情况,采取文献查阅、社会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方面,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逃课的原因,使学生、学校对逃课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期望能以此提醒社会关注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并辅助高校解决学生逃课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 大学生 逃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7.085

A Study on Analysis and Caus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of Yunnan Province

ZHAO Hao[1], YANG Yunqing[2]

([1]Postgraduate School, Southwest Forest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2]Yunnan Nonferrous Geological Bureau of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Kunming, Yunnan 650021)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methods combining literature consulting, social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find out why university students skip class nowadays. It turns out purposes for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are to take part-time jobs, study on their own or just have a rest based on the above investigation methods we took. In fact it is a complex issue caused by university, society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This research gives some ultimate solutions and advice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rational analysi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solution and advice

1 高校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警官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其中男生400人,女生400人。调查结果如下(表1、表2、表3):

表1 高校学生逃课人数及比例

表2 各年级逃课比例

表3 所逃课程比例

调查表明(表4)逃课具有多因性,大部分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共存的。同时具备两种逃课原因的有252人,占调查人数的31.5%,同时具备三种以上逃课原因的有182人,占调查人数的22.8%。

所谓隐形逃课(表5),就是学生来到教室但是却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看杂志,听音乐,睡觉,讲话等。受调查的800人中有482人隐性逃课表现为多种方式并存,其中有两种方式者为181人,占调查人数的22.6%;有三种方式者为177人,占22.1%;有三种以上方式者为132人,占16.5%。

2 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2.1 学校方面的因素

(1)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问题。许多大学教授都认为:大学生逃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我国的大学教育属于“严进宽出”型。学生只要考上大学或研究生,如期毕业的几率就很大,因此在完成高考之后的学习阶段就会放松下来。武汉大学的夏琼教授指出:由于我们高校没有淘汰制,使大学生感到在学校压力不大,危机感不强,动力不足。①

(2)高校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并非是真正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或称其为计划学分制。这种学年学分制实行的仍然是原来的按学年划分的教学管理体制,并没有做到真正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的学分制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陈旧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②

(3)新旧教育理念的磨合。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思维的方式,它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包括高等教育。在高校中我们随处可见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BBS和教师blog等信息化设置让学生有了充分选择知识的自主权。而高校中的某些教师教育理念却仍旧处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学系统中,即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在上课时让学生埋头抄笔记。这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课学生自然没有兴趣。

2.2 社会环境因素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增多了,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尤其是网络教学的实现,许多学生宁愿上网直接享受互动远程教育,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而不愿坐在教室里听现任教师的单向授课。通过网络课堂,学生获得的信息比课堂多,学习节奏也由自己自主掌握,避免吃大锅饭、夹生饭,更加有利于自主学习。现代的大学生无疑有着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而课堂上老师的内容往往是“经典”,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它变成为了落后的代名词,这样的课堂上,逃课成为必然。③

(2)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现在的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要求有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是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但是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目标设置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不能随着高新技术、全球经济化的加速和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为了以后的就业,有的学生逃课去学驾照、考导游,只为多积累点“生存资本”而不是呆在课堂里面“耗时间”。④

(3)家庭背景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有16.3%的学生承认他们会因为家庭的影响而逃课。有的学生家境贫寒,上大学的费用是七拼八凑借来的,为了还债也为了生存,这类学生平时就省吃俭用,没日没夜的打工赚钱,每天疲于奔命,课也被搁下了。⑤有的贫困生逃课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同学而逃课。同时因为中国现在仍然是官本位体系盛行,能力本位还没有真正上升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很多时候只要家里有钱、有权,成绩不好,专业知识欠缺的人也可以到好的单位得到好的职位。为此,很多毕业生在毕业时就以“实习”为名逃课,而“实习”不但是业务上的实习,更是社交与人际关系处理的实习。

2.3 学生自身的原因

2.3.1 理想破灭,学习激情消退

本次调查中97.5%的学生承认,自己身处的大学校园与理想中的大学有一定的反差。在经历了高考激烈的竞争后,带着“天之骄子”的光环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都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他们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象有了反差,大学生活也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般神奇美好。于是一部分学生由积极转为消沉,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3.2 心理障碍引发逃课

(1)行为适应障碍。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行为的强化,认为学生逃课是经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习惯。⑥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身子女,从小过度依赖父母,他们倾向于将家庭看成是自己唯一的避难所。家庭意味着温暖,这种温暖是在学校中无法拥有的。而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又强化了孩子对家庭的依恋。孩子上大学离开家之后,需要自己独立解决困难和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便想到了家和父母,但是父母和家却离自己那么遥远,于是渐渐无法适应大学生活。

(2)情绪障碍。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障碍有焦虑,冷漠,无端恐惧,骄傲,愤怒,嫉妒及抑郁。⑦其中抑郁和骄傲则是引发逃课的主要情绪障碍。本次调查中,67.5%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因为心情不好而逃课,而56.3%的学生更是表示他们没有缘由的就是心情不好,不愿意上课。心理学中将此类心理称为抑郁。抑郁是以个体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伴随焦虑、身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是一种综合性情绪障碍。⑧抑郁是大学生中流行率相当高的一种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失恋,考试不及格,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不和等都会使他们情绪沮丧,焦虑过度,而诱发抑郁。抑郁让人悲观失落,导致学生不愿意上课。

2.3.3 从众行为

心理学中将个体服从大众的行为称为从众。逃课可以说是一种被强化的行为。根据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逃课族中有26.3%的人承认,他们逃课是因为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从众是以“责任分担”为依托的心理。即认为有很多人这么做,我这么做了,即使错了,还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样,我承担的责任就会相对的减少,人数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少。

2.3.4 急功近利心理及价值观偏差

用人单位往往强调工作经验和各种证书。希望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马上适应岗位,创造效益,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若不经过专业的培训,不可能马上就创造效益。为了以后方便就业,学生们便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忙于打工积累经验。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的教育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产生影响。现在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信奉享乐主义,46.3%的学生坦言,他们逃课后不会有愧疚感。有8%的学生承认他们逃课是为了去逛街或是到外地旅游,60%的学生认为大学就应该多些自由少些束缚。

2.3.5 个人成就动机与抱负

在此次调查中有35%的学生逃课是为了去自习其它专业,为考研做充足的复习准备或是选择去参加各种资格证的考试培训班。成就动机是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力求去做并尽量做好的心理倾向。⑨相对于享乐主义的学生来说,这类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很强,能够通过丰富或是发展规律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外界信息。通过调整,他们很快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2.3.6 社交需要和身体原因

这类学生逃课实属无奈,他们的确有事情要办,比如看病、到学校有关部门办事、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或是家乡的亲戚来访等。同时,对于离家在外的学子来说,家乡的亲戚来访可以填补他们内心对家的想念,亲戚也不会常常来,所以逃课去见亲戚朋友也就成了无可厚非的事情。

3 解决逃课问题的策略

大学生逃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多方面的影响,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主观型和客观型两类,即学生逃课除了受自身的厌学心理影响外还受学校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学生入学起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克服情绪障碍,悦纳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让他们学会学习。学校应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及学分制建设等方面为大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社会也应该承担起关注学生和学校发展的责任,而用人单位更应该改变功利的用人观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习基地,辅助学校一起共同培养人才。相信当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有了改善,并且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时学生们便会认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可以“学以致用”,这样学生们就会自觉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注释

① 季静.大学生逃课行为的思考[N].校园周刊,2002-1-27(5).

② 王欢、李华.实施学分制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6(1):78-80.

③ 黄彬.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5):112-117.

④⑤⑥陈典平,邓彩华.大学生逃课背后的思考[J].现代教育研究杂志,2004(4):17-19.

⑦⑧杨心德等.大学生心理障碍自我超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0-106.

⑨ 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136-159.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